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新闻在线  >  健康黄岩
蘑菇中毒高发 切勿采摘食用
2023年09月01日 10:26 来源:今日黄岩 【进入论坛】

  蘑菇因为味道鲜美,是不少家庭餐桌上的常客。然而,近年来,关于误食野外采摘的毒蘑菇引起食物中毒的事件却屡见不鲜。近日,记者从区疾控中心了解到,今年8月份以来,我区已报告因误食有毒蘑菇引发的食源性疾病病例10余例,其中以家庭为单位的聚集性食源性疾病事件2起。区疾控中心提醒市民: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最佳办法是“不采、不买、不吃野蘑菇”。

  8月以来,我区发生多起误食毒蘑菇案例

  一般每年6月至10月,天气比较闷热,雨水又比较充足,野生毒蘑菇进入生长旺盛期,也是我国野生毒蘑菇中毒高发季节。“像我们浙江的话,今年雨水主要集中在7月至8月,所以最近发生因误食野生毒蘑菇中毒的事件较多。”区疾控中心卫生监测科工作人员沈淼告诉记者,毒蘑菇又称毒菌或毒蕈,属真菌植物,误采、误食后可引起急性中毒,季节性发病,常有家庭聚集和群体发病的特点。

  据了解,毒蘑菇中毒已成我国食源性疾病中病死率最高的一类急症,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多数患者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为始发表现,随后可能产生不同的靶器官损害,甚至会出现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近阶段,我区已报告因误食有毒蘑菇引发的食源性疾病病例10余例,其中以家庭为单位的聚集性食源性疾病事件2起。其中富山乡的一起,一家8口因食用野生蘑菇中毒。我们在进行流调时了解到,蘑菇是这家的老人当天从山上采摘的。这家人在食用烹制蘑菇2小时后,8名家庭成员出现恶心、呕吐和腹泻等症状,随后被送到了宁溪中心卫生院就诊,再后来又转诊到了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救治,经抽血化验,补液治疗,现已康复。”沈淼介绍,“由于当时没有剩余的蘑菇样品,我们从这家人拍摄的照片进行鉴定是无毒的鸡枞菌,但无法排除有其它毒蘑菇混在里面的可能,再根据发病时间和表现,我们判断为有毒蘑菇中毒。”

  颜色鲜艳并非判断蘑菇是否有毒的唯一标准

  “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去年网上流行的这首歌曲,这首歌形象地描写了吃蘑菇中毒的景象。红伞伞加白杆杆,是很多人心中的能致命的毒蘑菇的经典形象。然而,颜色鲜艳与否并非判断蘑菇是否有毒的唯一标准,许多颜色普通的蘑菇也有可能含有剧毒。

  “浙江省内的毒蘑菇种类繁多,形态颜色各异,其中超过一半的毒蘑菇都是外貌平平无奇,看似人畜无害的。比如亚稀褶红菇,这种蘑菇多在野外生长,菌盖表面多为灰白色、浅灰色,菌褶厚、呈白色,菌柄粗短多为污白色,看着平平无奇,但它的毒性很强,主要引起横纹肌溶解型症状。”沈淼说,很多人都会把亚稀褶红菇(剧毒)和稀褶红菇(可食用),日本红菇(有毒)和短柄红菇(可食用)搞混淆,主要是这几种蘑菇从外观上看十分相似很难区分,往往需要专业人员结合显微镜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手段才能进行准确鉴别。此外,像青褶伞、日本红菇、鹅膏等都是我们浙江这边较多出现的剧毒菌类。

  “像我们上面所说的富山乡这一家子,据患者介绍,家里的老人是具有一定的采蘑菇经验的,但从结果来看,毒蘑菇最终还是骗过了老人的眼睛。所以,我们不能以‘貌’辨之。”沈淼提醒,预防毒蘑菇中毒,降低死亡率的最佳选择是:不采、不买、不食用野蘑菇。

  毒蘑菇中毒怎么自救

  据了解,不同种类的毒蘑菇所含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症状也不同。毒蘑菇中毒的症状类型主要有胃肠炎型、急性肝损伤型、急性肾损伤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光敏皮炎型、横纹肌溶解型等几类。

  “目前,我们这边较常见的是胃肠炎类型的,不过前几年也出现过几例肝损害型的,这类是比较凶险的,当时这名患者是误食鹅膏类毒蘑菇导致的。”沈淼提醒,肝脏损害型早期常表现为胃肠炎症状,且有假愈期,很容易让人掉以轻心,一旦出现内脏损害,死亡率极高。

  有市民问,野生毒蘑菇通过高温加热、蒸煮是不是就没有毒性了?

  “这是一个错误的认知,高温加热、彻底煮熟可以预防绝大多数由细菌、寄生虫等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但是对于毒蘑菇中毒来说,是由于真菌毒素引起的,许多毒素的化学结构相当稳定,比如鹅膏毒素,就算高温或油炸都不能将其破坏,所以说如果野生蘑菇中混有毒蘑菇,这种方法是不能避免中毒的。”沈淼告知。

  那我们生活中如果误食了毒蘑菇该怎么办呢?

  沈淼告诉记者:“如果食用了自行采摘或来源不明的蘑菇后身体出现了不适症状,应立即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并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并尽快前往医院就医。就医时明确告知野生蘑菇食用史,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或图片供医生参考。”

【作者】: 记者 胡雨韵 【编辑】:朱慧益
推荐阅读

高温,对于很多室内工作的人而言,或许只是一个数...【详细】

近日,北洋镇康山村的村民牟永胜,种的南瓜大丰收了...【详细】

在橘乡,“全民健身日”这天,城区的大街小巷也...【详细】

最新热点+更多
顶格标准 真格举措 满格状态 全区平安护航...
包顺富在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
中国曲协“送欢笑到基层”走进黄岩专场演...
区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
市人大检查组来我区开展 《浙江省民营企业...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以“永宁风范”涵养文明之风 ——学习贯...
黄岩探索积极心理学参与县域治理模式 在...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