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文化黄岩  >  人文
禅道演变千年梦,洞天福地凌太虚 ——委羽山之佛迹仙踪
2024年06月28日 16:17 来源:今日黄岩 【进入论坛】

  “伊上古之龟兹兮,挺奇拔于东溟。匪六鳌之共戴兮,寔蛟龙之所经。慨沧桑之屡变兮,填斥卤而为町。籍神明之护持兮,为玄圣之福庭。疑结根于泰华兮,讵直指于匡衡頫兮。如伏龟蹲虎昂兮,若舞凤翔鸾。长林郁郁兮,绮云昼布。幽涧泠泠兮,琅风夜寒。美哉山川灵秀。允哉宇宙奇观……”明代胡昌贤的《委羽山赋》一文,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以神来之笔描绘委羽山的地理风貌,以华丽的辞赋歌咏洞天福地历史传承,回气荡肠,令人神往。

  委羽山,在黄岩县南五里,远看如龟静卧,故名翠龟,又名龟兹,相传轩辕氏曾藏丹于此。周代刘奉林在此修道,丹成,控鹤上升,坠大翮于山椒,故又称委羽。李八百、赵伯玄,西灵子都、司马季主等数十名大德都于此成道,名垂史册。

  在黄岩,委羽山可谓家喻户晓,只因有个大有空明洞,道教第二洞天。近年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为期五年的委羽山文化遗址修复工程即将完工,大有宫更是名声鹊起,门庭若市。

  笔者曾几度拜访大有宫,探索这座神秘的道教洞天。今,又为探寻东源寺,再次来到委羽山下。

  到委羽街已临近巳时。那座“第二洞天”的牌坊还孤立在街口。往西,民房已拆迁,道路也已拓宽。径直来到山门外,迎仙桥的桥洞已填实,桥面几乎与路面平。重檐歇山式碑亭里,黑色大理石石碑迎门而立,书法家陈文天的书法“大有空明”四字灵动娟秀又不乏大气。背面《重修委羽山大有宫碑》介绍了大有宫第二洞天的来由,历史上的辉煌,历代高道辈出,观内所藏文物,以及史上诸多文人雅士为道观增光添彩的事迹。直至现在,“欣逢盛世,文化复兴,吾邑重修宫观。乙未年迁徙宫内居民;丁酉元月列为省文保;戊戌夏月始建委羽山道教文化园;己亥秋月议修葺事,承省文物局核准,庚子腊月始修缮,计1080万元;辛丑岁末成洞天福地,又为邑之仙都矣。壬寅秋勒石以记。黄岩柯善辉撰文。”柯善辉乃黄岩政协前任主席,任内竭力倡导黄岩传统历史文化的发掘与研究,为黄岩的文化复兴呕心沥血,功不可没。

  单檐式平房老台门仍然伫立在古柏树群下。门前东圆西方两口水池已恢复原样;“龙”“虎”两个大字如守护神般,盘踞大门左右,“大有宫”之匾额不起眼地挂在廊檐下。

  入内为一小院,正面一幢建筑,古韵十足,以前斑驳的墙面今被粉刷一新。墙面上“委羽仙踪”四字,很显沧桑,也略带仙气。墙上方的古砖雕还保持完好,左右两条巨龙腾云驾雾,怒目喷水,栩栩如生中书“九天应元府”,古隶笔法苍劲有力,障显岁月痕迹。

  墙脚有1982年黄岩县政府立的文保单位石碑。

  东头墙脚边一口方井,那就是著名的“瑞井”了。“此处原生一琪树,垂条如弱柳。其子一年者青,二年者碧,三年者红。析之有纹彩,焚之有异香。不同凡类,神奇非常。后为风雷所拔,世间再无此种。王珏念此地产异木,其下必有异特,遂挖之,得方石无数,并有泉水涌出,清冽甘美,再凿而成井。”宋代临海人,国子博士王珏亲作的《瑞井记》如是记录。上次来时我曾见井壁青苔苍苍,井水澹澹,而今井口被尼龙绳结网保护着,不见内貌。

