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初伏首日。今年的“三伏天”将持续至8月23日,合计40天,与去年一样,是“超长待机”三伏天。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日子,是一年中最难熬的暑热关。今天,记者请教全国名中医、浙江省中医院专家,给出此时养生的几个要点。
选择适宜养生茶饮
伏天,人体容易出汗导致脱水,适量补水是预防中暑的关键。然而,快速、大量饮水可能对心脏造成负担,尤其是冠心病患者,可能引发胸闷和气短等症状。因此,建议采取小口慢饮方式,每次摄入100-150毫升,以温水为宜,避免过冷,这样有助于身体更好吸收。
同时,也可以选择喝点养生茶饮。全国名中医、浙江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陈意教授介绍,每种茶都有一定的效用,选择时,要分清自己的体质,如热性体质的人,宜选用性寒的茶饮,而虚寒体质的人则适用性温的茶饮,对于那些性平的则大多可选用。
比如,形体瘦长,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鼻干、眼干、皮肤干,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燥,性情急躁,外向好动等阴虚质的朋友,可以试试西洋参茶,切片冲泡;铁皮石斛茶,煎汤代茶或多次反复冲泡,最后药渣咀嚼后再丢弃。而忧郁面貌,烦闷不乐,胸胁胀满,多伴叹息,睡眠较差,健忘痰多,大便偏干,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的气郁质者,可以试试玫瑰花茶;由厚朴花、佛手花、红茶各3克,党参、炒麦芽各6克冲泡的二花参麦茶,也很适宜。
陈意指出,养生茶虽好,如果把握不准自己的体质,还是建议请中医师辨体辨证,然后有针对性地饮用,更为稳妥。
以健脾祛湿为养生之重
省中医院皮肤整形美容科林金表示,最近不少地区高温、潮湿无缝衔接,很多人皮肤上会长出小疙瘩,以荨麻疹较为常见。除了受多雨天气影响,忽冷忽热的气温会使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常。
在天气阴晴不定、忽冷忽热的环境中,要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可以多食用一些新鲜水果、蔬菜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还可多吃些富含膳食纤维的芹菜、蘑菇和黑木耳等。
根据中医五行理论,五行与人体脏腑相对应,木对应肝,土对应脾,土运过旺可能导致气候偏湿,影响脾胃,引发消化不良、身体沉重、疲倦乏力等症状。因此,三伏天可以多吃些健脾祛湿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冬瓜、荷叶等,预防和缓解因湿邪引起的不适。
适当晒背“以阳补阳”
进入三伏天,有一种“0元养生”又火了,社交媒体上不少人分享晒背经历。省中医院针灸科副主任中医师洪寿海表示,夏天阳光充足,晒好太阳,确实可以防病治病。晒背可以作为日常保健养生活动之一,尤其适合阳虚、阳气不足的中老年人。
洪寿海介绍,炎热夏天,将后背暴露在阳光下,能够很好地促进身体内气血循环,对于疏通经络效果较好。同时,在充足日照下,人体肾上腺素、甲状腺素及性腺素分泌水平都会有所提升,有助改善情绪低落、精神抑郁等问题。晒背还可调节人体生物节奏,有助夜间睡眠。
但医生提醒,晒背应适度,每天半小时为宜,选择紫外线较弱的9-10时或16-17时。穿着以透气为主,避免黑色衣物,以防过热。晒至微汗即可,避免过度出汗损伤阳气。若出现头晕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晒后适量饮用温开水,避免冷饮,以防寒气侵袭。晒后不宜立即进入空调房间,以免血管急速收缩影响健康。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