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又到了板栗“开口笑”的时节。茅畲板栗专业合作社的高山板栗近日正式成熟上市,以其独特的香甜口感和优良品质,吸引了不少食客的目光。
在位于茅畲乡海拔400多米的山卡村板栗山上,一颗颗毛茸茸的栗苞已经绽开一道道裂缝,褐红油亮的板栗从这些开口中探出头来。种植大户蔡桂华穿梭于林中,忙着采收这份来自大自然的甜蜜馈赠。
据茅畲乡板栗种植大户蔡桂华介绍,今年的板栗在9月10日至9月底期间集中成熟。与需要敲打采摘不同,茅畲的板栗讲究自然脱落,但为了不被野生动物“抢先一步”,农户们需要及时上树采收。天气晴好时,一人一天最多可采收1000余公斤。
谈到板栗的品质,蔡桂华如数家珍。他透露,一颗栗苞里结两颗果实的板栗最为饱满优质,超过三颗则颗粒会变小,品质下降。目前上市的板栗栗香浓郁,越嚼越香,富有韧性,但甜度高峰其实在农历十一、十二月(阳历11月左右)。“那时的板栗最香最甜。”蔡桂华说,“现在的特点是香,甜味会随着储存逐渐升高。我们有自己的冷库,可以保存到春节前。”
茅畲板栗之所以备受青睐,得益于其本地品种和高山种植环境。蔡桂华特别强调了其与外地板栗的区别:“外地的板栗往往皮难剥、煮不软,而我们本地的毛板红品种,在高山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长,口感完全不同。”
目前,他的合作社种植了五六千株板栗树,主打品种是“毛板红”。其中,早熟的“毛板红”适合炒制;而晚熟、颗粒更大的“毛板红”则更适合炖煮,且不易糊化。
茅畲板栗专业合作社成立于1996年,至今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最初仅销售板栗,后来通过与饭店合作积累口碑,逐渐发展壮大。如今,合作社已打造出“船山”牌系列山货,将当地百姓种植的各种农产品进行加工销售,形成了包括板栗、菜脯、笋干、姜片、炒米粉、绿豆面在内的六种特色产品组合装,方便顾客选购和送礼。
这一模式也有效解决了村民销售难的问题。蔡桂华举例说,像鲜姜、鲜菜等农产品直接拿到街上卖不便且需求小,通过合作社集中加工成姜片、菜脯等干货,不仅延长了保质期,减轻了运输负担,更大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切实增加了村民收入。
目前,茅畲高山板栗已开始销售,主要通过熟客回购和预订,可持续供应到农历春节前。“船山”牌板栗有5斤装礼盒(约60元/箱)和散装(11-12元/斤)两种形式,均为带壳销售,以区别于外地栗。想要品尝这份来自高山秋日馈赠的市民,可以及时联系预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