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位置不错,在这附近可以设立一些糕点铺、传统手工艺铺......”3月15日,头陀镇党委书记李友斌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杨贵庆教授等一行十余人,穿梭在位于永宁江畔、元同溪边的头陀老街,对重点古迹遗存状况、老街建筑风格及传统形态、配套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现状等进行实地调研。
走进头陀老街,于上世纪90年代重建的善庆寺、赛雨庙古色古香,三百多年树龄的古樟树挺立参天。高矮错落的房屋中,有些已摇摇欲坠,墙上油漆脱落,门前杂草丛生,风貌原始。负责建筑质量统计工作的几名同济大学学生一手拿着图纸,一手握笔描画,时不时举起相机拍照记录。
“头陀老街占地0.15平方公里,呈鱼骨架形,基本保存完整,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景观价值。”李友斌告诉记者,“我们将延续街市形态的独特风貌和自身独特的文化资源,以业态复兴的理念,引入新功能,使其在城镇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得到复兴。”
在老街,不难发现富有古韵特色的遗存建筑。在一扇布满灰尘的锈红色铁门前,调研组一行停下脚步,几个人合力,缓缓推开这扇尘封的铁门:“这房子好久没人住了,这扇门看上去也有近百年的历史,房檐下还建有3层斗拱,这种官式风格很有味道。房子里面还有不少历史建筑非常有特色、有意思。”走进铁门,院子旁的尺椽片瓦、房间里散乱的木质家具,仿佛在讲述着多年前的民间故事。同济大学副教授杨帆说:“我们的设想是,头陀老街作为历史风貌街区,在更新改造过程中,保留老街空间结构和特色,以现状整理为前提,去繁从简,恰当处理遗存建筑与新建建筑的关系,塑造新旧协调共存、相映生辉的特色街区。”
在当地87岁老人刘仙春的记忆里,昔日的头陀老街店铺林立,一片繁华。他说:“老街是我住了大半辈子的地方,对它的感情很深。如今老街要改造了,我很期待。”老人希望,老街能在原有的优势上进行改造,尽可能恢复街面原貌,设立一些商铺,使老街再次焕发活力。
记者了解到,头陀老街在历史的更迭中起起落落,如今随着头陀新街的崛起面临着去与留的争议。为了顺应民意留住历史记忆,还原老街味道,头陀镇结合多方资源,将通过修、建、改结合的方式,把头陀老街改建成步行街,并统一立面,恢复老街历史风貌,通过功能更新使其辐射周边区域,塑造具有厚重文化底蕴,集吃、住、行、游为一体的商贸古街,将头陀老街打造成为头陀的一张重要文化旅游名片,从而引领头陀以“源缘福地、田园美镇、动感小城”为核心理念的休憩、体验式全域旅游的快速发展。
“前期我们去过北洋潮济古街、宁溪乌岩头参观、学习,就保护开发中对老街的历史文化、建筑风貌、开发方式、业态融入、经济发展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李友斌告诉记者,相邻乡镇的成功案例为头陀老街保护利用提供了详实的实战经验资料。同时,他们还积极开展问卷调查,对当地百姓对老街的改造意愿、改造建议进行搜集。通过调研发现,老街居民都非常支持老街的改造,盼望能快速恢复老街以往风采,续写头陀老街辉煌历史篇章。
下阶段,头陀镇将进一步开展调研,普查老街人口、基础设施情况,完善老街总体规划方案,并及时启动相关政策处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