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农村文化礼堂  >  礼堂概况  >  综述

      引言

      阅览室里,琳琅满目的图书整齐地摆放着,卷着裤腿的农民在静静地读书看报;多媒体教室里,满是老茧的手在认真地记着笔记;健身房里,少妇们在跑步机上疾走,老太太们在轻快地扭着秧歌;音乐室里,锣鼓喧天,二胡悠悠,歌声响亮……在繁荣村农民学习会馆,每天总能看到这样的情景。

      “不管从村头到村尾,还是从村南到村北,只需步行15分钟,就能享受到自己想要的文化服务,听讲座、学知识,键身、休闲,这里是农民的最好去处。”说到农民学习会馆,繁荣村党支部书记郑兴池感到很自豪。如今,像繁荣村这样的农民学习会馆,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已经遍地开花,学习会馆正成为当地现代农民求知求乐的精神家园。

      农村文化活动办得红红火火,文化阵地受到农民如此青睐,黄岩区农民学习会馆到底是如何建起来的,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吸引力?

      新农村建设催生农民学习会馆

      黄岩区地处东海之滨,为改革开放的先发之地。早在20世纪90年代,黄岩区就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用两条腿走路,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是黄岩区委区政府一以贯之的发展战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区掀起了一场颇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建设热潮。

      但与热热闹闹的城区群众文化形成反差的是,农村文化一直“不温不火”。虽然不少地方建起了农村文化大楼,设置了棋牌室、图书阅览室、体育活动室,购买了腰鼓、象棋、卡拉OK等文体活动器材,可这些器材和图书很少有人问津,农闲时来此娱乐休闲的群众寥寥无几。平时,农民群众的文化娱乐活动还是以看电视、读书报、搓麻将、打扑克等为主,即便是春节、元宵等重大节日,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仍显单调。

      “冰火两重天”的现象,让领导干部感到困惑:公共投入并没有厚此薄彼,问题的症结在哪里?2008年底,作为主抓文化工作的区委宣传部,在全区开展了一场问症于民、问计与民的文化调研,形成了《关于黄岩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调研与思考》、《黄岩区民间文艺队伍生存现状及科学发展路径探索》两份调研报告。于是,三大突出问题摆在了领导面前:

      一是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滞后,文化设施陈旧老化,跟不上经济发展步伐;二是文化阵地各自为政、功能单一,对农民缺少吸引力;三是配送时冷时热,文化在农村难以生根。

      调研报告还列出一组数据:截至2008年年底,全区城乡各类民间文艺队伍总计806支,其中舞蹈(排舞)队139支,腰鼓队387支,民乐队、合唱队23支,门球队22支,健身操、健美操、木兰扇、太极剑、武术队等50支,全区基层文化俱乐部212家。

      优势和劣势一目了然,农村文化建设需要一个启动的引擎。

      思想的火花来自于集体智慧的碰撞。2008年12月,黄岩区委宣传部在谋划第二年工作思路时,再次聚焦农村文化建设,有同志提议:建立“农民学习会馆”,使其成为培育新型农民的摇篮!

      这个主意一提出就得到多数同志的赞同。随之,农民学习会馆建立模式、创建途径等逐渐进入话题,经过群策群力,最后达成共识:

      在功能定位上,要求“提升”。多年来,各个部门在农村建立了不少文化活动平台,有农民文化俱乐部、文化技术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平台、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等。会馆的功能定位就是要对文化资源进行“转型升级”,资源整合,并在内部重新设置“三农”大讲堂、健身园地、农民书屋、农民活动室等区块,使之成为集大课堂、大交流、大娱乐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平台,产生文化集聚的规模效应。

      在硬件设施上,要求“配全”。为确保会馆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设置会馆建设的“基本标准”。既要有方便群众集中听讲和阅读的宽敞教室、图书资料室,又要有电视机、放像机、收录机等各类教学设施和乒乓球、台球、篮球等各类体育活动设施,还要有开展各类文艺活动的设备和可以提供农民群众休息交流的专门场所,让农民进得来、坐得住。

      在总体布局上,要求“选精”。充分兼顾农民教育的公平性、均衡性和高效性,在确保每个乡镇街道都有学习会馆的基础上,优先选择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硬件设施齐备和人群居住集中、文化氛围浓厚、产业特色明显的地方进行建设,并以此作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村居和企业群众参与到会馆活动中来,实现会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一句话,整合现有资源,搭建农民学习交流新平台,把农民学习会馆打造成为多功能服务中心,成为农民群众学习、休闲的场所,成为政府与农民的沟通渠道,成为农民与农民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和信息共享平台。

    [1]  [2]  下一页  尾页
版权所有:中共台州市黄岩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