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文化黄岩  >  人文
钟灵毓秀永宁府 名贤踵继世家兴
2022年07月22日 10:54 来源:今日黄岩 【进入论坛】

  千年永宁,天赐之地,风物清峻、名贤踵继。

  自宋以来,这片土地上世家大族簇拥迭兴,有官至宰辅的翠屏杜氏,有赵宋皇室后人的西桥赵氏,有一门六进士的山亭左氏等。这些家族重视家风建设与传承,对后代言传身教,让家族历经几代而不衰。

  从这些世家中又走出无数名人大家,无不文采斐然,济世利群,灿耀史册,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才造就了云蒸霞蔚的橘乡文化。

  西桥赵氏礼乐诗书科甲第金枝玉叶帝王家

  时光犹如西江水,日夜奔流未曾歇,遥想八百年前的桥上街,长长的街道,酒肆菜馆林立,商号遍布,何等的繁华喧嚣。迁居于此的赵宋宗室子弟,又有怎样的风华气度?

  绍兴五年,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六世孙赵子英,被任命为黄岩县丞。于是,赵子英举家南迁至黄岩西桥(今西城街道桥上街),成为黄岩赵氏始迁祖。赵子英为官勤政爱民,深受当时黄岩百姓的爱戴。就这样,这个出身不凡的家族在黄岩扎下了根。

  赵氏子弟每代多有俊才,他们发奋读书,勤勉不辍,在南宋时期,一门出了二十多位进士,是黄岩科举中进士最多的家族。这也让西桥赵氏在百年间成为黄岩望族。

  而在西桥赵氏众多优秀子弟中,最为后人所知的当属赵伯澐与赵师渊。赵伯澐,生于南宋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系宋太祖七世孙,赵子英的第六个儿子。他曾任平江府长洲县(今苏州市)县丞,卒于南宋嘉定九年(公元1216年),享年62岁,赠通议大夫。

  关于他有两件事是大家所熟知的,一件就是2016年5月,赵伯澐墓抢救性发掘成功,让这位800年前的赵宋宗室子弟走入了人们的视野。墓中出土了大量文物,均为墓主穿戴之物,以丝绸为主要特点,涵盖了衣、裤、鞋、袜、帽等服饰,有绢、罗、纱、觳、绫、锦绸、刺绣等品种,犹如打开了一位南宋富家子的衣柜。这批丝绸服饰,被称为“宋服之冠”。

  另一件则是重建五洞桥了。据《嘉定赤城志》记载,庆元二年(1196年),家住孝友桥(五洞桥旧称)西桥上街的赵伯澐筹集资金重建了石拱桥。全桥用条石砌成,增设五个过水桥洞,被称作“五洞桥”。如今,五洞桥依然横跨在西江之上,赵伯澐像便伫立在桥边,这里已经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休闲之地。

  赵师渊的官途十分坎坷,绍熙五年(1194),他得到了右丞相赵汝愚的赏识,被举荐担任职事官。但次年,赵汝愚受到了韩侂胄的排挤,由此被贬谪,赵师渊也受到了影响,被罢免官职归家,闲置了十余年。

  赵师渊并未因此自暴自弃,相反这十来年,他一直潜心研习理学,之后复出担任温州通判,太常主簿,司农太常丞等职务。后来,在肃皇后安葬山陵一事上,他与当权者的意见相左,他便上疏请调为提举天台崇道观。不久后,赵师渊便病逝了。

  赵师渊官途虽不得志,但在做学问上,却深受他的老师——理学大师朱熹的看重。淳熙年间,朱熹驻节黄岩,受邀前往江北翠屏山讲学授徒,赵师渊也前去听讲。朱熹学识渊博,他发现史书中存在诸多谬误,便与弟子赵师渊一起在《资治通鉴》的基础上,结合《举历要》及胡安国《举要补遗》等书,删繁就简,更正谬误,编成《资治通览纲目》。

  翠屏杜氏家风清正出栋梁满门忠义贯日月

  朱熹说:“黄岩秀气在江北,江北秀气在翠屏。”自古以来,翠屏山一直是著名的文化胜地,樊川书院的琅琅书声,似乎至今还在山间回荡。

  翠屏之南的杜家村,受文气熏陶,杜氏子弟人才辈出,有台州第一位考中进士的杜垂象,有以孝行载入《宋史》的杜谊,有开创南湖学派的杜烨、杜知仁,有官至南宋右丞相兼枢密使的杜范,有抗元民族英雄杜浒,可谓满门贤能忠正之士。

  唐乾符年间,杜羔为避黄巢之乱,从河南迁居黄岩院桥柏岙,后来他的孙子杜袞又由柏岙迁至黄岩北城翠屏山南。杜袞将溪河称为“樊川”,住宅称为“杜曲”。此后,此地便被称作杜家村。

  杜范,字成之,号立斋,杜家村人。南宋嘉定元年(1208)进士,历官金坛县尉、婺州司法参军、监察御史等。淳祐四年(1244)十二月,官右丞相兼枢密使。淳祐五年(1245)四月二十一日,病逝于临安。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是千百年来多少读书人汲汲渴求的愿望,杜范自小聪慧,求学樊川书院,成绩优异,文采斐然。他通过科举入仕,几度宦海沉浮,一步步官至南宋右相,是台州千年历史官位最高者。

