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黄岩中西部山区,永宁江流域,散落着20多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村落,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古村落的历史遗存也在慢慢销蚀,亟待保护和传承。大型新闻行动“一都三城·沿江行”,1月10日继续黄岩永宁江流域的探访。
乌岩头村坐落在宁溪镇的西北角,是一个历经了几百年风雨的静谧古村落,至今仍保留着110多间清代古建筑群。这里绿树环绕、溪水流淌,民风古朴,闲适安逸,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乌岩头村大学生村官陈超:“那像我们现在历史最为悠久的能够保存至今的房子大概是建在什么时间呢。那我们现在(保留至今)建造(时间最久)的话是在清朝中晚期的时候,那距今的话有两三百年的历史了。”
在大学生村官陈超的带领下,摄制组一行来到了其中一间有着200多年历史的老房子,这里住着一对老夫妻。
乌岩头村大学生村官陈超:“阿婆,在家吗。在的在的。饭吃了吗……”
这是一个老式的院落,木质结构的老房子,梁上筑着燕巢,门口贴着喜联。60岁的王小珠是这户人家的女主人,38年前她从外村嫁过来,就跟老伴陈耕海一直居住在这里,从没有离开过。
乌岩头村村民王小珠:“以前五六户住在这里。现在呢?现在就我一户住在这里。他们都去哪里了。他们买到外面去了也有,不买在外面的话,很多带孙子,在外面赚钱,都住外面了。”
守住历史、远离喧嚣,乌岩头村的历史积淀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文化探寻者,也让来自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和德国包豪斯大学的教授和学生们赞叹不已。
德国包豪斯大学欧洲城市研究所讲师菲利普:“这里保护的非常好,不仅保留了很好的自然景观,建筑,建筑的样式以及它的建造方式都很好的保留了下来。”
这群来自德国的客人可不仅仅是为了欣赏当地风光,他们是来给乌岩头老村改造出谋划策的。原来,乌岩头村目前已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培育村,为了让这个古村落重新焕发光彩,2015年,宁溪镇成立了乌岩头古村落保护小组,开展古村修复工作。
黄岩区农办主任戴庭曦:“那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想如何改善古村落的这个自我的造血机能。”
在黄岩,类似乌岩头这样具有历史沉淀的古老村落有20多个,它们大多分布在黄岩的中西部地区,这其中既有被列为中国传统文化村的富山乡半山村和屿头乡布袋坑村,也有和乌岩头一样被列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培育村的北洋镇潮济村。如何加强这些古村落的保护,使其不至于在历史长河中湮没,并得到传承、惠及后人,是当前迫切和现实的问题。
黄岩区农办主任戴庭曦:“我们保护了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国传统的民居,但是使这个传统的文化、传统的民居跟我们现代的生活相结合,来给后人留下一点东西,留下一些历史的文脉。”
然而,保护古村落仅靠政府的投入显然是不够的。于是,大家便各显神通。富山乡半山村就引入了“众筹”这个点子。50元可成为“荣誉村民”、10万元能认筹一座老房子,两个月时间,就有来自北京、广州、上海等十多个省市以及台州本地的一百多名网友参与了半山村的众筹项目。线上加线下,一共筹集到了40万的资金用于古村的保护与修缮。
黄岩区富山乡乡干部周恬:“它(众筹最主要的目的不是在于筹钱,而是起到一个引资的作用。就证明互联网其实是可以和乡村建设成功结合在一起的,也许观念改变才可以拓开一条新路。”
通过众筹,一些原先与半山村毫无关系的人,也成为半山的常客,有些甚至成了半山的荣誉村民,黄岩小伙儿袁野感慨,连他自己都没想到,当初参与众筹的500元钱,竟然连接起了他和半山村的这份情感。
众筹参与者袁野:“那现在再来半山有什么感觉。现在的话就感觉这里是第二个家。”
如今的半山村,在政府投入的同时,这笔众筹资金也在发挥着作用。按照目前的规划,除了修复老宅以外,还将完善村里的公共设施,目前咖啡馆、冰淇淋店等休闲项目也正在启动。2014年年底,半山村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古村落重新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