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网 >> 即知即改

  

让教育阳光洒遍城乡——我区逐年稳步提升教育质量 教育实践活动“即知即改”系列报道

2014年09月03日 16:27   来源: 今日黄岩

  6月下旬,浙江高考放榜。在参加高考人数与去年大体持平的情况下,今年全区上重点本科线人数首次突破300人大关,达到了320人(文科71人,理科249人,不含艺术类),为十年来最好成绩,也提前一年实现了重点本科上线人数突破300大关的目标。

  高考成绩一直被视为教育质量的最直观的表象,不仅是一所学校办学成绩的体现,更是学校所在地教育质量的缩影。成功没有偶然,在一切收获的背后,都是大量的付出与艰辛。

  短暂的低迷之后,黄岩教育事业迎来新一轮的收获。

  提升业务管理,课堂上推进教育改革

  点开黄岩教育信息网,“创人民满意的教育”几个大字首先映入眼帘。确实,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提升教育质量一直是区委、区政府工作中的一件大事。而在第二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提升教育质量也成为即知即改的二十项举措之一。

  今年3月20日,全区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现场推进会在黄岩实验小学召开,吹响了今年我区小学作业改革的号角。“好成绩的取得,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要将常规的教育工作做到极致,用心精心地开展每个教育教学活动。”区教育局党委委员郑英美说。

  除了向教学常规要质量之外,区教育局还提出向教学研究、质量分析、德育管理要质量,抓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每年进行考试质量分析,以“阳光体育”“礼仪教育”“校园文化年建设”活动为德育载体,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

  同时,区教育局还在全区范围内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在普通高中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各校开设选修课,其中黄岩中学开设选修课120多门,黄岩第二高级中学开设93门,初步完成了选修课程体系建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或兴趣自行选择课程,打破原有固定班级,以走班形式进行上课,推进课程多样化建设。

  城乡教师交流,均衡配置城乡义务教育资源

  农村教育不兴,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便无从谈起。从今年6月1日起,我区在全区范围推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向均衡师资最后一公里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5月26日,区教育局等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工作的实施意见》,引导骨干教师和校长向农村学校和城区薄弱学校流动、向空编学校流动,不断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公平的教育。”区教育局副局长孙建伟说。

  根据《意见》,校长(含副校长)在同一公办学校连续任职达到10年、教师在同一公办学校连续任教达到12年,都将被纳入交流范围,交流时间不少于3年,交流期满经考核合格的,可选择回原学校任教;城区骨干教师一般到城区范围以外进行交流,每年参与交流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人数的15%;普通教师一般在就近片区内交流,每年交流比例不低于10%。

  目前,各校的教师交流名单已经统计完成,确定11名骨干教师、87名普通教师、17名校长在城乡校际之间进行交流。

  择校费成历史,阳光招生三年实现“零择校”

  7月21日下午,在黄岩实验中学,黄岩实验小学、东城街道中心小学、西江小学、锦江小学等4所小学首次集中对学区外新生进行了摇号录取,468名符合报名条件的学生,实际录取263名。

  简单地说,“阳光招生”就是划片招生,就近免试入学。把学区划分、入学资格、报名材料、报名时间等信息通过多种形式公开。在确保学区内学生入学的基础上,学校如有空余学额,可招收符合有关规定的学区外学生,并一律通过公开摇号的办法确定招生名单。

  今年是我区“阳光招生”政策实行的第三年,这个政策的实施,从根本上杜绝了“各校为了争夺优质生源各施奇招,家长为了孩子的入学问题四处奔走”局面的出现,严格按程度操作不为人为因素所制约,坚决做到义务教育零择校,零后门。

  “虽然对城区部分学校来说,相对的生源可能会有所减少,但对促进整个教育均衡来说是个好事,解决了过去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生源缺失的问题。”东浦中学校长郑开义告诉记者,“阳光招生”的实施,一方面让就近入学的的这部分学生跟随父母在“家门口”接受到更好的教育,另一方面,义务教育公办中小学“择校费”的取消,减轻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促进了教育均衡。

  用程序和制度体现公开公正公平,杜绝不正之风的滋生,减轻家庭的负担,促进教育的公平,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也是我区推行“阳光招生”的目标。


【作者】: 袁 媛  【编辑】: 张燕

上级精神

图片新闻

新闻动态

实干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