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文化黄岩  >  人文
司厅巷:繁华落尽 多少故事在风里
2022年11月11日 11:33 来源:今日黄岩 【进入论坛】

  司厅巷坐落在黄岩城区中心,东延至双桂巷清献书院(黄岩中学前身),西接黄岩县儒学文庙(现孔庙),是黄岩作为千年古城的一个重要见证。

  司厅巷巷名怎么来?据《四厅陈氏宗谱》载,宋代陈族祖先陈容,由柔桥迁至当时的“里仁坊”,并出资兴建了“花”“月”“书”“礼”四个厅。四厅中,“花厅”为宴请朋友的场所,“月厅”是吟诗作画的去处,“书厅”是教子孙读经史的处所,“礼厅”是致祭祀、习仪礼的地方。由此,巷名命名为“四厅巷”。又因讳言“四”字,而“司”与“四”谐音,“司”含有“官吏”之意,寓意子孙世代为官,于是改称“司厅巷”。

  在这里,时光沉淀下来

  走进司厅巷,一幢幢晚清、民国时期的建筑保存完好,牟育故居、王德泰故居、朱谦故居……这些名人故居收藏着时间的痕迹,倾诉着历史长河中发生的故事,也见证着司厅巷的岁月变迁。

  台门窗棂、青砖黑瓦、雕梁画栋……司厅巷32号牟育故居,是司厅巷现有宅院中历史最久、保存较为完整的民居之一,其台门颇有特色。其主人牟育,系清光绪元年(1875)举人,任北京咸安宫教习,专教八旗子弟。光绪十八年(1892)中进士,曾任四川蓬溪、新都知县。此宅后部分卖给洪陆东,又称洪宅。洪陆东(1893—1976)曾任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政务次长兼代部长,赴台后任东吴大学教授。

  司厅巷20号王德泰故居,是司厅巷中现存传统民居中院落形式保存最为完整、建筑规模最大、木雕砖雕最为精美的宅院,尤以柱头斗拱极具特色。从清代中晚期起,王德泰在司厅巷东侧逐步建起一座横贯街巷南北的宏大住宅。王德泰也是清末民国经营布业、绸缎、呢绒的商贾店号。曾在大街开设商号“王德泰布店”,在寺后巷开有大当铺。更难能可贵的是,在院内目前存有一副体现儒家精神的对联:“德树心田家常种福,春浮学圃人尽锄经”,横批为“和气致祥”。王德泰以儒学价值观来经商治家,且颇有所成。

  司厅巷22号朱谦故居,此宅院落关系较为完整,建筑规模较大。整个院落有两透,且不在同一轴线上。其原主人朱谦,清光绪十一年(1885)的举人,任河北定远知县,直隶州同知,辛亥革命后选任浙江省议会副议长,是晚清时黄岩名人。

  午后,走进朱谦故居,映入眼帘的是满目的绿植,石榴树、绣球、白玉兰……顺着过道走近,一阵香气扑鼻而来,只见林冬香老人正坐在院子里,一边拿着针线在缝补衣服,一边照看着炉火。

  “天气凉了,炖一碗老鸭汁补补身体。”林冬香老人说。今年已有90多岁的她,在朱谦故居生活了70余年,她指了指身后的房间,十余平的房间有上下2层,她和老伴俩人住在这也略显逼仄。院子里的其他房间和她家的房间相差无几,“年轻人有的在外买了房子,有的在外租房子住。”林冬香老人说,“以前这个院子住了12户人家,后来陆陆续续地搬走了,如今只留下五六户还住在这。”

  除了空间上的局限,“生活在这还是挺方便的,早上走到百货公司边上买点瓜果蔬菜,傍晚散步到孔庙听别人唱唱戏、跳跳舞。”林冬香老人说。

  老人的一天,恬淡、舒适。老巷,老屋,老人……时间仿佛在故居里慢了下来。

  司厅巷的名人故居,曾经繁华一时,而今褪去繁华,来往的人们在这里可以感受古建筑之美,寻找闹市中那份悠远的宁静。

  在这里,商铺更新迭代

  与名人故居的宁静不同,司厅巷巷道宽约2米,两侧商铺林立,衣服店、包店、修鞋店、裁缝店……这里汽车开不进去,只有来来往往的顾客,和偶尔在狭小的巷子里穿梭过的电瓶车。

  林冬香老人回忆,1955年,黄岩电影院在司厅巷建成,在当年看电影可是一件“时髦”的事情,“当时短片电影票价5分、1角,长片电影票价1角5分,一晚三场常常满场。”林冬香老人说,在她的印象里,影院可谓一票难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黄岩电影院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后来,也有电影院、三江超市在此经营,由于各种原因,相继关门。曾经的电影院、三江超市而今只留存在不少黄岩人的记忆中。

  如今,在司厅巷的中段,有几家修鞋店,店里摆满了修鞋用的工具,剪刀、老虎钳等。经营了25年之久的修鞋店店主陈金炳正在打理鞋子。“时代在发展,现在人们对舒适度有了更高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运动鞋。”陈金炳说,“修鞋的生意已经大不如前了。”

  时代变了,修鞋的人越来越少了,修鞋匠的生意日趋清淡。对于小巷中的修鞋匠来说,修鞋不仅仅是一门吃饭的手艺,更是一生的事业,那一代人的长情支撑他们一直到现在仍在坚持。

