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新闻在线  >  黄岩新闻  >  黄岩社会
馒头配咖啡 乡村“蒸”出新味道
2025年10月17日 11:52 来源:今日黄岩 【进入论坛】

  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我区的“90后”青年以创新思维打破传统业态边界,将乡土馒头与现代咖啡巧妙结合,不仅让自家小店走出经营困境,更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与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动能。

  “您好,您的拿铁配桂花馒头好了,还有个小馒头玩偶赠礼!”在屿头乡沙滩村的兜内咖啡店里,交谈声此起彼伏。玻璃柜中,雪白的馒头与氤氲香气的咖啡相映成趣,不时有游客举着这份“中西混搭”套餐拍照打卡。谁能想到,一年前,这里的馒头店和咖啡店还在各自为生计发愁。

  “最惨的时候,赚的钱刚够给阿姨们发工资,当天卖不完的馒头只能偷偷喂猪,我爸看着心疼。”“95后”返乡青年黄锟鹏,是“大黄馒头”店的主理人。回忆起2024年初的窘境,他手里揉着面团,语气里满是感慨。彼时,隔壁兜内咖啡店的主理人李然也愁眉不展:“村里一下开了四五家咖啡店,东西都差不多,天天对着空店堂,急得睡不着觉。”

  一次买馒头时的闲聊,让两个年轻人一拍即合。“咖啡洋气得很,馒头土得掉渣,凑一对试试?”李然的提议,让黄锟鹏眼前一亮。他们当即推出“买咖啡送馒头”活动,把老旧蒸笼改成创意吊灯,设计出圆滚滚的馒头玩偶和贴纸。没想到,这股“土洋结合”的新鲜劲,一下在社交媒体上爆火。

  “线上曝光量超150万,店里挤得转不开身!”李然笑着说,最火的时候,每天都有外地游客专程赶来,就为尝一口馒头配咖啡。黄锟鹏也难掩惊喜:“单日卖一万多个馒头,以前想都不敢想!”

  热闹过后,黄锟鹏有了新思考:“流量留不住人,得靠真本事。”他挽起袖子搞创新,玫瑰馒头带花香,山药黑芝麻馒头讲营养,甚至大胆推出榴莲馅馒头。“这是现在的爆款,年轻人就爱尝鲜!”他拿起一个金黄的榴莲馒头,掰开后香气四溢。同时,他拍起“返乡青年蒸馒头”的短视频,一条记录研发新口味的视频播放量破千万,订单如雪片般飞来。

  生意火了,黄锟鹏没忘乡亲们。在乡政府协调下,他租下村里闲置农房,投资50多万元建起现代化生产车间,2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一个月能挣4000多元,不用出去打工了!”村民王阿姨边打包馒头边笑。今年8月,“馒头教室”开课,温州小伙陈乡跃成了师傅,江苏烘焙店老板孙思专程来学艺:“黄老板不光教技术,还分享线上卖货经验,实在!”

  这股创新活力,正带动整个乡村“热”起来。当地整合8个村成立党建联建片区,将“大黄馒头”等商户拧成“共富工坊集群”,请来专家定标准、电商达人传经验。如今,屿头乡已有15家馒头相关店铺,年产值超2000万元,带动近200名农户就业,人均月增收3000多元。

  “靠着长潭水库的好水,馒头成了‘生态伴手礼’,游客来了不光吃馒头、喝咖啡,还会逛景区、住民宿。”屿头乡党委书记李啸鹏看着热闹的村口,眼里都是光,“下一步要搞‘咖啡+民宿’‘咖啡+文旅’,让小馒头‘蒸’出乡村振兴的‘金山银山’!”

【作者】: 记者 章鸣宇 通讯员 葛奕萱 【编辑】:朱慧益
推荐阅读
最新热点+更多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召开
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会议召开
徐礼辉专题督查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韩福祥:用铁锹夯实善意 用年华守护青山
?携五万元现金赴约“投资” 民警疾驰拦截...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长江文明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以码溯源 赋能安全 ——黄岩依托“浙农码...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