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学前班,再读完一年级二年级,到三年级时,忽然就觉得自己很像一个大人了。三年级下学期开学那天,父亲没有再陪我到学校去,只淡淡地吩咐我:拿着钱自己去交学费吧!
山路弯弯,一星两星的杜鹃在陡坡上开起来了,稍微平坦一些的地方都种上了小麦,一片片碧茵茵的。
我兴冲冲地赶到学校,才知上学期教我们的老师并没有来,教室外乱哄哄的。校长原以为老师只是有事耽搁了,直到喊了一通电话后才终于确信,因为学校的偏僻和简陋,勉强教了我们一年半的
校长急得团团转,正式分配的老师早就一个萝卜一个坑地各就各位了,一时间上哪儿找老师去?
一群孩子在新学年的兴奋过了之后,每天只是稀里哗啦地坐在教室里翻新书。
一直等到第三个星期,终于来了一位女老师,据说是校长远在海边的一个最小的侄女,干干净净的,一双黑眼睛弯弯地笑,看上去不像老师,倒更像是姐姐。
才一个上午下来,她便记全了所有孩子的名字,然后将我们带到校外的野地里,指着一垄麦地让我们猜她的名字。孩子们绞尽脑汁“青青”、“绿绿”、“小麦”、“叶子”地乱猜,她却只是含住笑,摇头。最后她才告诉我们,她的名字就叫“麦子”,弄得一班孩子哈哈乱笑,小手掌儿拍得通红,大家都由衷地喜欢上了这个年轻美丽的小老师。
麦子老师兼的课很多,每天都是忙忙的,孩子们喜欢她上的每一节课,尤其是音乐课,她一边轻巧地摁着琴键,头轻轻地点着拍子,然后很婉转地:“哆-来-咪”唱上去,每一个音符都像是绿珠子,落一颗在玉盘里,再落一颗在玉盘里。
因为是代课,麦子老师的薪水只能拿半份,每月初,在晨操后发工资时,校长总是满含歉意,麦子老师自己却并不在意,她说她喜欢山里的孩子,看得出那是真的喜欢。
放学了,我们在操场上甩大绳、踢键子时,她便拿了一摞作业本坐在门口细细地改着,不时地用她弯月一般的笑眼睛望过来一下。闲了,她还会给女生扎小辫,给男生讲惊险故事。为着她的喜欢,不光男生上课发言积极,女生同样不甘示弱,很快,三年级便成了全校的模范班。
然而,快到学期末时,接替的老师终于还是来了。
麦子老师没有与我们告别,是一个人悄悄走的。
三年级的女生们进进出出,眼圈红了好些天。
我用偷偷攒下的压岁钱去镇上的照相馆拍了一张照片,给在遥远海边的麦子老师寄去,因为是头一次拍照,坐得太端正了,眼睛也瞪得太大。
麦子老师回信来勉励我们好好念书,三年级的孩子们一起爬到山顶上,对着山那边一声声地喊麦子老师,想起她弯弯笑着的眼睛,我们都哭了。
以后也见过一些美丽的老师,但多半毛毛躁躁的,绝及不上麦子老师,谁会再像她那样,纯粹是因为喜欢小孩子的缘故才到山里简陋的小学堂里来呢!
麦子又青了,不知麦子老师如今在哪里?她还存着我当年那张幼稚的相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