  穿过九天应元府,里面是一个四合院。记忆中的破旧建筑,今日已然修缮一新。正殿为灵霄宝殿,两厢房是管理房与寮房,晚清风格的建筑不像道观,有点佛殿的味道。唯陈斗满先生写的“无量寿”三字草书大字,让人感觉有点道意。

  大殿里正在做法事,原来今天是腊月十五,道长们身穿印有太极图的黄色礼服在唱诵经文。中间主法道长身着紫色道袍,跪拜在玉帝像前。但听唱腔平和,悦耳动听,乐器齐奏,气氛肃穆。第一次现场观摩道教的法事,倍感新鲜。

  殿堂门口悬一铜镛,为复制品,原件已收藏于黄岩博物馆。看墙上文字介绍,此镛由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收缴天下兵器而铸造。宋代,大有宫道人范锜为宋徽宗治病得愈,被赐宝镛作为奖励。“镛若自鸣则天必雨,山必崩。”神奇如是。

  西边另有一小四合院,也已修缮过。记得以前楼上写有“太乙阁”字样。西南墙角有井名“丹井”,相传古人取此水以炼丹;若用此井水治病会有奇效。

  后院是方丈楼。院门正对委羽山洞口。委羽山的山势低缓,周边犹为平坦。委羽山洞洞口仅2米多高,宽也不过2米。外墙以青砖砌就,内墙是块石筑叠,颜色锈红,洞顶呈拱形。洞内没有光线,打开手机,以微光照明,洞宽也不过三米。走几十米便已到底。旁边供有道人神像。相传此洞深不可测,有直通东海之说。非常时期被炸塌方,今洞口被封,石缝有泉水渗出,积一小潭。封口处被铁栅栏遮挡,立有一石板,上镌“委羽山洞·此洞通东海,有缘到龙宫”。

  出洞,见方丈楼后墙外有古碑倚立,碑文草书“薜萝深处”,暗喻高人隐士的隐居佳地。据山志记载,这里原有碑亭,当时薜萝蔓延,生态原始,环境幽清。楼东边墙外另有清同治年间的《建造立业碑》与民国廿二年朱文劭、喻信厚撰文的《重修委羽山大有宫及诸古迹碑记》:“浙东多大山,若委羽者培耳,以道书称‘第二洞天’。地当吾邑城南,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士女杂遝,游踪相继。东北麓有大有宫,为羽士修炼之所,宫旧去山东北里许,而山麓洞前则有委羽寺。寺为三国吴赤乌中建,宫则创建莫考。几历变迁,寺改宫移,始有今日,其间兴废之迹,不可得而详矣。”从中了解到,当时委羽宫离洞口有一里之远,而空明洞前的殿宇则是佛教委羽寺。

  《委羽山志》记载:东源寺在洞前,三国赤乌中建,因东仙源而名。岁久圮坏,重建莫考。根据侍讲学士黄溍记,元至顺辛未年,僧人无住重迁于山南。无住大师,黄岩西桥宋皇室赵氏之后。为众所服,居首座,“凡禅诵动作,威仪之则,一遵方丈清规”,拜谒方山宝志公于杭州之南屏寺。得宝公器重。时年二十有八,受具足戒。首参(无涯)际公于金华之智者院,“一言立解,顿造玄关”。继而再见铁山璚公。而后归老委羽山,足不逾阈者三十年。圆寂之日,得舍利无数,遂葬塔于山之西麓。

