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5日,“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汇集了300余件经典美术作品和新创作品,其中黄岩籍革命文艺家陈叔亮1940年创作于延安的黑白木刻版画《铅印突击工》在展览中展出。
该作品为陈叔亮在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任教期间所作,规格为13cm×16cm,为中国美术馆所藏。画面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在条件艰苦的根据地,一名印刷工人正在紧张工作的瞬间。画中工人被称为“突击工”,强调出为了抗日前线宣传的需要,必须争分夺秒、加班加点地完成印刷任务的历史背景。画面左侧以三分之一空间,突出印刷工人这一主体,右侧远处的工人则作为陪衬,仅仅采用剪影的方式,构图饱满,富有动感。强壮的工人身体前倾,正神情专注地用力操作印刷机械(可能是手扳式印刷机)。大型机械的复杂构建则以写实手法着重描绘,整个画面充满了一种紧张的节奏感和力量感,仿佛能听见机器运转的隆隆声响和工人沉重的呼吸。表现了延安印刷工人生活的一个侧面,展现了延安时期印刷工人的工作场景。
作者运用粗犷、有力、对比强烈的刀法,通过简洁的黑白关系和犀利的线条,塑造出坚实、刚健的视觉效果。作品从题材、内容以至形式、刀法都显示出作者用艺术作品激励大众抗战意志,表现抗战精神。典型的黑白木刻艺术风格保留了西洋版画中大块黑白对比的特点,另一方面变尖锐锋利的刀法为温厚含蓄的风格,显示出从早期新兴木刻的模仿向鲜明的中国风过渡的特点,传达了延安生活特有的朴素、温暖的气息。
抗日战争不仅是军事上的较量,也是文化和精神上的战斗。报纸、传单、书籍、宣传画是鼓舞士气、动员群众、揭露敌人的重要武器。铅印突击工人生产的每一张印刷品,都是射向敌人的“纸弹”。这幅作品歌颂的就是这些在文化战线上默默奉献的“幕后英雄”。
陈叔亮是延安时期革命美术工作的重要参与者之一,为了创作好作品,他到《解放日报》社印刷厂,体验印刷工人的生活,整整采集素材写生一个多月,构思了许多草稿,完成创作。《铅印突击工》在“人民必胜”展览中,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件珍贵的历史见证。它通过极具感染力的视觉语言,向我们讲述了抗战时期文化战线上的生动故事,歌颂了普通劳动者的伟大贡献,完美诠释了“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决定胜负的根本力量”这一展览核心思想。看到这幅画,我们能深切感受到那个年代那种万众一心、艰苦奋斗、争取胜利的磅礴力量。
陈叔亮在延安“鲁艺”执教八年,曾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毛泽东同志曾为其《西行漫画》作品集题签和题词。他所创作的《修路》《开路先锋》《石印工人》《模范军人》《勇敢的护士——薛如英》《张治国班》等版画、速写、连环画,都是用艺术作品为人民服务,为抗战服务,这正是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