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岩屿头沙滩老街,几棵遮天蔽日的古樟旁,有一座建于南宋时期的庙宇“忠应庙”,用来纪念柔川(屿头)黄希旦,这是沙滩老街的标志性历史文化建筑。“忠应庙”俗呼“太尉殿”,至今“忠应庙”匾额临街悬挂,“太尉殿”匾额悬挂后透大殿内,大殿西墙上镶嵌有一块《忠应庙碑》,碑文内容为南宋台州十大儒之一的黄超然所作。
一、《忠应显灵侯庙碑》碑记点校
时光流逝700多年,《忠应庙碑》碑记上的铁线篆篆额愈发古朴灵动,碑记正文的石刻文字更加赏心悦目,但由于通篇碑记对于今人难认难读,为方便更多后人了解它的历史,现将《忠应庙碑》碑记内容点校如下:
世有挺特不群之才,其生也患不及用,其用也患不及尽。生而不用,用而不尽,人皆曰制于天也。然有穹官峻职,天偶不用之于生前,而特用于身后,若颜卜之修文,郭嘉之中郎,与夫蒋子文之王钟山,柳子厚之侯罗池。盖无得于此,则有得于彼;不伸于显,则当伸于幽。天于挺特不群之才,故不忍使之虚出而虚逝也。
维黄氏自尚书府君由闽徙台,始家黄岩之柔山,垂二百年,蓄而未发。是生我曾从大父显灵侯,讳希旦,字仲鲁。侯有神力,视扛鼎扼虎,殆不足为戏。择钜竹,一握即碎,重屋修栋,可挟而动也。为儿时,尝诵书家塾,昼睹绯紫数人,捧文书若告身者示之曰:“帝命若主此土。”言已,忽不见。甫弱冠而卒。方议卜竁,巫言当有大风拔木处即吉地也。里中唯今置庙处,木适拔,挽至即轴折,遂以葬焉。于是灵响暴著,远近坌集,迺即墓立庙。宋宝庆间,赐额“忠应”。宝祐间,赐谥“显灵”。
超然惟汉关、张,唐褒、颚,皆以骁勇雄武,号万人敌。关、张虽功名不终,然犹焜燿史册,而褒公、鄂公遂图形凌烟,称唐虓将。窃闻侯之才与故老传平生行事,盖轶出关、张、褒、鄂之上,使得时遇主,万户侯何足道!不幸蚤卒,不少概见。既生不得为名臣,死遂为明神。风马云车,翕忽有无。民水旱必祷,疾病痛楚必请,谷答响,鼓应桴,殆百有馀年而如一日。
呜呼!天不用侯于生前,而用侯于身后,岂不以长材壮志暴白于一时者有限,丰功盛烈福应于千祀者无穷?向使侯生而及用,用而复尽,则亦已矣。安得英气凛凛,没而愈强,使一方永赖到今哉?
庙尝再新,今丹雘已暗,碑犹未植,使侯之英风骏绩,与前朝褒锡之盛,泯泯弗彰,无以揭当代而昭无极,岂非缺欤?超然少有此意,自揆芜拙,不足以称丰碑,恧不敢为。犹俟笔力少进,心口相谋,谓为之未晚。今年益衰,笔益退,不敢冀复进,若自醜其文,则碑终缺矣,乃卒为之。深恨不能发扬万一,则又为歌诗以荐祀,其辞曰:
山岩岩兮溪汤汤,笃生异人气开张。
奇骨神骏如龙骧,谓宜勒勋纪太常。
忽乘白云朝圆苍,天官有敕镇此方。
前朝锡命恩煌煌,灵旗驷马侯来翔。
吏士整肃不可当,约束魑魅虎豹藏。
我民无厉岁有穰,福及子孙祈寿昌。
箫鼓嘲轰进侯堂,割牲酾酒弗敢忘。
山可泐兮水可量,侯祠千载德弥光。
二、《忠应显灵侯庙碑》碑记赏读
为了更好理解《忠应显灵侯庙碑》碑记内容,笔者结合柔川相关历史人文,尝试作一番赏读,权当抛砖引玉,现将全文赏读如下:
全文第一段,黄超然起笔重墨扬起,发出强烈的议论感慨,将忠应庙主黄希旦放在历史的宏观世界去评判,概述黄希旦作为后人祭祀民间信仰对象的原因和存在理由。世界上有一些独立超群的人才,生前恐怕来不及发挥作用,在位时才华也没有淋漓尽致得以发挥出来,便早早离开人世,或许这是天意安排。但有一些身怀绝技的高官要职,上天特意不让他们在生前发挥作用,而是特意安排在死后用他们的精神去感化民众,传播儒家“忠孝礼义信”思想文化,赐封身后。如颜回、郭嘉、蒋子文、柳宗元等人去世之后,后人建立民间信仰场所供奉祭祀他们,身后垂名。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蒋歆,字子文,三国时广陵(今扬州)人,汉末为秣陵尉,追逐强盗至钟山(即紫金山)脚下,战死后葬在钟山脚下,民间传说,成为阴间十殿阎罗的第一殿秦广王,南朝齐永明中封以帝号,南唐追谥庄武帝,有庙碑。上天眷顾这些出类拔萃之人,最后终于让他们发光发亮。
