无标题文档
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新闻在线  >  黄岩新闻  >  黄岩人物
种下“魔豆”开出爱心之花 ——记市“最美助残人”林素平
2018年07月16日 08:49 来源:今日黄岩 【进入论坛】

  “魔豆妈妈”一词最早源于淘宝网上“魔豆宝宝小屋”店铺的主人周丽红,2002年,她被确诊乳腺癌晚期,被病痛折磨瘫痪在床,丈夫离她而去,医生更是断言她活不过半年。但她仍坚信“不管在什么样的困难中,只要坚持,只要自己不放弃,生活总是会有希望的”,并在网上注册网店创业,为幼女“魔豆”点燃生命之光。

  在我区北洋镇联群村,也有这么一位“魔豆妈妈”,她叫林素平,前半生几经磨难,22岁莫名突发半边面部肌肉萎缩,之后又因血管瘤落下左手肢体残疾。可即便身处逆境,她仍不忘努力前行,身残志坚,凭着一股韧劲,创办日用品企业,筹建残疾人工疗站,接纳、帮助、关爱更多的残疾工友,为他们送去温暖和力量。

  日前,她参加由省红十字会、省妇联、省残联、省扶贫办共同举办的“魔豆妈妈”创业扶贫大赛浙江省区域赛,过五关斩六将,捧回第三名的奖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逆境阳光下最好、最美的自己。之后,她还将和另外一位“魔豆妈妈”代表浙江省角逐全国“魔豆妈妈”创业扶贫大赛。

  生活不是抱怨,更不是比惨

  一头栗色短发、一件彩色上衣,一条黑色高腰阔腿裤,眼前的林素平,迈着端庄稳重的步子,打开会客厅的门,寻了一处位置,调整最佳坐姿,然后按下手机接听键,娴熟地与客户谈起业务。如果不是瞧着她久久不曾放下的左手,以及被短发遮挡的左脸,她给人的第一印象完全不像是一个残疾人。

  1986年,年仅18岁的林素平投身商海,风风火火办起一家小酱色厂。那时,大江南北掀起一阵创业浪潮,很多人紧跟潮流下海经商、办企业。可作为一名刚成年的姑娘,想要经营好一个小厂,在没有人脉,没有资源的情况下,最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脚踏实地干,勤勤恳恳地做。“一只水桶重五六百斤,说拉就拉,说推就推。”从18岁到22岁结婚生子,林素平一直在拼,拼力气,拼能耐,也拼运气,甚至在怀孕期间,她仍然四处跑业务、拉投资,兢兢业业经营着这家小厂。

  “正是人生干劲最足的时候,一切都变了,简直是晴天霹雳。”回忆着22岁前后发生的“怪事”,林素平将其形容为“灾难的开始”。“不痛不痒,哪知灾难来的悄无声息。”那时,她刚诞下与丈夫池进华的爱情结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半边脸却被莫名“毁容”了。

  月子期间没照过镜子的她,对着干瘪的左脸,尽管迷茫,但对这个家来说,这还不是最致命的打击,至少她还不曾因为面瘫,陷入昏睡,又或是因别人异样的眼光而精神萎靡,直至她的左手出现异样,她才觉得生活带给她的苦难无处倾诉。

  “十六七岁的时候,左手就隐隐作痛,那时没有钱,又得没日没夜地干活,没想到生了孩子后身体就扛不住了。”产后没多久,林素平又投入到紧张的生产中,于工厂而言,她是企业稳步发展的重要决策人,于工友而言,她是这个“家”的当家人,可对于池进华而言,眼前这个曾经明眸皓齿的妻子却是他想要一生呵护的弱女子。“去看看吧,趁着手头有余钱。”随着年岁的增长,尤其是在干重活的时候,林素平手痛的毛病愈发严重,左臂肿胀不说,一摁就痛得哇哇叫。于是,数年辛苦所得全都花在了漫长的求医路上。

