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首个以“AI+材料基因工程(MGI)”技术为核心驱动的“生物基新材料数智化研发平台”在我区正式启用。作为省科技强基项目——浙东南智算中心的关键成果,该平台的落成,标志着我国生物基材料领域的数字化研发迈入新阶段。
在浙东南智算经济产业园的平台实验室内,反应釜、离心机等设备高效运转,一片忙碌。经过基因编辑的高淀粉薯类等原料在此实现“价值跃升”,短短数小时便可转化为可降解包装的关键原料。
“玉米、马铃薯、木薯等提取的淀粉,经化学或物理改性加工后,能制成一次性杯、餐盒、刀叉等产品。这些产品不仅绿色可降解,且因淀粉原料成本较低,相较市面同类可降解材料,成本降低约10%。”平台实验室主管王哲说。
台州作为传统制造业重地,拥有1.2万家塑料企业,年消耗石化原料超700万吨,正面临环保与成本的双重压力。为此,我区依托浙东南智算中心的算力资源,总投资7000万元引进该研发平台。平台借助智算中心的算力调度系统、数字化干湿一体化平台打破技术壁垒,通过AI合成生物技术,实现低价值原料向高价值环保材料的转化。这不仅推动生物基涂料、橡胶对石化产品的替代及可降解材料规模化生产,还联动高校科研力量强化技术攻坚与成果转化,致力于打造国家级低碳产业集群,贯通“原料-材料-应用”全链条创新,构建自主可控、循环共生的绿色新材料产业链。
“依托强大算力支撑,我们的研发周期从过去两三年缩短至一年甚至更短,实验室一天可完成约180个样本分析,整体成本降低40%-70%。”王哲介绍,目前平台已初步搭建完成,下一步将全面启动运行。
今年1-7月,我区依托浙东南智算中心,持续推进重大科创平台“提能造峰”,高密度集聚创新要素。此次平台启用后,我区还将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材料研发、生产、应用全链条数据联通,加速产业智能化转型,抢占生物制造产业高地。
“我们依托浙东南智算中心的算力基础,结合新材料研发需求,已构建‘算力-算法-实验-资本’一体化闭环,成功孵化多家科创企业。”浙东南智算经济产业园园长李腾飞表示,这既为台州打造了绿色低碳材料创新引擎,破解了本地塑料产业痛点,也助力抢占全球“AI+生物基材料”新赛道。
未来,我区还计划设立1亿元产业基金,重点投资功能性寡糖、生物刺激素等领域,培育细分赛道独角兽企业。力争五年内,实现招引孵化企业年产值超5亿元,带动上下游集群发展,并引入院士及30余名硕博士团队,全力推动台州从“制造名城”向“智造名城”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