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新格局下,跨境电商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区依托黄岩“双循环”跨境电商产业园,电商产业形成集聚效应,电商经济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今年,区商务局将以“六干”精神为引领,加快推进黄岩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助力本土企业拓宽海外市场,为我区“双循环”生态体系建设按下“加速键”。
前段时间,区商务局携手京东集团在黄岩“双循环”跨境电商产业园举行了一场资源对接会,帮助我区塑料企业进一步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像这样的对接会,在该园区内是常有的事。
黄岩“双循环”跨境电商产业园是由区商务局建设、区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运营的政府性综合示范园区,于2022年8月正式投入运营,面积5000余平方米,可容纳50家企业入驻办公。
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黄祎晨介绍,“我们通过举办培训、沙龙、论坛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在共同营造跨境电商发展氛围的同时,也有效帮助本土企业成长。”
台州市凌亚塑胶模具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灵亚常来园区参加活动,她说,“我们工厂的运营模式比较简单,缺少相关的运营人员,来参加对接会之后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思路,也帮助我们对接到了资源。”
据了解,以黄岩“双循环”跨境电商产业园为载体,区商务局计划培育100家跨境电商实绩市场主体、培训100家孵化本地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举办招商与采购对接活动20场,实现省级跨境电商知名品牌新增评定2个。
发展的背后,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我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支持规上模具企业加快数字化改造,对软性投入超过一定金额的项目给予补助,以及对拓展内贸市场的企业给予保费补贴等,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帮助本土企业发挥产业优势,助力企业发展。”黄祎晨告诉记者。
在助企出海方面,区商务局还积极探索了诸多新路径。
其中,黄岩“双循环”跨境电商产业园以“跨境电商+产业带”助力品牌出海作为创新探索突破点,通过实践调研大量企业后提出“跨境电商推动黄岩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大力招引义乌、宁波、杭州等地物流货代企业落地黄岩,助力企业跨境电商出口合规通关,并帮助黄岩企业实现足不出“黄”享受更优的物流价格、服务和时效。
与此同时,黄岩“双循环”跨境电商产业园积极实践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引进并合作亚马逊、速卖通等全球主流跨境电商平台在黄岩开展招商入驻服务;联合中信银行、宁波银行等跨境支付专业机构赋能黄岩企业解决跨境金融、跨境支付、跨境结汇等问题;探索企业海外仓发展建设和运用,努力打造黄岩公共海外仓认定和投用,培育Neun Bl?tter GmbH(德国九叶)公司在W?chtersbach小镇上设立占地2000多平方米,超3000立方米的海外仓,面向黄岩跨境电商企业提供德国一件代发、储存、转仓、贴标换标及清关等商务咨询服务。
“我们也在持续关注新兴市场与新平台发展,包括Meta、Google、Facebook、YouTube等社交媒体平台日益成为跨境电商重要的营销渠道和订单增长工具,下阶段我们会紧盯‘社交平台+跨境电商’新业态的兴起,不断创新,引入、整合海量平台与服务资源。”园区相关负责人说。
统计显示,2024年我区跨境电商出口额总量位列全市第一名,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目前全区在运营跨境电商活跃企业数超1100家,活跃店铺和卖家数量均位居全市前三。
“下阶段,我们将紧紧围绕区委战略部署,全力践行‘六干’‘六争’,进一步发挥黄岩‘双循环’跨境电商产业园载体效应,立足本地,抓实做精,更深整合平台、企业、服务、产业、人才资源,立体化构建本地跨境电商发展生态矩阵,促进外贸新业态高质量发展。”区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潘月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