  “挂了骨科的号,反复查都查不到病源,医生只建议多锻炼。”从黄岩到杭州再到上海各大医院,每回,夫妻俩都要拎着大包小包出门,带着年幼的儿子坐上一天的车,在医院附近找一间便宜的小旅馆住着或是直接裹一条小被子,窝在医院楼道的台阶上凑合一晚,赶在凌晨二三点钟去窗口排队挂号。然而十四年风雨,在看过无数的医生,甚至冒着一定的手术风险,她的病因依然不明朗。

  经年累月下来,病情愈加严重,林素平原本还能微微下垂的左臂彻底残疾。

  尽管,她因求医已经负债上百万元,但她对生活依然充满斗志,关掉小工厂,在亲友的帮助下办起了日用品公司,主要经营保暖手套、袖套、沐浴球、垃圾袋等日用品。“我不能倒下,家人是我支撑下去的动力,我更要做儿子的榜样。”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所有的艰难苦痛在她看似病弱却从不放弃前行的双脚之下渐渐化为坦途。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

  “大姐,身体怎么样了?”“我先生的老师专治疑难杂症,让姐去试试。”2004年,在林素平的苦心经营下,她的悦兴日用品公司在行业内渐有起色。与此同时,她从自家兄弟的同学口中得到一个好消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专家将到台州医院坐诊。

  “专家什么时候来,我立马去挂号。”尽管曾经被病痛逼到绝望,但在希望面前,她仍不愿放弃。在得知专家坐诊的确切时间后,她将数年来所拍的片子、药方以及服用过的药盒悉数整理出来,一一摆到专家的面前。“曾经,医生建议我截肢。”靠着止痛药度日如年的她最怕在就诊时听到医生的叹气声或是那句无情的“宣判”,可不想此刻,她竟然听到专家邀请她到四川医院接受治疗。

  “手臂不能医直,至少可以不用忍受疼痛,也是好的。”盼了十四年,林素平在听到医生的那句“血管瘤能医”后,彻底卸下以往强加在自己身上的“女强人”标签,毫无形象地哭了。这也是她十多年来第一次不设防、开心地流泪。

  之后,夫妻俩东拼西凑,凑足了钱,满怀信心入住了华西医院。“很神奇,一针下去,当晚手臂就不痛了。”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介入治疗法治疗后,林素平的手臂虽然无法伸直,但每日因血管瘤破裂带来的疼痛逐渐消失了。“轻轻按压,感觉不到疼痛,这就是好现象。”在她看来,这是她做梦都想预见的最好结局。

  “第一次治疗,住院二十来天,每隔三五天,就需要注射一针。此后,每半年来一次,往后就是一年一次。”病症找到了,不同于以往的病急乱投医,自从看到疗效,接下去只要对症下药即可,自然,这药一下就是13年。

  而在13年间,她的心境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她说,曾经的自己因为面瘫,走在街上被人用异样的眼光打量,又或者与客户谈业务时,被歧视对待,这种滋味很难受。“我想帮助那些与我有着相似经历,亦或是生来就不完整的残疾人。”因为感同身受,林素平更明白残疾人群体的无助与悲观。

  2016年,她的想法得到了区残联的大力支持,大家都鼓励她筹建一个以精神康复者和智障人士为主体,集就业与康复为一体的集中安置残障人士的就业机构——工疗站。她将工疗站取名为悦兴家园工疗站,希望每个来到工疗站的残疾人都能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愿全面小康路上,一个残疾人都不能少

  “我喜欢一回家,就有暖洋洋的灯光在等待;我喜欢一起床,就看到大家微笑的脸庞;我喜欢一出门,就为了家人和自己的理想打拼……”走进悦兴家园工疗站,远远地就能听到工疗车间里飘来的欢快笑声以及那充满动听旋律的音乐,这是20岁的晟程和19岁的红红近期最喜欢合唱的一首歌,歌名叫做《相亲相爱一家人》。

  悦兴家园工疗站位于悦兴日用品公司内部,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站内设有工疗车间、体疗室、娱疗室、男女休息室、操场、食堂等多个活动场所。自2016年9月成立以来,已接收16名工疗人员,其中精神康复者3人,智障人员8人,肢障者3人,多重残疾者2人。晟程和红红都是这个工疗站的员工,属智残4级,智力停留在4-7岁,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朋友,甚至家人。

