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桥街道以“六干”作风为引领,以民生需求为导向,通过创新工作方法和柔性治理机制,实施“科学规划+群众路线”双轮驱动模式,在杏林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甬台温高速改扩建等重点项目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展现出真抓实干、为民解忧的担当作为,全力打造产城融合共进的样板区块。
“我们村民在建房资金筹集方面有点困难,政策能不能多支持一点。”“我们前期也积极与银行进行了衔接,目前农业银行对我们杏林全域涉及的村民给出了年利率3厘的贷款优惠政策。”近日傍晚,高桥街道经济生态平台经济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宏杰早早地来到了高桥街道杏林村党群服务中心,向前来咨询政策的村民一一讲解。
“街道帮我们争取了低息贷款,政策也讲得清楚,解决了我们建房的实际困难,大家都很支持、很满意。”高桥街道杏林村村民黄辉说出了许多村民的心声。
杏林村地处街道东大门,共有329户、1206人,是典型的城郊融合型村庄,该村多年没有建房,村民对于建房的呼声很大。但是,杏林村类似黄辉这样?面临建房资金压力却支持整治工作的村民并非个例?。
“确实,部分村民反映资金压力较大。对此,我们一方面帮村民盘活账目,统筹计算征地补偿款、房屋装修补偿款等,减少实际支付压力;另一方面,我们与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接,争取到年利率3厘的优惠贷款政策,进一步降低村民的建房成本。”李宏杰说。
眼下,高桥街道杏林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签约率已达91%,缴款进度超70%。这一成绩的背后,是街道和村“两委”直面挑战、创新破题的结果。
2024年8月,杏林村作为高桥街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首启区启动签约,面对签约户数多、群众疑虑多等困境,该街道以“科学化+群众路线”破局,创新推行“科学规划+数据筑基+全员攻坚+共识营造+动态优化”的五步工作法,通过跨区域调研和专业设计,完整呈现杏林村未来整体面貌,让村民更直观地看清。同时,该街道建立“一户一档”精准数据库,实施“干部+村委+征收公司”混编攻坚,运用宣讲公示和乡贤动员等方式营造氛围,并建立“问题-研判-优化”闭环机制创新柔性施策,有效解决了土地整治中的实际困难,为后续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一创新做法在具体实施中,特别注重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在现行谋划建房阶段,该街道通过建立村民建房小组等方式,充分激发村民自治的内生动力。
“在建房阶段,我们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授权,组建了由28位村民代表组成的建房小组,全程参与户型外立面选择、施工图深化设计、预算编制及建房前中后期的日常管理工作。这有效激发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让整治工作真正成为村民自己的事。”李宏杰说。
在杏林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有序推进的同时,高桥街道也在全力保障重点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近日,高桥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专职副主任章振洋来到甬台温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现场,实地了解施工进度以及施工难题。“我们与施工方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处理他们反馈的问题,保证工程能够顺利施工。”章振洋说。
眼下,甬台温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TJ03标工程量已完成51%,正在进行承台立柱、盖梁的施工作业,预计在2027年4月份通车。
“高桥街道在政策处理、协调管线迁移等方面给予了巨大支持,力度非常大,保障了工程顺利推进。”甬台温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TJ03标工程部负责人何迎春说。
高桥街道作为该项目涉及的其中一个街道,共涉及石牛渡村、高丰村、大埭村、杏林村、高桥头村等5个行政村共160户村民。为此,高桥街道迅速组建由骨干力量构成的工作专班,科学划分为五个工作组。专班采取“先易后难”的工作策略,精准摸排村民信息,合理利用村民闲暇时段主动上门服务。通过细致核算账目、耐心解答疑问,以真诚沟通化解群众顾虑,用政策宣讲结合情感疏导,有效推进了村民思想转变和工作落实。
目前,甬台温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高桥段)红线内房屋拆除率达100%。“房子要拆是真的舍不得,但是,街道里面的干部用真心打动了我,路修好了,我们也都好,我也就同意签约了。”高桥街道高丰村村民沈仙法说。
“政策要求是刚性的,但工作方法是柔性的。我们坚持‘一村一户一策’,逐户走访倾听心声,针对性解决困难,努力让群众放心、宽心,最终赢得了他们的配合。”章振洋说。
正是这样的“柔性治理+精准服务”,让高桥街道在破解难题、推动发展上找到了突破口。今年,高桥街道将这一方法全面融入各项工作。
“作为黄岩主城区南拓的前沿阵地,高桥街道将紧盯重点工程、重要指标和民生福祉,干字当头,实干争先,全力推进甬台温高速台升和地面道路、杏林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矿地综合利用等重点项目,全力破解联丰罗屿产业园边坡治理等历史遗留问题,努力打造下浦郑村瓦瓷窑村农文旅融合共富案例。在完成区委、区政府交给高桥街道的各项既定任务的同时,把高桥街道打造成为产城融合共进的样板区块。”高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金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