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背景
2021年8月30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要求大幅压减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在“双减”实施后本校900份家校问卷调查中,98%的家长和83%的教师担忧孩子的学习效果。东城街道中心小学以本校独具特色的“走进经典”阅读活动为载体,创新设计充满趣味的游考情境,在沉浸式游戏体验的过程中,有效探索出“双减”背景下考试评价管理新路径。
二、解决问题的特色做法与经验
(一)“一班一策”设计游考海报。学校各班级组织学生根据课程内容,结合兴趣爱好,精心设计游考海报。一张张由学生亲手设计的精巧海报,颜色绚丽多姿,承载着孩子们的无限憧憬;内容百花齐放,既涵盖了语文、数学、综合实践等科目元素,又详细阐述了趣味游戏规则。各班老师将自己推荐的好书内容,融入到海报的规则说明中。每当学生停驻,浏览海报上的内容时,既能清楚游戏规则,又能在无形中触碰“经典”。
(二)“因材施教”开展游考活动。首届趣味游考分经典诗词、动手实践和趣味游戏三大项目,在保障游考评价有效性的同时,兼顾游戏的趣味性。1.经典诗词类。“三百六十五夜,夜夜吟诗对句”“小水精点字成”“安徒生邀请你背古诗”……一个个古诗词的趣味问答游戏,让三年级的学生们兴致盎然地讨论着。他们互相交流分享着通关的秘诀。二年级的学生们,或跟随着“洋葱头”在古诗词的海洋里历险;或思考着“小狐狸”给出九宫格说出诗句。一年级的学生在一(1)班游考点抽中了《锄禾》,正在兴致勃勃地背诵。2.动手实践类。学校特设了“劳动游考项目”,让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劳动能力方面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谁会系鞋带?”二(7)班考点前,数十双手齐刷刷举起来。随后,在小考官们一声令下,纷纷蹲在地上开始“秀”起来。别看咱们一年级的孩子们年纪小,但是自己穿衣服的速度可不含糊!3.趣味游戏类。各年级段设置了许多有趣的游戏项目。让孩子们在学习之余更好地放松身心。“海底捞月”“智慧七巧板”“巧运乒乓球”等项目,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我本来以为游考只有学科考试,没想到有这么多游戏。我最喜欢‘海底捞月’,我一口气夹了二十多颗弹珠呢!”三(8)班的郑雅淇说。整个上午,孩子们或诵、或跳,纷纷争做游考小达人,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三、问题解决的成效与社会影响
(一)减轻学生负担,实现寓教于乐。在试着无纸笔趣味游考活动中,学校结合教学实际大胆创新,把各学科知识和综合素养融合到闯关游戏中,对孩子的各项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有效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进来,在寓教于乐中激发学习兴趣、减轻学业负担、提升综合素养。
(二)缓解家长焦虑,赢得社会认可。无纸笔趣味游考活动让家长感受到孩子在成长中的快乐,缓解了分数、排名不可知所带来的焦虑,坚定了对“双减”的支持和学习教育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