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民企建设是清廉黄岩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塑料模具是我区的支柱产业,智能模具小镇聚集了我区模塑产业大批优秀企业。一直以来,区工商联以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政商关系为重点,发挥区纪委、黄岩经开集团等多元主体共联、共督、共商、共享优势,以打造清风模具小镇为抓手,培育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清廉民营企业阵地,营造民营经济发展良好生态,助推全区清廉民企建设。
目前,我区已成功创建清廉民企品牌30个,其中,公元塑业集团有限公司获评浙江省清廉建设成绩突出单位,精诚时代集团获评清廉台州建设先进集体,标力建设集团等9家企业获评台州市工商联系统清廉民企示范企业,各地形成了争创清廉民企建设标杆企业的浓厚氛围。
强化精准监督
政商关系“亲”上加“清”
“政策申报是否零跑腿?项目前置是否打包审批?政府服务是否到位?有无发生吃拿卡要问题……”近日,黄岩智能模具小镇监察工作联络站廉情观察员来到精诚时代集团,了解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征集问题线索,开展廉洁谈话,推动企业清廉文化建设。
设立模具小镇廉情监察联络站是我区持续深化清廉民企建设工作的一个生动实践。小镇内137家企业全部设立了廉情监察联络站,由区纪委监委、区工商联、黄岩经开集团纪委和新前街道纪工委相关负责人担任廉情观察员,建立信息直报、定期分析、跟踪问效等机制,精准掌握企业对惠企政策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执行、领导干部主动帮扶企业等营商环境的评价。同时,建立“企业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社会评价”工作机制,以“小切口”“项目化”形式,开展“您点我督”专项行动,督促职能部门解决企业“急难愁盼”事。今年以来,通过“您点我督”问卷采集“点单”建议100余条。
为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区工商联还打造了清风会客厅、驻企服务日、政企恳谈会、同心协商议事会、涉企服务“清廉窗口”等服务平台,加强党政机关与民营企业的沟通联络,持续创优营商环境,确保矛盾不出镇、惠企政策一贯到底。在小镇内组建黄岩模具(塑料)产业大脑,归集14个部门、6个第三方平台、约2600家模具企业数据,贯通塑模数据链体系,服务用户1.3万余人。目前,涉企服务“清廉窗口”为小镇内企业提供532项政务服务事项和18项一件事办理服务,今年上半年累计办结2351件。
“廉”盟共建发力
助企合规发展提速度
从治罪到治理,从治标到治本,是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关键。
在模具小镇,助企合规发展工作,已逐渐从“抓末端、治已病”转向“抓前端、治未病”。区工商联联合公检法司等部门建立企业合规协同工作机制,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持续推进“千所联千会”机制及“共享法庭”调解服务,推进企业合规刑事诉讼全流程适用,并有效辐射涉企案件行刑衔接、推动行业治理等工作。
区工商联以模具行业为试点,设立反腐联盟污点员工信息库,制定黄岩模具行业行规行约,签订黄岩模具行业人才自律倡议书、上下游产业链清廉共建协议书,通过教育共办、制度共建、监督共享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廉洁共建模式,实现全链互相监督、共同履约,杜绝模具企业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推动我区各个行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为激发清廉民企建设“驱动力”,区工商联还联合浙商证券、黄岩农商行与黄岩模具协会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建立100亿“清廉贷”专项基金,向优质清廉企业和清廉商会提供信贷产品,目前已授信约35亿元。此外,区工商联联合黄岩人民法院首创企业财产保全信用评估机制,综合“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结果、纳税额、规上企业综合评价结果等指标及涉诉、失信情况,确定为资信优良清廉民企的,法院可不予财产保全。
培育标杆企业
清廉示范多点开花
清廉既是凝聚力,也是生产力。
“我承诺:不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挪用公司财物,提高廉洁意识……”近日,公元塑业集团有限公司组织重点岗位干部员工岗前廉洁承诺活动,现场签订了廉洁从业承诺书。
走进该企业,随处可见“清正在德,廉洁在志”“俭以养德,廉以立身”等廉洁宣传标语。该企业还建立廉情检察网站,推送廉政故事、文章,广泛开展廉洁文化宣教活动,运用书画、摄影、读书、讲座等形式,打造“阳光公元”线上线下示范型廉洁文化阵地,持续加深企业员工诚信守法经营理念,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廉洁从业氛围。
公元塑业集团是区工商联打造示范型民营企业廉洁文化阵地的缩影,区工商联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诚信守法建设等方面引导该企业开展清廉建设标杆企业培育创建活动。在区工商联的推动下,小镇内重点骨干企业、特色园区企业实施“一企一品牌”策略,将清廉元素融入到企业经营管理中,为全面推开“清廉民企”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功,打造了“阳光公元”“清廉誉隆”等示范型廉洁文化阵地13个,推出正面事迹15例,身边反面腐败典型3例,举办各类廉洁培训300余场次,参与者达到2万余人次。
近年来,区工商联首创小镇民企“三四六”原则,即企业员工“三不”守则、企业经营“四不”准则、合规经营“六不为”原则,并制定清廉民企建设“政府十不准”清单、“企业十不为”清单,以制度保障清廉民营企业建设,厘清政商交往底线,营造亲清营商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