  杜范为人刚正不阿,忠心爱国;为官清正廉洁,关心民间疾苦,减轻役税,广修水利,大兴文教。他入庙堂三十载,家中田产未进一分,老屋更是简陋如初。

  不论朝堂如何诡谲多变,杜范始终坚守读书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初衷,一心为国为民。可惜天寿不永,杜范当上右丞相没多久就病逝了,终究没能实现“为万世开太平”这一宏愿。他去世时,临安城的百姓无不伤心恸哭,宋理宗赐谥号“清献”。

  杜浒,字贵卿,号梅壑,杜家村人,杜范之侄。历任县尉,宣教郎、兵部架阁文字,司农卿、广东提举、招讨副使、督府参谋等职。

  杜范的侄子杜浒继承杜氏之学,先人之志,任侠刚正。南宋德祐元年(1275),元军兵临临安城下,文天祥起兵勤王。时任县尉的杜浒,率四千勤王之师赴京靖难,追随文天祥左右,出生入死,成为其臂膀。

  祥兴二年(1279年),张世杰崖山海战兵败,南宋灭亡,杜浒被俘押送到五羊城(今广州),在狱中与文天祥相见,数日后逝世。文天祥万分悲痛,写下《哭杜贵卿》:“昔没贼中时,中夜间道归。辛苦救衰朽,微尔人尽非。高随海上槎,子岂无扁舟。白日照执袂,埋骨已经秋。”杜浒虽逝,但他的忠肝义胆,浩然正气长耀黄岩大地。

  山亭左氏嘉言懿行传乡里一门得中六进士

  山亭街的原址在黄岩区东城街道,东官河附近,近年因黄岩旧城改造而被拆除。尽管这条老街已经从黄岩地理位置上消失,但它永远存在于黄岩的历史长河中。从这条千年的街巷里走出了一批批具有深厚影响力的人物,也流传着一个个关于名人,关于家族的故事。

  相传北宋年间,左氏先人在这里垒石筑假山,又在山腰处修建了一座亭,在亭周边建了一座楼,题名“山亭馆”。在馆中招收弟子入学,称山亭书院,这条街也因此得名。

  故事中的左氏即黄岩左氏家族,曾居山亭街与丛桂坊,桂枝桥与祠山庙。左家最为出名的是北宋文学家左纬,他可是在中国文学史上都有名字的人物。

  左纬,字经臣,号委羽居士,北宋文学家。少时以诗文闻名台州。早岁从事举子业,后以为此不足为学,弃去,终身未仕。著有《委羽居士集》等。

  左纬与当时的黄岩县丞许景衡是知交好友,又与刘安上、周行己等人志趣相投,时常赋诗唱和。政和年间,他的诗作已名动朝野。左纬的诗重视“意理趣”,时人对他的诗集赞誉颇多。

  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黄裳为左纬的诗集《委羽居士集》作序:“自唐天宝之后,不闻此作矣。”理学家真德秀称赞其《避寇七诗》可与杜甫《七歌》媲美。人称“文如韩退之,诗如杜子美。”他的一首《春晓》:“池上柳依依,柳边人掩扉。蝶随花片落,燕拂水纹飞。试数交游看,方惊笑语稀。一年春又尽,倚杖对斜晖。”被收录于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宋诗鉴赏辞典》中。

  更令人称羡的是左纬的三个儿子与三个孙子在南宋初期均进士及第。一门六进士,在当时是何等的荣耀,为表彰这一事迹,朝廷赐建“丛桂坊”。左纬死后,右司谏陈公辅撰墓志,悼诗曰:“有德传乡里,无金遗子孙。”

  黄岩的世家大族,又何止赵、杜、左三家,更有以南宋台州十大儒之一车若水为代表的讴韶车氏;有以布衣爱国诗人、江湖派领袖戴复古为代表的南塘戴氏;以抗元民族英雄牟大昌为代表的茅畲牟氏……多如繁星,闪耀在黄岩历史的天空。

  王朝更迭,世事变迁。如今,那些名人雅士已经湮灭在时光中,但他们的事迹与精神却与他们所处的时代一起,定格在黄岩的历史影像中。时至今日,后人再去回顾这些或璀璨或悲壮或扼腕的事迹,依然会深受触动。而氏族的血脉也早已融入到黄岩的山水之中,世代相继,薪火不息!

  (转载自黄岩发布)

  

【作者】:  【编辑】:朱慧益
推荐阅读

高温,对于很多室内工作的人而言,或许只是一个数...【详细】

近日,北洋镇康山村的村民牟永胜,种的南瓜大丰收了...【详细】

在橘乡,“全民健身日”这天,城区的大街小巷也...【详细】

最新热点+更多
李跃旗在全市海洋强市建设暨数字经济高质...
省医保局调研组来黄调研医养结合工作
黄岩茭白入选省第三批名优土特产百品榜
黄岩茭白入选省第三批名优土特产百品榜
李跃旗在全市海洋强市建设暨数字经济高质...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抓好招大引强这件头等大事
沙埠—— 免费为燃气户“胶改金”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