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新闻在线  >  外媒看黄岩
黄岩沙滩村的变与不变,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2023年08月29日 16:40 来源:今日黄岩 【进入论坛】

  黄岩区屿头乡沙滩村,村庄虽小,名气却很大。前些年,沙滩村因异地重建新村,原有的老街、老屋逐渐破败,成为萧条的“空心村”。得益于“千万工程”的推进,沙滩村抓住机遇,在同济大学杨贵庆教授团队的指导下,实现了村庄的美丽蝶变,不仅成为当地的“网红村”,更是入选浙江省首批未来乡村试点、中国村庄发展研究的十个浙江样本之一,甚至还曾作为“净零碳乡村建设”的分析案例,登上过联合国人居大会的报告封面。

  2013年启动“美丽乡村”建设

  开启与同济大学的十年牵手

  8月11日,与往年的暑假一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贵庆带着自己的研究生团队来到屿头乡开展调研活动。79岁的沙滩村村民王梅琴来不及穿鞋,赶忙迎接。老友相逢,格外亲切。

  位于长潭水库上游的沙滩村,是一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村落。然而,十几年前,因为沙滩村异地重建新村,原有的老街、老屋逐渐破败,成为萧条的空心村。2013年,当地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希望能让古村落重焕新生。黄岩区屿头乡党委书记李啸鹏说,“当时村里也请了当地的设计院做了一个规划。但大家对这个规划议论纷纷。”

  这个规划也被当时正在同济大学学习的屿头乡乡干部带到了同济大学杨贵庆教授的面前。回忆起当时看到的这份规划,杨教授仍记忆深刻。“我认为这份规划在理解地方文化,彰显文化特点,以及围绕民生需求方面存在偏差。比如说,他的规划要彰显太尉殿道教文化,他把村庄的很多民宅都一拆而空,形成一个很大的广场,所谓太极图的广场。这样的大广场建设,根本改变传统村落肌理的做法,让我们非常担心,也非常揪心。”

  保留村落原来肌理

  赋予建筑新的功能

  在对沙滩村完成详尽细致的调研之后,杨贵庆团队把村庄改造的第一步放在了厕所这件小事上。沙滩村的社戏广场,是村民们平时休闲散步的主要场所。古樟荫护,幽静典雅。而在十多年前,这里除了村民的住房,还有成片的露天粪坑和猪圈。沙滩村村民王梅琴说,“当时房子没拆,后面都是粪坑和猪栏。樟树旁边都是厕所,十几个集中在一起,臭味很大。”

  不过,改变现状,并非易事。不少村民对于广场的改造表示反对,这其中就包括了村民王梅琴。广场改造后的公共厕所就设在她家的后门,王梅琴自然不答应。“厕所就建在我家厨房隔壁,我怎么能同意。”

  为了让村民们能接受改造,沙滩村村两委班子商定,在当地政府提供征地费用的基础上,再拿出一笔资金用于补贴村民。沙滩村党支部副书记杨建军说,“村民拆旧房建新房,村里本来每间地基要收4万,那么当时只要交2万就够了,村里让利2万。”

  记者注意到,经过改造后的公厕石头砌墙,掩映在茂密的竹子之间。厕所内部整洁明亮,用来洗手的水槽也是采用当地村民曾经用来喂猪的石槽,别具一番风味。而在改造的过程中,杨贵庆教授也及时听取了王桂梅的意见,对厕所围墙的高度进行了加高。

  随时听取群众意见,及时调整施工方案。杨贵庆教授团队与村民们的关系也在一次又一次的“不打不相识”中越来越融洽。

  如果说刚开始的“厕所革命”改变了村民们过往的卫生习惯,提升了村庄的总体面貌。那么,随着改造的深入,通过对整个老街的历史建筑进行改造和功能注入,让过去的历史建筑重新焕发了新的生机。

  老街上的民宿“粮宿”,由原先废弃的粮站改造而成。尽管外表还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原来的模样,但通过适用技术的植入,粮库内部的结构已经完全符合现代化的需求。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王艺铮说,“原来粮站室内高度是比较高的,所以我们利用了这一点,在室内做了一个复式的格局,比较符合当下对于高端民宿市场口味的改造。”

  此外,王艺铮告诉记者,目前“粮宿”使用的外墙涂料是国际最新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建筑物潮湿和发霉等问题,进一步满足了当下的居住需求。“新涂料用在我们的石材上,一方面能保证它的外观保持传统的风貌。另一方面也能起到防潮和除霉的效果。”

  在改造时,沙滩村并不是简单地拆旧建新,而是在尽量保留村庄原来肌理以及建筑原本风貌的基础上,再赋予其新的功能。废弃的粮站变身成为民宿,废弃的兽医站成了游客服务中心,废弃的乡公所成了高端酒店。变与不变之间,村子的历史和记忆被很好地保留了下来。在游客们看来,“其他地方都是新建的,这里更有味道一点。”而在杨贵庆教授眼中,“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的风貌建筑,能够统一协调起来。这种多样性,这种老街的空间叙事性,风貌的协调性,就是历史的年轮。”

  从“空心村”到“网红村”

  沙滩村人气越来越旺

  斑驳的石墙诉说着岁月,记忆在建筑中凝结流转。在沙滩村,乡愁开始“看得见,摸得着”。而这也让沙滩村成为村民们回得去,也留得下的故乡。2016年,多年在外经商的村民苏学丽回到沙滩村老街,成为老街三径书屋的一名工作人员。“2020年前后,老邻居们都陆续开始翻新村里的老房子,今年已经有好几家都住进去了。”

  吸引而来的不只是当地村民。随着沙滩村在网络上的走红,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村里的民宿时常爆满。“粮宿”民宿的工作人员赵林方告诉记者,“今年特别好,周六周日都满了,都需要提早好几个星期预定。”

  一些商户从中嗅到了商机,也纷纷开始入驻。2020年的12月,外乡人杨仁荷将自家的馒头铺搬到了沙滩村老街。现在,馒头铺每天的销量在7000个左右。“对我们的产品宣传带动比较大,每年销量增长30%肯定是有的。”

  沙滩村十多年来的变化正在以一种肉眼可见的美好发生着。

  沙滩村的下一个十年、二十年又将以一个怎样的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

  黄岩区屿头乡党委书记李啸鹏表示,随着古村落的开发,接下来开元芳草地的亲子度假酒店就将落户在沙滩村乡村振兴学院二期的范围之内。“希望通过工商资本的引入,来带动整个屿头片区文旅产业的发展,来促进乡村的共富。”

  而作为沙滩村的总规划师,杨贵庆则认为,未来一方面通过临近的东坞自然村的改造,和沙滩村形成功能上的互补,从而使得临近的村庄形成资源的合力。另一方面可以在当地开展关于“低碳”,甚至“零碳”的技术植入。“这都将是我们沙滩村面对发展的一种命题,也是挑战。”

  转载自《台州深观察》

  

【作者】:  【编辑】:朱慧益
推荐阅读

高温,对于很多室内工作的人而言,或许只是一个数...【详细】

近日,北洋镇康山村的村民牟永胜,种的南瓜大丰收了...【详细】

在橘乡,“全民健身日”这天,城区的大街小巷也...【详细】

最新热点+更多
黄岩邮政管理局揭牌成立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我区机关单位面向社...
区政协十五届八次常委会会议召开
共谋乡村振兴 同筑共富之路 第五届中国乡...
张建新进代表联络站开展主题活动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让文化历久弥新,怎么解题? ——学习贯...
黄岩: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