  离修鞋店不远,太阳花服装店店主周妍如经营着一家女装店,从业已有十余年的她见证了司厅巷这些年的辉煌和没落。

  “早在10年前,这条小巷人来人往很是热闹,特别是节假日更是人挤人,有时连电瓶车都开不过去。”周妍如说,后来天长路、劳动路实行单向通行后,这条小巷的人流量逐渐减少。

  “近几年,这条小巷的人流量更少了。”人流量减少了,随之而来的房租的降价,“对于我们做生意的人来说,虽然成本低了,但人流量少了,生意也就不好做了。”周妍如说,如今,老顾客是她店里主要的顾客来源,“现在实体店不好开。”一句话道出了现在的市场行情,于是,她常常在朋友圈分享日常穿搭,以此来吸引新的客源。

  而今,司厅巷的东段则是更加冷清,很多店铺处于闲置状态,来这的顾客更是寥寥无几,只有外卖员骑着电瓶车穿梭在小巷中,匆忙地下车到店里取餐,又匆忙地骑车离开。

  在这里,金冰冰经营着一家炒饭外卖餐馆。在他的店里,只有一两张桌子可供食客就餐。“偶尔会有边上建筑工地的工人会来店里就餐,其他的大多是外卖。”金冰冰说,“这里房租比较便宜,又位于老城区,很多顾客能通过外卖平台点到这里的外卖。”

  一年前,他看中了小巷里的店面,并把他租了下来。在他看来,现在年轻人上班已经很累了,而外卖无论寒来暑往都有人送上楼,他们乐意吃外卖胜过出门外食,是个商机。于是,成本低、好上手、压力小的外卖餐馆,成为他创业的一种选择。“特别冷和特别热的时候是外卖的旺季。”金冰冰说。

  司厅巷的店铺更新迭代,用与时俱进的全新姿态,傲立于小巷中,继续为市民的生活提供便捷。

  在这里,小吃有滋有味

  泡虾、章鱼小丸子、臭豆腐、藕粉、炒土豆……电影院前的美食一条街在“80后”“90后”的心中有着独一份的记忆。

  “这条街往东以前有个老黄中,放学了不少学生都来这里买吃的,加上逛街的人,那时候这条街真的是很热闹。”陈金炳说。人流量多了,越来越多的小摊小贩来此卖小吃,渐渐地,这里成了远近有名的美食一条街。

  后来,我区开展“流动摊贩”集中整治,这里的小摊小贩就慢慢地搬离了。

  在司厅巷中段,有一家开了16年的炒土豆摊,叫阿婆炒土豆,在她的小摊上,除了炒土豆,还有茶叶蛋、洋菜糕。摊主杨香娇说,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夏日限定”洋菜糕,她家的洋菜糕一年四季都有。

  不少人来到司厅巷逛街,总会在她这里驻足,有时来一份炒土豆,有时喝一杯洋菜糕。“不少人特地过来买,大概是她们小的时候吃过,觉得好吃再来的吧!”杨香娇说。

  “味道老实赞!”在司厅巷西段,在一家名叫大名府特色油炸店,来自椒江的王女士一边吃着油炸一边赞不绝口。王女士告诉记者,她们一行人特地从椒江开车过来就为了这一口美味。

  这个占地面积不大的油炸店,拥有着来自各个年龄段的忠实顾客。店主邱孔鸣凭借娴熟的技术,把炸串往油锅里一放,几秒钟香喷喷的油炸就出炉了。油炸前面放着三盆酱料,顾客可以自行挑选喜欢的酱料。“每一种酱料都是自己调制,配方也在不断地更新中。”邱孔鸣说。

  邱孔鸣介绍,这家店经营了30多年,是从他母亲的手中接过来的,最开始,他的母亲在司厅巷巷口摆了一张桌子,支了一口锅,卖起了油炸。后来,生意越来越好,她就把小摊搬回自己家,在家里开起了油炸店。

  “小时候特别喜欢水浒传,水浒传里有叫大名府的,觉得这名字不错,就把店的名字取作大名府。”邱孔鸣说,有了店面,店里的油炸种类从几种发展到如今的几十种,“最推荐的是响铃、年糕、鸡爪、菜花、螺蛳肉,这些也是很多顾客来了必点的油炸。”

  每天凌晨四五点,大名府的厨房就开始忙碌起来了,洗菜、穿串……“我们店里百分之八九十的串都是用新鲜食材自己腌制、自己串的,这样味道更好。”邱孔鸣说。在他看来,精益求精,才能赢得更多人喜欢。

  如今,大名府油炸,阿婆炒土豆……这些也成为了吃货心中不可错过的司厅巷美食。

【作者】: 记者 周丹艳 【编辑】:朱慧益
推荐阅读

高温,对于很多室内工作的人而言,或许只是一个数...【详细】

近日,北洋镇康山村的村民牟永胜,种的南瓜大丰收了...【详细】

在橘乡,“全民健身日”这天,城区的大街小巷也...【详细】

最新热点+更多
宏鑫科技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头陀:院地合作助茭白产业“绿色升级”
屿头:抱团发展促民宿产业转型升级
农田里的新质生产力—— 无人机飞防技术...
公元股份获评浙江民营企业社会责任领先企业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抓好招大引强这件头等大事
纪念浙东浙南部队会师76周年 上郑:传承...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