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势者明,驭势者智,顺势者达。区委十四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区政府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及省委、市委重要精神,系统总结上半年“稳中有进、鼓舞人心”的亮眼成绩,更以辽阔视野擘画了“加快建设创新黄岩,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宏伟蓝图,为黄岩在时代浪潮中塑造竞争新优势、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吹响了奋进号角。
这份蓝图,既是对黄岩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精准把脉,更是面向未来的战略抉择。全区上下要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全会决策部署上来,以抢抓风口的冲刺速度、破除藩篱的破冰锐气、扛鼎担责的铁肩姿态,在蓄势谋新中勇踏时代浪潮,奋力开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黄岩赛道”。
聚焦战略破局,重塑发展动能。全会深刻指出,黄岩作为浙江县域发展的重要一环,必须从“国之大者”“省之大计”的政治高度,牢牢把握创新的极端重要性,深刻领会省委决策的深远考量,在思想和行动上与省委、市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当前,黄岩正依托浙东南智算中心构建算力经济生态,加速布局新能源、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新赛道,同时推动模具、电动车等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然而,破解土地要素制约与创新需求间的“代际差”,亟需全区以“满弓状态”攻坚重大项目,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堵点,确保算力优势转化为“黄岩智造”的硬核竞争力。这种变革绝非修修补补的局部调整,必须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打破路径依赖,以“重构体系”的魄力重塑发展逻辑。要清醒认识到,传统增长模式下的“规模扩张”已难以为继,唯有将创新贯穿于发展全链条,才能在区域竞争中撕开新口子。
聚焦路径突围,锻造特色优势。区域竞争的关键,从来不是复刻他人的成功模式,而是把自身的比较优势锻造成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黄岩手握“模具之都”的金字招牌,坐拥永宁江的生态画卷,更有“蜜橘之乡”的文化底蕴。突围之路,就在于深挖本土禀赋、走差异化发展路径。一方面,要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以“模力空间”项目为牵引,推动模具塑料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跃迁。同时,启动模具电动车垂直整合,打破企业间的“信息孤岛”,让“黄岩模具”从单一零部件供应商升级为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另一方面,要让特色资源“变现增值”,统筹共富园区、共富公司、“瓜果天下”等载体,打造“产业+富民”融合样板,在长三角县域经济版图中勾勒出独具辨识度的“黄岩坐标”。
聚焦生态涵养,激活创新源泉。新质生产力的勃发,离不开“雨露阳光”般的创新生态。黄岩要实现新质生产力的突破发展,必须把生态涵养摆在突出位置,以制度创新激活创新要素,以优质服务厚植创新沃土,让各类创新主体如鱼得水、各展其长。要构建“全周期”政策支撑体系,建立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定期评估政策实施效果,及时剔除“僵尸条款”、补充“新鲜血液”,确保政策始终与创新需求同频共振;要打造“强磁场”人才集聚高地,实施“靶向引才”计划,围绕新能源、机器人、算力经济等重点领域,不断优化“留才生态”;要优化“高效率”政务服务环境,对企业遇到的创新难题,实行“清单式管理、销号制落实”,确保问题有人管、管得好,并营造“容错试错”的创新氛围,让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企业家精神得到彰显。唯有让生态活水浸润每一寸创新土壤,方能催生“百川奔涌”的创新气象。
蓝图恢宏,重在落实;征程壮丽,贵在躬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大力倡导“六干”作风,以“弄潮儿向涛头立”的胆魄,在长三角新质生产力赛道上闯关夺隘、拔节起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