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记忆永不褪色;在民族的血脉里,有些精神代代相传。今天我们一起走进104岁抗战老兵牟仁嘉(原名:牟仁喜)的故事,聆听他在烽火岁月中的坚守与信念。
清晨,位于北洋镇的长潭休闲养老院渐渐苏醒。食堂门口氤氲着馒头和米粥的温热香气,几名工作人员正忙着从采购车上往下搬运蔬菜筐。一位头发雪白的老人格外引人注目——他脊背佝偻,几乎弯成了一道弧,却仍伸出微微颤抖的手,执意要接过一筐沉甸甸的青菜,帮着一起搬。
一旁的护工连忙轻声劝阻:“阿公,这个重,让我们来就好……”他却只是摇摇头,斑驳的手掌在空中摆了两下,仿佛在说“无妨”,脚步依旧坚定地向前迈去。
这位老人就是抗战老兵牟仁嘉。1922年,他出生在屿头乡,成家后落户头陀镇,今年已经104岁了。在该养老院院长陈晓莉眼中,这位老人有着不一样的坚韧与善良:“他是抗战老兵,不但身体硬朗,而且心地善良,乐于帮助别人,看到别的老人走不动路,他甚至会上去搀扶。”
时间回溯至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武汉会战结束,战火迅速蔓延至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年仅15岁的牟仁嘉作为国民革命军的壮兵参与作战训练后被输送到江西上饶前线。即便八十多年过去了,战场的惨烈景象仍深深刻在他的记忆里。“日军机枪扫射过来,就像炒米粒一样。”牟老声音低沉,“第三遍扫射时炸弹一路扔过去,树倒了,房子塌了,人死了……残肢和断臂飞溅到墙上、地上,不知道打死了多少人。”
战场残酷,但年轻的战士没有后退。那一刻牟仁嘉已做好牺牲的准备,无所畏惧!当年与他同批出征的1500名战友,绝大多数再未归来。“我再碰到的人,已经没有几个了……”
如今,年过百岁的牟仁嘉精神依然矍铄。闲时,他常与老伴一同在大厅收看抗战电视剧,仿佛一次次重回青春的战场,与逝去的战友隔空重逢。老人育有的六个子女也时不时过来探望。这个大家族家风淳朴、善良节俭,这一切都源于牟仁嘉的言传身教。女儿朱兰贞说:“父亲以前吃了很多苦,他非常节约,也教导我们不能浪费一分一毫。全家人都被他的榜样力量影响着。”
尽管历经烽火与苦难,牟仁嘉始终心怀家国。他感慨地说:“人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吃用不愁。和从前相比,如今简直是在‘天堂’。”他始终坚信,只有每个人一心一意跟上国家的脚步,国家才能强大起来,“自己一个人做事,是会被欺负的。”
从枪林弹雨中走来,这位百岁老兵用他的一生诠释着何为初心不改、家风传承。在他身上,我们不仅读到一段沉甸甸的民族记忆,更看见一种历久弥坚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