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工作了十二年的平凡员工,也是一名研发摩托车发动机八年之久的高级工程师。他以自己的方式,收获了一个个荣誉。他,就是沈海青。
1973年9月出生的沈海青,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机械设计专业,2002年春节后来到了浙江台州市王野动力有限公司,现在担任认证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职务,也是该公司的管理者代表。十二个年头,四千个日日夜夜,他兢兢业业,主持研发了152QMI-A和139OMB-2摩托车发动机;他不断挑战,积极领导开展公司的科技创新,使公司先后获得省、市、区专利示范企业称号,拥有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3项;他获得认可,被评为市质量工作先进个人、知识型职工标兵、区第五届拔尖人才,是同事口中亲切和蔼的“沈工”。
原本以为作为工程师的沈海青会西装革履,有些领导架子。但当记者第一眼见到他时,却发现是一个身着浅褐色工作服,笑容满面、平易近人的“技术工”。在沈海青的办公室里,记者看到了一张最不出乎意料的办公桌,一台电脑,一些办公用品,一堆文件,一个摆满了专业书籍的简易书柜。
“我只是1300人中的其中一员”
因为对家乡的眷恋,沈海青辞去了之前外地的工作,来到了王野动力有限公司,这个如今有1300名员工的企业。
刚到王野的他,就肩负起了动力研发的责任。那时,王野也是处于刚起步阶段。“可以说,我是和王野共同成长的,王野的产值从当时的几千万发展到现在的6.3个亿,我也从初出茅庐的小员工,晋升成了管理者代表。”沈海青憨厚地笑着说。8个人的研发团队,为公司创造的是无限的价值,给自己提升的是无尽的空间。“尽我们自己最大的力量,努力满足客户的需求。”沈海青告诉记者。
曾经有一次,为了满足客户对摩托车发动机低噪音的需求,整个研发团队几乎每天加班,甚至有几次还是通宵达旦的。有时候,团队里有些人员因为家庭的原因,不得不请假,身为“领头羊”的沈工就自己把活揽过来,宁愿自己晚点也不愿意拖累进度。
“我们这个工作是细致活,差之毫米,失之千里。”沈海青告诉记者,“现在科技很发达,都是电脑画图纸,但是尽管这样,我们还是需要核对很多遍的,差一点点都不行。”
现在的他,在公司主要负责质量的管理、技术的指导、产品的认证。作为公司高层,却也常去车间转转,给新来的员工指导工作,碰到人总是笑着点点头。“我只是1300人中的其中一员。”沈工的脸上又露出了“招牌式”温暖的笑容。
“他从来没发过脾气”
“沈工,就我个人而言,最多的就是感激。”现任发动机技术部副部长的余先生回忆往事略显激动的说,“我刚进这个公司的时候,就是跟着沈工的,平时严谨细心的我到了沈工手下却时时犯错,太多的‘想当然’,沈工不但没对我发脾气,还经常和我沟通,鼓励我,才成就了今天的我。”
“我和沈工一起工作了十年,我们也成为了朋友。有沈工这么老实的朋友我真的很欣慰。认识的十个年头里,我没有看到过沈工发脾气,见人总是笑呵呵的。”同在一个研发团队的毛先生告诉记者。
“沈工这个人我是真没见过他发脾气。”同一个办公室的余先生说,“虽然说‘好人’这个词有点俗,但是沈工真的是一个好人,工作严谨、脾气好。做他的下属真的很幸运。”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出类拔萃,殊不知,最特别的人就是最平凡的那些人。沈工——沈海青,以他自己平凡却又不平凡的工作态度和为人处世的方法告诉我们:不要丢掉平凡,因为他可能就是你一生追求的东西。
【作者】: 陈思祎 【编辑】: 蒋梦莹
黄岩区新闻信息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