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区实施“三大牵引性抓手攻坚年”活动中,年轻干部卢霆锋以攻坚专员的身份,挑起了澄江工业区西部区块与台州医院澄江分院两大重点项目的攻坚重担。这两项工作一头连着区域产业升级,一头系着群众健康福祉。“能参与这样的‘重头戏’,既是组织的信任,更是磨砺自己的宝贵机会。”卢霆锋坦言,从接过任务的那天起,他就把“奔着问题去、盯着难题干”刻在了心里,用行动诠释着年轻攻坚专员的担当。
从“信息传递”到“难题破解”
以“快”破局,
做上下联动的“急先锋”
“攻坚专员不是‘传声筒’,是串联起区领导、部门与基层的‘关键纽带’,得把信息同步做到‘零时差’,把问题解决在‘萌芽时’。”这是卢霆锋扎根一线最深的感悟。作为全区“三牵攻坚年”活动信息传导的重要环节,他一头紧连区领导、区高质量发展办及各职能部门,一头深扎乡镇街道、项目现场与基层群众,彻底跳出原有岗位“按部就班”的工作模式,以高频率沟通确保项目推进“不卡壳”。
台州医院澄江分院建设中,一次与施工方的日常电话沟通,让卢霆锋敏锐察觉到危机:“原计划3月初完成的高压电力杆线迁改,因为停电计划审批流程复杂,可能要拖到5月中旬,医院施工要停工近一个月!”挂掉电话,他立刻梳理迁改延误的核心症结与潜在影响,当天就向领衔区领导和街道主要领导专题汇报。“问题不等人,明天就开协调会!”领导的果断部署,让卢霆锋迅速投入“攻坚战”——他全程参与专题协调会,将一线掌握的审批难点、施工细节逐一说明,最终相关单位协同推动迁改流程报批、建材筹备运输、铁塔用地政策处理“三线并行”。“原本得等审批完再备料,现在同步推进,硬生生抢回了时间!”卢霆锋笑着说。最终,35KV永北3890线迁改提前一个月竣工,保障了医院按计划施工。
从“参与攻坚”到“精准破局”
以“深”筑基,
做内外协作的“明白人”
“在项目里钻得越深,对接外部资源时就越有底气。”作为土生土长的澄江干部,卢霆锋既是项目的“联络员”,更是深度参与的“建设者”。澄江工业区西部区块征收红线范围达492亩,为抢抓春节返乡“黄金窗口期”,他跟着街道专班“连轴转”:白天走村入户丈量土地,耐心解答村民疑问;晚上加班加点核对数据,梳理丈量评估台账。短短一个半月,492亩土地就完成了连片征收。
“土地征下来只是第一步,经费和村留地是村民最关心的‘心头事’,也是项目推进的‘关键锁’。”正因全程参与一线攻坚,卢霆锋对项目堵点“了如指掌”。在第一次向区高质量发展办反馈难点时,他没有泛泛而谈,而是精准提出两大核心诉求:“一是政策处理工作经费需要尽快拨付,补偿款及时到位才能让村民安心;二是村留地返还方案要明确,这是保障村集体长远利益的关键。”这份“靶向精准”的汇报,让上级部门迅速抓准攻坚重点、精准统筹协调。不久后,4950万元政策处理费全额拨付到位,村留地安置方案也逐步落地。如今,该区块内11宗共180亩工业用地已顺利完成公开招拍挂,为产业落地筑牢了根基。“只有沉到一线,才能知道该往哪用力、该帮啥忙。”卢霆锋的话朴素却有力。
从“进度达标”到“品质过硬”
以“优”提质,
做表里兼顾的“实干家”
“项目推进好不好,不能只看‘数据报表’,更要重‘品质口碑’——指标考核是‘表’,群众满意、长远受益才是‘里’。”卢霆锋始终记得,台州医院澄江分院自立项起就被赋予“打造全市一流基层医疗机构”的目标,这让他在推进工作时多了份“较真劲”。
今年1-9月,台州医院澄江分院实物投资量达8339万元,完成率高达260.59%,进度领跑预期。但相关单位并未满足于“进度领先”,而是聚焦“品质提升”下功夫。为完善医院配套,相关单位全力推动医院西侧A3规划路用地报批,多次召开道路用地专题研讨会,如今A3规划路已完成详细规划公示批复。为提升医疗服务体验,项目业主和属地街道积极对接台州医院与省设计院,针对医院二级流程设计优化开展多次深度研讨。“如果说医院主体建设是‘必答题’,那么设计优化和配套道路建设就是两道‘加分题’。”在解答“加分题”的过程中,卢霆锋紧扣项目进度倒排工期、细化任务,为每项工作制定了清晰的“任务计划表”,跟踪推进每次协调会确定的节点目标。“目前,医院已经进入地下室施工环节,在参与这个项目的人员眼中,进度达标是底线,让医院建成后更实用、群众更满意,才是攻坚的最终目的。”卢霆锋说。
从“上下联动的纽带”到“内外协作的桥梁”,再到“表里兼顾的助手”,卢霆锋在两大项目攻坚中,用行动诠释着年轻干部的责任与担当。“感谢组织给了我们‘挑大梁’的机会,下阶段我会继续盯着难题干,为黄岩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如今,站在火热的项目一线,卢霆锋的脚步依旧匆匆,他的攻坚故事,还在继续书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