  明永乐丙戌年(1406)复建东源寺于旧址,改名委羽山寺。万历

  壬午(1582)再度修葺。明代僧人成憲有诗曰:“龟兹仙观对禅扉,优钵花开瑶草肥。烧药人曾骑马去,看山僧自渡杯归。”正是道禅迁变的真实写照。

  清代,《委羽山续志·山图》标志,东源寺位置就在今第二洞天的洞口。后改道观。据当地老人回忆,洞天福地因风水好,自古是释道两家纷争之地。民国后期,东源寺在今大有宫西北方二三百米处,当时寺院占地有几十亩,以中轴分界,东西分别为红莲堂与白莲堂,红莲是在家居士当家,白莲为出家僧众住持。民国后期寺废。院西墙外有一放生池,今尚在,只是累年淤积,现水面面积缩小了近半。山脚处今尚留古井一口,井深幽,泉清澈,井壁由块石筑壨,久旱不涸。

  东仙源,据道教《七十二福地记》云,东仙源位居第四。《福地七签》载,“东仙源在黄岩,地仙刘奉林主之。”关于东仙源,史上有诸多争议。据黄岩金石专家金渭迪先生考证,东仙源就在今委羽洞东北方向百米处的委羽街。据胡小娟老人回忆,东仙源原有凌霄宝殿五间平房,东西厢楼房各二间,盘硐、台门屋等计十余间,中有道地,四周围墙,后门有四米见方的池塘,殿内祀玉皇大帝、刘奉林、丘处机、吕祖等神像。

  民国时期,道医张宗泽为人治病,远近闻名。宫外是黄温古道路廊,道士林中友专事烧茶和管理东仙宫。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宫宇被分,西厢2间分给胡小娟家居住。老人藏有一只青瓷香炉,证明了东仙源的真实存在。时隔八十多年,香炉依旧如新,上有云水纹中双龙纹饰,印有“民国三年(1914),重建委羽山东仙源,主持王至德稽首”的字样。王至德系委羽山大有宫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一代至字辈传人,曾在民国十二年(1923)重修西城岭下殿金山道院。今重建后规模很小,仅一殿一厢房。有待进一步完善。

  “丹炉方石”居委羽十景之首,历代文人留下许多佳作。《委羽山志》云:“方石,产山中,色类磁石。大者如骰子,以至极细如苋实者,皆有棱角,方正光泽,琢削天成。煮水服之可以疗疾。”为一睹“方”容,我再访大有宫。然而无缘得见。孔明师兄见我失望,说小时候常与村里小伙伴们去方石坑拣石子玩,遂带我上山去拣方石。于是我们从山西观音庙旁的小路上山,无奈荆棘挡道无功而返。再从东山的枫树林拾级而上,过骑鹤宫旧址,往西是一片新辟的竹林。在竹林下方的坑沟里反复找寻,仍无果,甚遗憾。事后,金渭迪老先生送一张照片,才得一见。确实如旧志所载,大小皆有棱角,正方如刀削就,是从石矿中剥取的,呈赭红、咖啡、深棕等色。

  接近山顶处顺小路斜插过去,一小山坡顶部有一块平地,古木掩映处是一座粉墙黛瓦的建筑,远看犹如一幅古画,恬淡幽静。这就是荆阳仙鹤宫,委羽宫的分院,以前道人清修之地。前是平房,后是三间二层楼房。大门紧闭,透过窗口,见里面空无一人,唯两个生锈的香鼎兀立。大门口左龙右虎画得有神有色,一对楹联:“圣意拯黎同鹤去,仙山望月驾云来”有点古意。不远处路边有一块巨石,谓仙人足印石。或许这里的主人真的已经驾鹤飞升去了。

  循着古道下山来。一路树木茂盛,鸟儿争鸣。半山朝阳处遇一幢民国风格的老屋,青砖青瓦,古色古香。墙壁上爬满藤蔓,台阶上满是青苔。墙脚倚着几块断碑,仔细辨别,原来这里是民国义士张君毅的守冢庵。

  张君毅,土屿乡绅张宗峄的长子。就读上海交通大学,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被推为前队总指挥,曾两遭逮捕,1927年4月任上海市工会工农部秘书,曾捐出稻谷200石资助工人运动及城区贫民平粜之用。张君毅并非共产党员,算是国民党左派。1927年7月4日,他遭国民党权贵陈群、杨虎的冤杀。后蒋介石颁发烈士称号平息此事。其父张宗峄将抚恤金6000元大洋全部捐出,在上海创办了“君毅中学”。

