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网 >> 实干风采

  

何文彪:当好企业的“代办员”

2014年04月24日 10:28   来源: 今日黄岩

  投资项目报批程序繁琐,周期很长,这是企业顺利开工投产的“绊脚石”。为了破解企业入园难题,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于去年8月成立了经济服务中心,推行项目报批手续全程代办制度,专门解决入园企业在办理相关手续时遇到的难题。

  代办,意味着全程的服务。“跑断腿、说破嘴”是对代办工作的真实描述,处在这个岗位的代办员,担当的是“企业保姆”的角色。如今,开发区经济服务中心的8名代办员秉承着“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的宗旨,已经为14家企业全程代办了项目。开发区各工业区块的项目建设热情也急剧高涨,尤其是高桥联丰螺屿和澄江石柜岙两大重点区块,企业开工率已由2012年初的不到6%提升到目前的76%。

  在开发区的代办员队伍中,何文彪是不能不提的名字。虽然他担任经济服务中心主任一职,但就具体工作内容而言,何文彪就是一普通的代办员。把自己当成企业的“项目保姆”,也是何文彪一贯的自我定位。

  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

  在开发区,何文彪挺有名。因为他对企业报批的程序了然于心,有“项目报批活地图”的雅号。

  在担任经济服务中心主任之前,何文彪一直担任开发区建设科的副科长。由于是土木工程毕业,对工程建设比较在行,给企业代办审批服务的任务自然而然地落到了何文彪的头上。

  “开发区企业众多,不少企业只关注生产,但是对跑部门、办手续方面却不擅长,尤其是对于新落地的企业,这种情况尤为突出,存在程序不懂、环节不清等问题。这不仅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到了项目的进度。比如高桥联丰螺屿和澄江石柜岙两个工业区块,不少企业因为项目报批的问题,迟迟无法开工。如何帮助项目顺利开展起来,成为开发区领导重点考虑的问题。”何文彪说。

  何文彪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审批代办员,就要为企业服务好审批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从签署招商合同开始,一直到企业投产,代办员得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时刻关注着入园企业的每一个“成长”环节。

  去年11月6号,开发区专门组织了一批需要报批服务的企业开会。会上,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王忠华对参会的企业家代表说,“有什么困难,就去找何文彪,他就是你们的项目保姆。他不给你们办,你们就来找我王忠华!从立项到施工许可证,经济服务中心全程为企业代办,而且全程免费。”

  代办项目做到“无缝对接”

  “对于中小型项目的审批代办,只要企业和中介机构配合,我可以在4到5个月内拿到建设工程许可证;而对于国有企业等特殊项目,因为在方案设计、施工单位选择需要招投标,一般7个月也能拿到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这些都要比企业自己去办理要节省好几个月的时间。”何文彪说。何文彪告诉记者,“快”是他们工作的主旋律。为什么快,何文彪有自己的诀窍——做好功课、充分沟通、事先准备。“比如各个部门的审批申报表格,我会一次性准备好所有事先能拿到的表格,让企业了解各个环节后敲章、签字,然后由我在审批时填写其他材料。”

  通过总结整理,何文彪对一些可以同时报批的手续,采用并行报批的方式。例如,在办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之前,他一般把白蚁防治、绿化审核先申报了。审图出来后,立马就可以去办建设工程许可证。正是依靠这种“无缝对接”的报批办法,何文彪的报批效率出奇的高。

  何文彪有一个笔记本,专门记录要办手续需要什么资料,在哪个时间节点办什么事。甚至路上需要多少时间,停车需要几分钟,他都要计算准确,而这些都是围绕一个目的:尽快帮企业把事情办下来。

  联特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是何文彪代办的一个项目,不到一个月何文彪就帮企业拿到了建设所需的证件。企业老总陈云兵曾感激地对何文彪说:“我现在只要拿着公章、带着需要缴纳的费用就可以了,剩下的事就全交给你们开发区了。”

  延伸服务,做企业的管家

  项目代办带来的是效率和口碑。实际上,对何文彪来说,代办的过程并不困难,只是一些琐事的堆积,只要沟通好、和部门协调好,一般问题不大。后来和企业接触多了,企业的诉求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代办这件事。

  何文彪介绍,目前,开发区有些企业在建设施工、竣工验收过程中碰到困难,也都会找他帮忙解决。许多企业在打桩、围墙砌筑时,经常与当地村民产生矛盾。碰到这种情况,他的角色就变成了村民和企业的“协调员”,通过与当地村“两委”联系,组织协调会,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

  在何文彪服务的众多企业当中,协兴阀门有限公司无疑是他投入精力最多的一个。2008年12月,该公司经建设规划局批准建设4640平方米的厂房,其中综合楼4035平方米,车间605平方米。由于当时企业恰逢经济危机,资金紧缺,所以决定分两期建设,先建4035平方米的综合楼。当时,按照区里有关的政策,允许企业分期建设分期验收。

  然而2012年6月底,该企业综合楼结顶准备申报验收时,却从相关部门得知,分期建设分期验收的政策已经取消,所以必须将车间建成之后才可以进行正常的验收手续。当时,车间建筑面积仅605平方米,土建预算只有30万,按施工队的市场行情,这样的小项目根本没有人会做。

  “何主任,我好不容易突破重重阻扰,花了3年时间才把综合楼建好,现在却无法验收,你一定要帮我想想办法呀,这可是我的心血呀!”企业负责人朱融融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找到了何文彪。得知该企业的相关情况后,何文彪主动陪同朱融融去建设工程管理处、工程质量监督站等部门,咨询相关情况,看是否能有妥善的解决措施。并且依据自身在建筑行业的工作经历,为其介绍了几家施工单位,并帮助其与施工单位商谈,终于谈成了一家愿意为其施工的工程队。

  同时,经过与开发区相关科室同事协商,何文彪还帮其拿到了建设施工许可证。如今,该项目已经进入验收环节的尾声。当得知可以开展正常验收工作时,朱融融激动地说:“何主任,没有你帮我协调,我估计10年都办不下来。真的太感谢你了!”

  何文彪告诉记者,在陪朱总跑部门的过程中,有些不了解情况的人还以为他们是亲戚关系。“坦白地说,平时给企业跑审批,确实比较累。有时候一天下来,光电话都要接几十个。但是,每次帮企业办理完所有手续,听到企业对开发区的赞许,我内心里都会感到十分满足。因为我区的土地指标本来就很紧张,如果我区的企业有了地还迟迟不能开工,我认为这就是政府的责任。”何文彪动情地说。

 


【作者】: 丁 鹤 黄瑛蓓  【编辑】: 蒋梦莹

上级精神

图片新闻

新闻动态

实干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