  工疗站与普通职工的工作区域仅一墙之隔,曾经这堵墙是一道鸿沟,难以跨越,但随着时光的流逝,这堵墙渐渐成了一堵友谊墙,架起了双方的情谊,延续了各自的爱心。

  “华福,你想吃豆浆还是猪肉包子,我给你带。”“阿姨,我想吃腌菜头。”“好,我明天给你带过来。”曾经,林素平想要听到这样的对话难于上青天,因为在绝大多数普通职工眼里,“当家人”接纳残疾人,好吃好喝供着,还给他们发工资简直是拉低企业生产效益,自寻麻烦。但在多次将心比心的座谈会中,大家的心境有了质的变化,尤其是当林素平将部分残疾人的监护人接到工厂上班后,大家的相处变得更加融洽了。

  华福和福林两兄弟就是一对较早来到工疗站的员工,也是让林素平夫妇印象最深的一对残疾兄弟。“一家三口都是智障人员,两兄弟跟着老母亲居住在一间阴湿的老房子里,生活基本不能自理。”2016年8月,初见蓬头垢面、全身散发着一股异味的两人,林素平就被震惊了,尤其是在得知他们居住的地方原本是用作圈养猪的场所后,更加坚定要将两人带到工疗站照顾,给他们一份“体面”的工作,让他们凭自己的能力赚钱养家。

  当天,池进华就接了华福和福林,带他们到城区的一家澡堂彻彻底底地洗了一回澡,剪了头发,随后,又领着他们逛了一圈永宁街,从头到脚添置了两套新衣服。同年8月28日,兄弟俩和悦兴日用品公司分别签定了人生中第一份无固定期限的《残疾人劳动合同》,每月都可以领到1760元工资。

  “祝你生日快乐!”5月23日,是弟弟福林的45岁生日,林素平和工疗站的工友们特意为他举办了一场生日派对。在知非之年,极少戴生日礼帽,吃生日蛋糕的福林被工友们团团围住,大家笑哈哈地向他道贺。从事后洗出来的彩色照片回眸福林流泪的那一瞬间,这个曾被其他人“放弃”的工人,在这一刻是真的幸福。

  其实,在悦兴家园工疗站,这样的温情时时都在上演。消防安全演练期间,他们会早早购置灭火器等消防器具,手把手指导大家如何灭火、火场逃生;为保障工友们的饮食健康,林素平特地开辟出一小块菜园子,种植绿色蔬果,每天饭后,督促大家吃药并定期请康复医生复检;踏青时节,她还会组织大家外出旅游,畅游山水,亲近自然;工友生日前夕,大家会秘密筹划“寿星”的生日会,最后蛋糕、彩带搞得满地狼藉……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而他们所做的一切,皆因歌词唱的——“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我希望,社会爱心人士能够多多关注残疾人群体,接纳、帮助、关爱残疾人,用真心换真情,日久自然见人心。”刚刚获评市“最美助残人”的林素平笑着说,如今,她收获到的不仅有来自小家的幸福,还有来自工疗站这个大家庭的幸福。

  记者手记:

  “魔豆妈妈”是一个正能量满满的称谓,它的的延伸意思是,绝不轻言放弃。就如林素平的人生,在不幸面前,不匍匐,抓住一切可能逆光生长,在有余力时,倾囊帮助比自己更柔弱的人,授人以渔,这其实也是“魔豆精神”的一种诠释。

【作者】: 张灵双 【编辑】:王振珍
推荐阅读

高温,对于很多室内工作的人而言,或许只是一个数...【详细】

近日,北洋镇康山村的村民牟永胜,种的南瓜大丰收了...【详细】

在橘乡,“全民健身日”这天,城区的大街小巷也...【详细】

最新热点+更多
黄岩区科学技术协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省人大在黄召开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监督应用...
王辉参加富山乡2024年第一季度政协“民生...
省人大在黄召开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监督应用...
黄岩区科学技术协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新春第一会”剑指项目攻坚,有何深层考量?
黄岩姑娘黄雨婷入围巴黎奥运会参赛阵容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