  张君毅家族显赫,曾出过三位知县。祖父张濬,字子远,土屿人,后迁县城寺后巷,事母甚孝,系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俞樾的弟子。终任山东栖霞知县,九峰书院和清献书院山长,主讲于宁海等书院,有《戚继光年谱》《鎔经室集》等著作。伯父张宗华,云和县知事;父亲张宗峄(1888-1949),字季庸,系李叔同的学生,与丰子恺同学。当选为浙江省议员,赴日本留学回国后任江苏江阴县知事。因军阀割据,江浙战事紧张,遂弃职还乡,主修张氏族谱。宗峄长子即君毅;次子张亨,字嘉会,士官学校毕业。张亨之子张文昭,是李四光的学生,1982年同李四光等人一起因大庆油田发现,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曾任国家航空工业部党组书记。

  历史上委羽山的人文景观还有许多,山西麓原有宋代“道学传千古,东瓯说二徐的”徐中行、徐庭筠古宅;山东边有朱文公祠、六先生祠、文献书院、紫阳书院、黄绾墓等古迹,可惜都湮没于历史长河之中。不过,沿着山脚绕上一圈,尚能发现一些遗迹。

  黄温古道上的委羽(石湫)闸,始建于宋元祐年间,是浙东提刑罗适倡建,历史上黄岩境内最早的古闸之一。乾隆丙子(1756)刘世宁稍移而东重建,相傍于委羽山西屿之麓。

  樊川书院,旧址今在樊川小学校址内,它从翠屏山迁徙而来,明嘉靖迁入今樊川村。康熙年间县令刘宽改建为樊川书院。后又废。咸丰中,训导沈廷飏率章照等重建县南朱子祠,仍为樊川书院。辛酉寇燬,唯讲堂存。同治撞刘璈、陈宝善、孙憙筹款重修。有铭文曰:窅窅樊川,大儒攸止。笔挟风霜,纲提目举。大海所归,高山秀峙。多士云蒸,讲堂爰启。岳麓让轮,嵩阳孙美。诸生以时横经习史,勿荒于嬉,勿豪于里,覩指如归紫阳弟子。”(摘自民国黄岩县志)。

  汉仙人司马季主真君像,今日仍然站立于山西的西江之畔,石像上有石刻:“西江瓦林山西之汇迂行不畅,积潦为灾。民国三十三年春,继澄江戴家小澧二汇,发动当地民夫,凿而直之,藉利宣泄。县长徐用记”。石像是县长徐用用来镇治洪水的道具,也是民国年间西江水利建设重要的见证之物。

  委羽山不高,海拔不过百米,却蕴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人文历史。正应了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名言。委羽山不大,是由金木水火土五个小屿组成的小山脉,却是黄城的笔架案山,黄岩的风水之山,文化之脉,历来被文人雅客咏叹赞唱。“时经百载犹指剑影以高飏,世隔千年尚听琴声而欲舞”,“大有空明本何有,白云千载长悠悠”。在当今政府掀起的文化复兴运动中,委羽山正以它独特的魅力,深厚的历史沉淀,散发出夺目的光彩,谱写新的历史篇章。

【作者】: 戎 怡 【编辑】:朱慧益
推荐阅读

高温,对于很多室内工作的人而言,或许只是一个数...【详细】

近日,北洋镇康山村的村民牟永胜,种的南瓜大丰收了...【详细】

在橘乡,“全民健身日”这天,城区的大街小巷也...【详细】

最新热点+更多
包顺富赴企业调研新质生产力发展情况和全...
徐礼辉在督查重点项目推进情况时强调 紧盯...
区人大专题督查河长制工作开展情况
黄岩官河古道项目登上《城市建筑空间》专...
区人大专题督查河长制工作开展情况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共建平安黄岩 黄岩公安—— “小机器”...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