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华诞之日,也是我儿子的生日。儿子是一九八六年国庆节傍晚出生的,这二十几年来每当国庆节到来,我家可热闹了,儿子的同学、朋友们都会聚集到我家。
记得一九八九年国庆节,是祖国四十周年大庆,三周岁的儿子挥动着五星小红旗,跑进跑出,奶声奶气地喊着:“过生日喽!”
平时,我和妻都比较忙,我俩的生日基本上不过。后来,我俩相约把生日都放到国庆节来过,加上我的父母也住得很近,我俩便想趁此机会和父母兄妹团聚一下, 于是,国庆节就是我家的盛大节日。
兄弟姐妹见面自然好亲热的,说不完的心事,道不完的话语。从家庭、孩子、工作到学习,天南海北,毫无顾忌地畅谈。孩子们将我家的两台电脑和幻灯投影都设计出了“祖国万岁”的画面,音乐则是《歌唱祖国》的优秀旋律。大家玩得非常尽兴,照孩子们说法,与过年没什么两样。
说真的,我家一年所有的节假日都没有像国庆节这样热闹。每当妻捧来热腾腾的饺子,和大家一起在生日蛋糕前吹蜡烛,唱生日歌,那真是一种享受!这种亲人相聚的气氛感染着每一个人,大家在心底里说:“祖国好,我们更好!”
十年前的国庆节,是祖国五十华诞大庆,我家三口相约在生日晚会上各拿一篇文章来诵读。我忘不了那晚,儿子拿出了在《浙江日报》发表的《一个世纪三个伟人》,他在最后一段这样写:我生长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幸运天天都能看到祖国和家乡的日新月异的巨变。我一定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妻子拿出在浙江《共产党员》杂志发表的《难忘的开国大典》,她在最后一段说,开国大典,多庄严的时刻,一晃五十年过去了!父亲一辈子忘不了,我一辈子更难忘,我的儿子小小年纪也特别喜欢《开国大典》题材的油画、邮票、纪念币和音像资料。当我儿子也拿着放大镜细细地看这枚旧邮票时,手指着邮票上的人物,奶声奶气地呼唤领袖的名字: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时,我仿佛又重温了那庄严的一刻: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我也不示弱,拿出发表在《黄岩报》的《走进香港》:让我满怀喜悦、好奇地依在你的怀抱赞美,欣赏你——美丽的“东方之珠”,你用你的万种风情,绽放着纯净与真诚的笑脸,迎接着我。这一切,都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母亲,一个多姿多彩美丽的祖国!
二零零五年到二零零八年这四年的国庆节,儿子生日在大学里过,我们则在家里过。儿子的短信祝福,我至今历历在目:在这举国共庆的日子,愿我们的家庭与国家的日益繁荣相伴!”、“没有国,哪有家,哪有我们仨。让我们共祝愿国圆家圆,家和国兴!”
今年是祖国六十华诞,我们全家相约:在各自的QQ空间写一篇日记,在十月一日生日那天拿出来比试一下,看谁的动画做得好,看谁的音乐配得好,看谁的文字对祖国感情深。我想:今年我家的国庆节将过得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