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区住建局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摒弃“一刀切”模式,全面推行“一小区一策”的精准改造方案。目前,我区已启动9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切实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近日,在西街北小区改造现场,工人们正在建设新的非机动车停车棚和休息连廊,同时新增的55个停车位已施工完毕,改造完成后将显著提升小区基础设施功能与居住环境品质。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休闲廊架、路面铺装和电动自行车棚的施工。施工进度达80%左右,预计全部工程能在11月底或12月初完工。”西街北小区现场施工负责人张波说。
据了解,该小区建设于2002年,现在由于空间狭小、规划滞后,导致“停车难”和“充电难”的问题日益突出,这也成为了该小区改造的重点内容。西街北小区居民黄亚清告诉记者:“小区以前规划的车位不是很多,停车高峰期大概要找个20多分钟,还不一定有车位。改造之后的比以前要好停很多,5分钟基本都能找得到,方便很多。”
此次改造与以往“一刀切”的模式不同,区住建局创新采用“一小区一策”模式,联合街道、社区及设计单位,通过入户调研、居民议事会等形式,充分听取民意,针对不同小区痛点制定个性化方案。
“每个小区的情况不太一样,老百姓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区住建局市政建设中心工作人员孙豪杰解释道,“前期,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走访等形式,充分征求各小区居民的改造意愿,采纳他们的建议来制定方案,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也会根据他们的反馈意见及时优化改造方案。”
区住建局对我区老旧小区的改造不仅着眼于解决“硬需求”,也注重提升居住的舒适度。在迎春小区,改造则更侧重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与绿化景观的升级。“我们路面改造已基本完成,现在新增加了‘海绵城市’的改造,下雨时,它们能像海绵一样吸水、蓄水,有效缓解小区内涝。”迎春小区改造施工现场施工负责人张吉亨表示,同时,我们对绿化带进行了升级改造,通过补种多种观赏植物,为居民休闲提供舒适的环境。
据悉,我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目前已全面开工,包括东城街道、西城街道范围内西街北小区、迎春小区等9个老旧小区,共83栋楼,总建筑面积近38万平方米,涉及2873户居民。改造内容主要包括排水改造、房屋外立面修缮、景观绿化、停车位改造、增设活动场所等,预计今年12月底全面完工。
“之后,我们老旧小区改造的方向也将更加多元化、精准化。考虑到老旧小区居民中老年人居多,改造工作也会向适老化倾斜,通过增设无障碍设施、开辟专属活动空间等举措,全方位提升人居环境,切实增强居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孙豪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