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关键时期,黄岩,这座享有“中国模具之都”盛誉的产业重镇,正以产业链党建联建为强大引擎,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源源不断地转化为产业发展的澎湃动能,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传统优势产业垂直整合、转型升级、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新路径。在产业链党委的强力引领下,黄岩模塑产业汇聚了4000余家专业企业、近10万从业大军,在多个细分领域全球市场占有率超70%,强力带动国内外上下游产业产值逾5000亿元,其高端模具产业成功入选浙江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的“新星”产业集群,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组织固链:构建“一核两翼多元”治理新格局,铸就坚强战斗堡垒
我区深刻把握产业链党建的核心要义,创新构建“一核两翼、多元协同”的党建联建模式,打造了层级清晰、覆盖广泛、运转高效的产业链治理体系。
“一核”统揽全局,产业链党委作为核心,由分管副区长担任党委书记,统揽产业规划、政策协调、资源整合等重大事项,确保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深度融合。“两翼”协同发力,链创平台党组织与链主企业党组织作为关键“两翼”,充分发挥平台枢纽作用和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效应,引领技术攻关、标准制定和市场开拓。“多元”深度参与,广泛吸纳规上企业、职能部门、高校院所、行业协会等多元主体党组织深度融入联建体系,形成“党建搭台、产业唱戏”的生动局面。
产业链党委精准施策,创新运用“项目牵引、龙头带动、结对帮扶、校地协作”四大工作法,以重大共性技术项目突破发展瓶颈,以链主企业引领产业协同,以强弱结对精准补齐短板,以链接院校打通人才技术堵点。这种靶向发力、精准滴灌的模式,有效凝聚了链上企业的发展共识与合力,将党的组织力切实转化为产业链的凝聚力、竞争力。
人才活链:深化产教融合“订单式”育才,破解“技工荒”结构性矛盾
面对产业升级中普遍存在的“技工荒”难题,我区充分发挥党组织在链接校企资源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大力推动产教深度融合。
走进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凯华模具产业学院,现代化模具产线高效运转,实训学生与产业工人同场切磋技艺。这个由凯华模具党支部与学院党委共建的“凯华班”,配备了顶尖模具制造与智能化生产线,实现了从设计、加工、装配到注塑的全流程实景教学。其独创的“工学结合、一师一徒”培养模式,让学生浸润在真实生产环境中快速成长。三年来,已为产业链定向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近7000名,惠及上下游企业超千家。
在黄岩,由党组织牵头共建的产业学院已达9家,开设152个订单班,彻底打通了“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的绿色通道。这种“党建+教育+产业”的协同育人机制,有效破除了人才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的结构性错配,为模塑产业持续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坚实的人才根基,是落实中央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改革部署的基层实践典范。
服务强链:打造“企管家+智囊团”双轮驱动,优化一流营商环境
产业链党建的生命力在于服务实效。我区依托党建联建机制,创新推出“永宁企管家”和“红色智囊团”双服务品牌,构建精准高效、立体覆盖的服务体系。“永宁企管家”选派347名优秀党员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一对一”下沉链上企业,承诺提供“5分钟响应、15分钟对接、30分钟反馈”的“保姆式”服务,确保企业诉求第一时间得到响应和解决。“红色智囊团”集结政府部门业务骨干、高校院所顶尖专家、“三师”(律师、会计师、税务师)行业精英,特别是其中的党员先锋组建了6个跨领域专业团队,与企业党组织结对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聚焦攻克技术瓶颈、解读产业政策、化解经营风险等“卡脖子”难题。
黄岩星泰模具塑料有限公司的经历就是生动例证。在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时该公司遇到困难,“红色智囊团”迅速介入,组织专家上门提供全流程指导,最终成功帮助企业获得3000万元国债支持。该公司负责人感慨:“从项目选型到政策申报,智囊团全程护航,解决了燃眉之急。”
“企管家”与“智囊团”如同产业链党委助力企业发展的“左右手”,一手以行政服务的“温度”化解企业“急难愁盼”,一手以智力支持的“深度”破解产业“卡脖子”难题,共同营造了“日常服务有网格、技术攻关有智囊、政策迭代有支撑”的一流产业生态。
资源共享:共建“产业大脑”云平台,赋能数字化转型与协同发展
“独木难成林,单丝不成线”。黄岩区委深刻认识到,推动模塑产业整体跃升,必须打破企业间、部门间的藩篱,实现资源要素的高效配置与共享。产业链党委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优势,牵头打造模塑产业大脑这一数字化转型核心平台。该平台通过跨部门协同机制,有效整合政策、资金、技术等关键要素,打破信息孤岛和行政壁垒。
春节期间,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将生产需求接入“产业大脑”,即刻与另外30家不停工企业形成信息共振,让这个春节成为产能与效率双向突破的“加速期”。“传统协同靠电话邮件‘人工对账’,现在靠代码和算法‘自动对话’。”“产业大脑”运营负责人说。
目前,“产业大脑”已连接1531台模具加工机床、280家供应商,服务用户6000余家次,为示范企业减少工作量30%,加工效率提高10%-15%。其孵化的“模来模往”云加工和“模具云制造”两大供应链协作平台,也吸引了70%以上的产业链企业入驻,共享设备超3000台,实现“一个订单、多厂协同”的柔性生产模式。该模式不仅显著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和产业韧性,更成功入围浙江省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财政专项激励试点,为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黄岩方案”。
党建筑基链动未来黄岩模塑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
黄岩的生动实践证明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通过系统构建产业链党建联建机制,黄岩不仅成功将模塑这一传统优势产业锻造成更具韧性、活力和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集群,更探索出一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有效路径。
其经验深刻启示:只有将党的组织体系深度嵌入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才能最大程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汇聚各方创新资源、突破发展瓶颈制约,最终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的竞争优势、发展胜势。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黄岩模塑产业将继续在党建引领下,勇立潮头、奋楫争先,为浙江省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贡献更强“黄岩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