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晨6时的机房巡检,到4小时一次的电力排查,这个夏天,浙东南智算中心和电力部门周全守护,托举起几乎“满负荷”的算力使用率。
作为全国领先的县级国产商业化算力中心,浙东南智算中心的每一次数据流转都离不开电力的强劲驱动。清晨6时,电力运维人员就和区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一起,开始一天的设备巡检。机房23℃的恒温控制、线路的稳定运行,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算力的稳定输出,容不得半点马虎。
“电力就是数据中心的生命线。”浙东南智算中心工作人员蒋俊剑说,尤其到了夏天,随着气温升高,用电量节节攀升,他们加密了巡检频次,每4小时就对电力系统全面排查一次,确保万无一失。
高温天气里,装置控制电路和服务器的“抗压能力”备受考验,电力保障的“精细度”成了关键。工作人员逐台检查设备运行状态,笔尖在记录本上飞速划过,将各项参数一一登记,任何可能影响供电的蛛丝马迹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对这类重要用户,我们早有周全安排。”区供电公司工作人员陈浩介绍,团队每周都会上门巡检,细致记录并核对负荷数据、用电情况等信息;更开通24小时响应通道,遇到紧急情况,15分钟内就能抵达现场处置,为算力运转筑牢“电力防线”。
能扛住高负荷运转,源于硬核的技术实力。作为搭载寒武纪最新一代国产人工智能芯片的智能算力中心,其一期400P的算力规划,让它跻身国内技术水平高、算力精度覆盖广、通用度强的智能计算中心行列,正为大模型研发、智慧交通、智慧教育等多个领域源源不断输送算力支持。
眼下,算力与电力的同频共振,不仅见证着数字经济的蓬勃活力,更彰显着这座智算中心在精密保障下稳健前行的强劲势头。
“今年用电量同比增长8%,同时算力需求呈现显著上升趋势。目前使用率已突破80%,考虑到需要为用户预留必要的运行余量,这一数值实际上已接近满负荷运转状态。”蒋俊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