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新闻在线  >  黄岩新闻
信仰之光:血与布的誓言
2025年07月02日 16:20 来源:今日黄岩 【进入论坛】

  编者按:

  霜鬓长铭家国事,匣中故物诉峥嵘。每一位离休干部,都宛若一部沉甸甸的史书,承载着峥嵘岁月的厚重篇章;而他们珍藏的每一件“老物件”,则是峥嵘岁月里最生动、最具体的注脚,无声地诉说着硝烟中的忠诚、建设时的汗水,让远去的历史清晰且鲜活。

  值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之际,区委组织部与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永不褪色的荣光”系列报道。本次报道活动,记者将从一枚枚磨损的勋章、一份份墨迹犹存的文件、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中探寻历史的温度,以“一人一物一故事”的独特视角真实讲述,致敬那些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建设奉献毕生心血与智慧的离休干部,展现他们身上永不褪色的信仰之光、历久弥坚的初心使命、甘于奉献的家国情怀,为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树立不朽的精神坐标。

  “亲爱的绑腿,你日夜保护我两腿行军作战,你在我在,直至解放全中国。留念1947—1954。”

  这是一卷黄绿色的绑腿,颜色暗沉,微有磨损。它曾经历过无数次硝烟弥漫的战斗,也曾在荆棘遍布的行军路上日行百里。而此刻的它静静地躺在一位老人的档案柜中,通过一张手写纸片,默默讲述着关于它和老人共同经历的那段峥嵘岁月。

  跟着共产党打胜仗

  为绑腿书写誓言的老人名叫郑鹏,是黄岩区离休干部。1927年8月出生的他曾历任第四野战军四三三团战士、副排长、排长、参谋,如今还珍藏着的一卷绑腿就是他入伍第一年收到的行军装备。

  “那时行军打仗离不开绑腿,解放战争期间,我们日行百里全靠它保护双腿了。”郑鹏轻轻抚摸着这卷绑腿,将记忆拉回到了78年前。

  1947年8月,20岁的郑鹏外出谋生时,被国民党浙保第五团抓壮丁送去了东北。幸运的是,他和一位同伴很快被解放军解救,还拿到了回乡的通行路条和路费。“解放军领导知道我们是浙江的壮丁,愿意帮助我们回家。可我想家乡路远,不如留在解放军部队里,跟着共产党好好干革命!”郑鹏说,参军之前,他就知道解放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并且作战英勇能打胜仗。1947年12月,郑鹏正式入伍,加入解放军后,他学的第一首歌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是第一次了解军队里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还收到了从此陪伴他一生的军装、水壶、绑带……在新连队,他主动把原名郑富贵改成了郑鹏,就是希望自己在解放军队伍里能够和伙伴们一起打胜仗、鹏程万里,开启一段新的人生。

  1948年6月,经中央军委批准,东北野战军决定采取“久困长围、政治攻势、经济斗争”的策略,对长春实施严密封锁。当时,长春城内国民党部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每天靠飞机投放物资,城内群众则纷纷逃到城外解放区,郑鹏所在的四三三团三营九连驻扎在长春城外,上级命令部队每人每日要节约二两粮食救济逃出来的群众。“很多百姓逃出来,我们省下粮食给他们吃,自己去挖野菜熬菜汤喝。”郑鹏回忆,部队轮流在四平、新老开源一带实行铁路线拉锯战术,他和战友需夜行60—100里以防止沈阳和长春的敌人互相勾连逃跑,“那时,我们夜里行军白天休息,绑腿很少从腿上拿下来。”1948年10月,长春城内的敌人内外交困,随着中央银行大楼外的一阵枪响,长春彻底解放。

  为了新中国向前进

  敌人的部队节节败退,而解放军的胜仗一个接着一个。1948年11月,平津战役打响。第四野战军部队在成功解放全东北后,奉命乘胜追击,挺进山海关参加平津战役。

  从东北战场至天津,路途遥远。15个日夜,行军近1500里,郑鹏所在的部队终于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目的地。“一天至少要走八十里地,很多战友脚底磨出水泡化脓、感染发烧,最后大家咬紧牙关挺到了天津城外驻扎待命。要知道,这样的行军速度是国民党部队没办法比的,也是他们难以想象的。”郑鹏说。

