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前读诗,正好读到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后一查日历,果然近重阳。
重阳节,亦称“重九节”,“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重九”。所谓九九归真,一元肇始;万象更新,是为吉祥。重阳节源起上古信仰,与祭祀文化及天象、历法等相关,后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曾这样描述当时的重阳节:“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到了魏晋,节日气氛渐浓。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就提到了赏菊和饮酒的习俗。唐朝时,重阳节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发展至近代,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年节,将传统与现代和谐地结合起来,使这一传统佳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新式节日。
重阳节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融合了众多民间风俗和文化内涵,变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中国传统节日。各地庆祝重阳节的活动纷繁,不一而足:有祭祖、登高、晒秋、享宴、放纸鸢、佩茱萸、赏菊花、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登高,起源于南北朝,原为避灾需要,后“引申”为登高祈祥;赏菊,菊花在重阳节前后绽放,象征着吉祥如意,自古以来为人们所喜爱;茱萸,又称“越王红”,具有驱邪避疫的作用。人们将茱萸插在头上或佩戴在身上,祈求健康长寿;饮菊花酒,菊花酒具有清热解毒、明目养颜的功效。重阳节期间,人们喜饮此酒,寓意美意延年。在传承发展中,重阳节的庆祝活动世代流传并不断演变,近年来设宴敬老、饮宴祈寿的形式逐渐和中国传统孝道伦理相融合,成为当今重阳节活动的重要主题。
于我而言,记忆里印象最深刻的是插着五彩小旗的重阳糕。重阳糕亦名“发糕”。多用米粉、果料等为原料,制法因地而异,主要有烙、蒸两种,糕上插五色小彩旗,夹馅并印双羊,谐音取“重阳”的意思。重阳糕以米、豆粉等为原料,发酵,更点缀以枣、栗、杏仁等果馕,加糖蒸制而成。起于唐代以前,至宋代,于汴京(今河南开封)、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鼎盛,后流行于各地。由于没山的地方无高可登,人们以吃糕代替登高,还暗含“步步高升”的意思。吴自牧的《梦粱录》卷五曾记临安重九之俗:“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插小彩旗,名‘重阳糕’。”插在糕上的小彩旗曰“重阳旗”,《金陵岁时记》中释义为:重阳旗以五色纸缕为花纹,中嵌“令”字,本指皇家令旗,可引领军队。吃罢重阳糕,将令旗插门楣,或竖立院中间,以期庆贺重阳、辟邪祈福之意。重阳糕好吃,重阳旗更好玩,童年时和小伙伴们嘴里塞着重阳糕,手里举着重阳旗上蹿下跳,大演“杨家将”杀贼寇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我们在感慨时间飞逝的同时,也该静下心来品味岁月的静美,在大好秋光里登高望远,在九九重阳里把酒叙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