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新闻在线  >  黄岩新闻  >  黄岩人物
汪秀花:“帮助有需要的人是我的快乐源泉”
2022年12月22日 14:44 来源:今日黄岩 【进入论坛】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汪秀花却做到了,几十年来她坚持做善事。汪秀花退休前是原橘乡社区(后更名为桔乡社区)的社区干部。社区的老人亲切地叫她“阿花”,朋友们称她“花姐”,小孩喊她“花姨”,反倒是她的名字却鲜少人知。关于这些,汪秀花从不介意,她说我只管做事,不用留名,助人只为快乐。正因如此,但凡知道她的人,一提起她就说,“她是个大好人”。老人们更是竖起大拇指夸赞她,“花是我们大家的闺女,人美心更美。”

  汪秀花曾获得“全国孝亲敬老之星”的荣誉称号。她说,“孝敬父母是应该的,我只是做了本分”。汪秀花的母亲患有老年痴呆症,每周她都会把老母亲接到家中,帮她洗一次大澡,陪她玩,就如同对待幼儿一样照顾着,还时常带着母亲到外面散心。“母亲将我们这么多子女带大特别不容易,她生病了我当然要好好照顾她。”汪秀花说。

  除了自己的父母,丈夫的父母和亲戚们,汪秀花也一视同仁。丈夫的舅公无子女,时常生病。汪秀花就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到医院付医药费、跑前跑后,过年过节,也不忘带着补品前去探望。由于汪秀花的诚意和长期的努力,亲戚之间的关系变得越发融洽,每次聚餐都是几代人一起说说笑笑,尤为温馨。

  有时做好事是举手之劳的事情,但汪秀花做的一些好事并不是举手之劳这么简单。有次,她见一老太太蹲在路边哭,于是便停下询问原因。原来,老太太的儿子儿媳待她很不好。儿子儿媳住在新建的三层楼里,让母亲住在阴暗潮湿的小泥屋里。“那屋子太冷了。”老太太告诉汪秀花。她听了之后,开车送老太太回到前蒋家中,并向邻居打听了情况。汪秀花了解实际情况后与老太太的家人沟通,让事情得到了圆满解决。“后来我还是不放心,一个月后,又偷偷溜回去看看,确认老太太安好才放下心。”她说。

  桔乡社区工作人员柯灵飞说,“汪秀花不知送了多少老人回家,人很好。”“开车的时候,常见一些老人坐不上公交车,我就开车送他们回家,不过有时候也会被老人们的儿女误解别有所图。”汪秀花说,“不过,这些一点也不影响我继续做好事。”送老人上黄包车、帮老人乘公交车、送老人回家、帮老人解决家庭纠纷……汪秀花关爱老人的行动简单而实在。

  就是这样,左邻右舍,社区里的老人,她都视为亲人。有老人参加的活动,汪秀花就做好服务工作,让座、端茶、送水。社区居民会议结束后,汪秀花总是第一个去楼梯口搀扶老人,把他们安全地送下楼才放心。

  每年的重阳节,“阿花”都会忙前忙后,平日里还常常和结对老人去逛街吃饭。汪秀花特别喜欢老人,她常说只要“老人开心,我就开心”。也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她对素不相识的老人都会悉心照顾。

  辖区内一位独居老人脚受伤了无法行走,汪秀花得知消息后,主动上门照顾老人,整整一个多月不仅帮老人干家务还帮老人跑腿,还经常自掏腰包帮老人买些营养的食物。“真的多亏了阿花,不然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很感谢她。”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社区内的俱乐部刚成立时,里面缺东少西的,于是汪秀花就从家里拿出电视机、凳、椅、罐、热水瓶等供社区群众使用,还常参与社区俱乐部里的活动,帮助泡茶、拖地。她带头重新组织了一个社区护理组,由3名妇女组成,轮流值班,看见大家有矛盾、冲突,就积极调解,大家见她这样,也就跟着上,她还经常在节假日里组织居民一起在俱乐部里做菜,俱乐部在她的带动下每天都热闹非凡。

  因为汪秀花人好,不少人都找她聊天,说些掏心窝子的话。有了困难,也是第一时间想到了她。小区里哪家有困难,就会有她的身影出现。“我们都笑说在橘乡社区应该成立一个阿花工作室。”柯灵飞告诉记者。这话还真不假,孩子交不起学费请阿花帮忙周转一下,夫妻吵架了让阿花调解下,甚至连煤气中毒了,第一个想到的是打阿花的电话。

  “是几年前的事情,我的邻居鲍先生全家煤气中毒,给我打电话,说话迷迷糊糊的,我一听不对劲,就去了他家一看,三个人全躺在地上了。”汪秀花说,幸好赶得及时。到了之后,她火速将门窗打开,并将中毒最严重的鲍先生女儿一把抱起往医院送,并且通知社区俱乐部的其他人一起来救援。后来有惊无险,这户人家在昏迷了两三天后都清醒了过来。鲍先生的母亲特地找到阿花,握住她的手连连感谢,“要不是你,我这一家子算是毁了!”阿花说,这是她这么多年以来做得最开心的事。

  汪秀花做过太多的好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她总是怀抱着一颗感恩之心、善良之心,乐于帮助他人、孝顺老人,脏活累活抢着干,从无半句怨言。她说:“自己能帮就一定帮,帮的忙也无关大小,做好事我自己内心也觉得很快乐!”

  百善孝为先,事亲行孝,历来是做人的根本。汪秀花就是这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大家树立榜样,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做着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去感召、触动周围的人。她用自己简单而实在的坚守,完美地诠释了孝道文化的真谛,在新时代树立了一把新的孝道标尺。在她脑海里深刻地印着一句话:“德是人之本,孝为德之先。”或许正如她所说,孝不用感天动地,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个关怀,就已足够。

  尽管已经年近60,阿花却丝毫未曾停下她做好事的脚步。因为,助人是她快乐的源泉。她总说,“只要自己还有能力,就会一直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作者】: 本报记者 黄一馨 【编辑】:张萍
推荐阅读

高温,对于很多室内工作的人而言,或许只是一个数...【详细】

近日,北洋镇康山村的村民牟永胜,种的南瓜大丰收了...【详细】

在橘乡,“全民健身日”这天,城区的大街小巷也...【详细】

最新热点+更多
下沉到一线 履职在基层 澄江人大:打出“...
北师大台州实验学校获评省中小学劳动教育...
天长北路外迁安置小区装修装饰工程进度过半
区反邪教协会召开二届六次理事 (扩大)会议
天长北路外迁安置小区装修装饰工程进度过半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新春第一会”剑指项目攻坚,有何深层考量?
黄岩姑娘黄雨婷入围巴黎奥运会参赛阵容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