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业教育的沃土上,黄岩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物联网专业带头人吴良淞已深耕二十余载。他不仅是学生技能成长、职业启航的引路人,更是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改革实践者。
9月8日上午,黄岩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的海尔智慧家居物联网实训基地内,吴良淞正俯身指导学生调试设备。这堂课的核心是真实设备的实操与实际问题的拆解。他深知计算机课程虽听起来高端,学习过程却容易枯燥,如何让学生真正爱上这门课,是他始终在探寻的课题。因此,课堂上总能听到他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带学生走进看似枯燥的工程领域,用诙谐易懂的讲解,帮学生理清看似复杂的逻辑过程。
“吴老师的课从不枯燥,他总是结合真实产品教我们原理,动手操作时还会一步步带我们调试,现在我拆改智能设备越来越熟练了。”计算机四班学生郭咪琪的话,道出了不少学生的学习感受。同班的林韩逸也有同感:“不同于传统课堂的理论灌输,吴老师总能用产品实操打通知识难点,理解起来轻松,学习兴趣也更浓了。”
正所谓“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作为兼具“高级讲师”与“网络技术高级工程师”资质的双师型教师,吴良淞深谙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能用、好用”的技术人才。为了让学生“真刀真枪练技能”,2021年,他主导学校与海尔集团合作,共建全省首个混合所有制智能家居产业学院,总投资达800万元,打造出对接行业的“五真”(真项目、真工艺、真设备、真标准、真产品)实训基地。
“每个智能小屋、创新柜都用海尔最新在售产品,上课还推行‘一课双师’模式,海尔工程师已驻校四年。”吴良淞介绍,这样的设置让学生在校就能接触企业真实技术标准与项目流程,真正实现“在工场里学技能”。这一创新实践不仅入选省级教学成果孵化项目,更在2025年斩获浙江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成为职教改革的亮眼成果。
据统计,他负责建设的物联网专业,已为浙江中部地区相关产业输送人才超过2000人,本地就业率达85%,正是用这样实打实的育人成果,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下,台州信息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智能家居、智能工厂等领域一路高歌猛进,产业的蓬勃发展催生出对专业人才的强烈渴求,也为职业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物联网专业带头人,吴良淞对此深感责任重大却又满怀期待,他直言:“台州信息产业的崛起,对我们职业教育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每当看到学生在技能大赛中崭露头角,奔赴产业一线发光发热,我就充满干劲。期待我们能为本地产业输送更多人才,这是职责,更是我的心愿。”
面对教育与产业的发展变化,吴良淞始终求索不止、革故鼎新,坚持追寻创新的教育观。“有了‘真设备、真场景’的实训基础,还得解决学生实操中的‘卡脖子’问题。”他坦言,之前看到学生因空间想象能力不足,对着设备图纸无从下手;或是面对故障排查时手足无措,便下定决心从教学方法上再做突破。于是,在产业学院平稳运行、学生初步适应企业化实训模式后,吴良淞又带领团队投入教学工具与实训模式的创新研发,最终推出3D可视化实训平台,并组建实训沙盘,通过预设故障场景帮学生强化排障技能。
数据是成效最直观的证明:这些举措让学生故障排查能力达标率从35%跃升至92%,企业反馈毕业生岗位适应周期缩短30%,真正实现了教学质量与就业竞争力的双重提升。
在抓好学生培养的同时,吴良淞同样注重教师团队建设。“老师得先融入行业,掌握一线新技术、新工艺,才能教好学生。”这是吴良淞常挂在嘴边的话。作为省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负责人,他牵头建立“双师培育+校企共育”机制,不仅指导5名教师考取网络工程师、技师资格,还推动团队100%转型“双师型”。近三年来,他带领团队拿下省级以上教学奖项9项,更培养出全国“创新杯”说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等一批骨干教师,为职教事业储备了优质师资力量。
二十余载深耕不辍,吴良淞的付出收获了诸多认可:浙江省“春蚕奖”、浙江省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台州市名教师等荣誉加身,他还指导50余名学生斩获国省级技能奖项,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如今,他牵头建设的物联网专业已成为省级高水平专业,其探索的“产教融合、双师共育”模式更成为全省职教改革的典型案例。
面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需求,吴良淞并未停下脚步,仍在持续探索5G、AI等新技术与实训教学的融合。未来,他将继续以匠心守初心、以创新担使命,为中职生搭建逐梦技能的坚实平台,助力更多青年在职业教育的沃土上实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