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新闻在线  >  黄岩时评
创新为“钥” 启时代潮涌征途 ——我区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20周年系列评论之三
2025年08月11日 10:52 来源:今日黄岩 【进入论坛】

  “文化的长河,唯有奔涌着创新的浪花,才能穿越时代峡谷,抵达更辽阔的远方。”

  二十年来,我区持续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以原生态保护机制重燃散落的非遗星火,用星罗棋布的公共文化空间构筑起城市的精神殿堂,更让乡野村落的古老肌理在现代化激流中碰撞出璀璨火花。这一切,构成了区域最深沉的文化密码与最独特的身份认同。

  然而,时代的号角催促我们,“激活”方为永恒之道。此刻,创新便是那把点石成金的密钥。

  守正出新,让文脉基因可触可感。传统不是尘封的古籍,而是常新的源泉。在黄岩,传统与创新的融合屡见不鲜。比如,台州梦创园曾是沉寂的废弃工业区,如今那些斑驳的厂房、锈蚀的机械构件,经过巧妙设计,已成为连接工业记忆与未来智造的鲜活载体。又如,提前一月开工的沙埠窑龙窑工程,依山就势构建梯级窑炉景观,选用本地毛石青瓦,将宋代72.32米龙窑遗址转化为“遗址保护+非遗传承+研学体验”三维空间。因此,可借助5G、VR、AR等前沿技术,通过科技解码与场景再造,全方位构建“非遗数字孪生体系”和“传统文化创意孵化格局”显得尤为必要。如此一来,传统技艺将不再囿于作坊传承,历史空间也可摆脱静态展陈的束缚,成为可互动、可体验的活态文化载体。

  破壁融合,让产业价值共生共荣。文化产业的蜕变,在于从单一链条迈向多元生态。从浙东芳养谷到鉴洋湖宋韵水街,再到台州云尚田园综合体,一个个特色文化项目绽放光彩。同时,全区已形成涵盖17个大类、万余个品种的文化产品生产格局,模具设计、文化创意、影视传媒、文化旅游、印刷包装等多个产业门类协同发展,共同勾勒出文化产业蓬勃兴起的生动图景。立足于此,可打造“区域文化产业联盟”,以模具设计、文化旅游等优势门类为纽带,组织企业开展联合研发、市场开拓与品牌共建,并依托万余种文化产品的深厚基础,策划“文化产业融合博览会”,集中展示跨界成果,吸引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集聚,进而形成“创意—生产—消费—再创意”的良性生态闭环。

  筑巢育凤,让人才活力充分涌流。人才是文化创新的种子,机制是培育种子的土壤。不管是柔性引进清华、同济、浙大等高校教授长期驻点所形成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教授天团”模式,还是“青燕归巢”数字引擎驱动下的青年文化创客成长生态,抑或是从“唯学历”到“重贡献”的评价机制,都在为黄岩文化人才队伍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为进一步健全文化人才培育体系,建议推行“文化人才积分制”,将人才的创作成果、市场贡献、社会影响等纳入积分评价,积分达标者可优先享受住房、子女教育等优惠政策和场地、资金等一站式服务。从“重资历”转向“重贡献”,从“单点扶持”升级为“全周期陪伴”,这才是黄岩让文化人才“近者悦、远者来”的生态密码。

  站上新起点,我们期待创新这把密钥,打开的不仅是文化基因的封印,更是区域发展的命脉,让时代赋能的号角在黄岩这片沃土持续嘹亮。

【作者】: 评论员 【编辑】:朱慧益
推荐阅读
最新热点+更多
我区党员干部集中收看《文化的力量——习...
平田乡入选2025年度革命老区乡镇红色乡村...
“屿头馒头”香飘共富路
王林施保障性租赁住房工程进入桩基施工阶段
电力“满格” 算力“奔腾”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创新为“钥” 启时代潮涌征途 ——我区实...
黄岩区新前街道:模具之乡的人才密码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