  作为“京畿门户”,天津城易守难攻。除了天然的地理优势,它的城防工事也非常坚固,将天津城保护得“固若金汤”。环城挖有一条总长45公里、宽10米、深3至5米的护城河,时值寒冬,河水结冰。护城河内侧筑有一道高6米、顶宽1.5米、底宽5米的土城墙,并且城墙的上、中、下碉堡林立,枪眼无数。河两岸则布有钢筋地、铁丝网、电网、地雷区和各种障碍物,还有一坑开阔地被火力封锁,几乎没有突破口。

  “我们每天观察天津防御设施,碉堡位置火力布置,还会跟城里面的敌人互相喊话。”郑鹏回忆道,“我们喊,老乡过来吧,解放军优待俘虏,能让你们回家和父母团聚。敌人喊,老乡过来吧,我们有飞机大炮,你们用的是三八枪土炮;我们吃的大鱼大肉,你们吃的是高梁和小米……”

  1949年1月13日,郑鹏和战友们在进行紧张的战前训练。直到傍晚,郑鹏看到路上有士兵在朝外搬运攻城木梯和过河木桥,他意识到,他们与天津城内的敌人决战的时刻来临了。

  “首长下令,当天晚上攻打天津,我们要7天拿下天津城,每名战士只带7天干粮和一壶水。”郑鹏回忆道,听到攻城命令后,刹那间他回忆起家中年迈的老母亲无依无靠,顿时泪湿衣襟,那一刻他无比期待解放天津胜利号角的响起。

  炮火声中火线入党

  那天,郑鹏穿上了一直舍不得穿的新军衣和洋布衬衫,将绑腿紧紧地缠在自己的小腿上,整理好上战场的武器,静静地等待着信号弹的响起。

  上战场前,郑鹏还向组织提交了火线入党申请书,并咬破手指用鲜血签上自己的姓名,“大家知道这场战役九死一生,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就像我们发过的誓言,为了党为了人民,一切都值得。”

  1949年1月14日凌晨,当三发信号弹腾空而起,天津城外硝烟四起,三营九连作为第一梯队前锋连冲在最前方。

  在连队火器组担任掷弹筒小炮手的郑鹏,担负着攻破敌军防御阵地的任务。深夜里的照明弹此起彼落,在强大炮兵火力掩护下,解放军大批突击队通过浮桥攻进天津城区。他看到了身边的战友不时中弹倒下,看到在浮桥上铺路的工兵被子弹打落冰冷的河里,他听到了一阵接一阵的炮火轰鸣声,也听到了战友们愤怒的呐喊声。“冲在前面的战友一个倒下,后一个再冲上去,没有人退缩,我们是踏着战友的血渍向敌营阵地前行,我们必须赢,也一定能赢。”郑鹏说,每个冲锋在前的战友都抱着必胜的信念,冒着枪林弹雨登上城墙并占领了敌军防守工事。

  1949年1月15日,经过29个小时的残酷战斗,天津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以伤亡2.3万人的代价,取得歼灭国民党军13万余人与占领天津的胜利,为和平解决北平(今为北京)创造了有利条件。

  战斗结束后,连队指导员找到郑鹏谈话,肯定了他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指导员告诉我连队党支部已经批准我火线加入中国共产党,那是我人生中最荣耀的时刻。”郑鹏笑着说。

  平津战役结束后,郑鹏跟着部队继续南下,参与渡江战役、广西剿匪。不管是荆棘密布、壑险沟深的行军奔赴,还是枪林弹雨、炮火连天的战场,郑鹏一直将绑带打在身上。从军数年,这卷绑腿如同老友般,陪他经历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广西剿匪等大大小小二十多场战役战斗,一起走过数千公里。

  1954年12月,郑鹏转业回到了黄岩工作。近年来,细心的他将自己在部队里的“老物件”进行全面整理归类,经过编目、装盒、上架等一系列的工作,形成了分类准确、存放有序、保护规范的“家庭档案室”。其中包含军功章、书信、荣誉证书等十大类,档案20盒,共878件。

  如今,这些“老物件”已成为了宝贵的红色财富,和郑鹏珍爱的绑腿一起摆放在档案柜中,共同守护他人生最灿烂的那段回忆。

【作者】: 记者 张 芮 【编辑】:朱慧益
推荐阅读
最新热点+更多
区四套班子领导分赴各地开展“七一”慰问
低效地变“粮仓” 农户抢时插稻忙
沙滩村、乌岩头村入选2025年省级重点村名单
沙滩村、乌岩头村入选2025年省级重点村名单
区四套班子领导分赴各地开展“七一”慰问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大幅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重大意义与实践路径
青山的底色,共富的成色 浙江台州黄岩区...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