柔川黄氏自从始祖工部尚书黄懋从福建迁徙到台州,开始卜宅在柔川安居乐业,至今约有200年,这中间也没有出现功成名就的后辈,一直蓄而未发。据明方孝孺撰写《柔川黄氏宗谱谱序》载:“柔川黄氏,先自闽徙。北宋冬官,肇基于此。六世承忠,义勇君子。殄寇除残,名标青史。暨乎南渡,子孙日盛。有提干官,生子贤圣。圣者为神,庙饬忠应。”文中的“提干”指黄希旦父亲汝霖公,字元泽,号梅坡。他生育四子,分别为希文(黄原泰父亲,官宫干)、希愈(黄超然曾祖,官两淮提举)、希旦(忠应庙主显灵侯)、希雄(官都相)。
直到黄超然的曾从祖显灵侯出现,显灵侯讳希旦,字仲鲁,生于绍兴丙子(1156)十月,乾道壬辰(1172)身亡,年仅17岁。他神力过人,即使扛举钟鼎、勇猛伏虎之类常人认为的难事,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闲暇打趣期间,选取大毛竹,能用力一握顷刻捏碎。修建房子时,可以一个人挟住并能摇动。传说他年少时随父赴临安,见宫廷起火,奋力救护,回乡后不幸夭折。
黄希旦小时候曾在黄氏私塾(上凤村现存书院基)就读,读书时见到脸色红里带紫的几个富贵之人,手捧文书来告诉他:“天帝命令你主宰一方土地”,说完,忽然就不见了。黄希旦等到弱冠之年就去世了,族人们议论占卜商议丧葬事宜,堪舆家认为有大风拔木的开阔地方就是安葬的好地方。柔川唯有现在建庙的地方恰好有树木被风拔起。举行葬礼当天,人们将棺材抬到这里棺材杠就断了,于是就将他埋葬在此。这时,棺材内灵异的响声不断响起,全乡各地人们纷涌而至,随后在建造墓室的前方建造庙宇祭祀。
宋代宝庆年间(1225-1227),朝廷赐额庙宇为“忠应”。宝祐年间(1253-1258),赐额“显灵”,谥号“显灵侯”。显灵侯黄希旦在明代永乐辛丑(1421)加封显顺王。黄超然认为三国时关羽、张飞,以及唐初功臣段志玄封号褒国公、尉迟恭封号鄂国公,他们都是骁勇善战的猛将,能够以一当万。关羽和张飞虽然最后没有功成名就,但直到今天依然光耀史册。褒国公、鄂国公也作为天下第一门神,作为骁勇善战的形象传诵至今。黄超然听说曾从祖黄希旦的早年才气和生前英勇事迹,甚至超过他们。假如得遇明主,黄希旦封作万户侯又有什么奇怪呀!而他却不幸早死,所以世人很少传闻。既然他在生前当不了名臣,死后成为英明的神。
他虽然如风马云车一样来去无踪,但人们遇到病痛苦难都会来向他祈祷,甚至发生旱灾、水灾等都会请他护佑,这在各类方志中和宗谱中均有文字记载,这也是他加封显灵侯的重要原因之一。忠应庙名声在外,后来得到朝廷赐额,成为官方的公开祭祀场所,让显灵侯黄希旦的事迹得到弘扬。黄希旦民间俗称“太祖爷”,屿头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英勇故事。
黄希旦生前没有充分发挥才干,却在去世后得到各方敬仰,不求雄心壮志于当时实现,而让丰功伟绩惠及后人于无穷,这样也算是物尽其用了。至今他仍然能够英气凛然,在去世之后得到各方人士敬仰,促使柔川一方沃土兴盛繁荣,享誉后世。
就如当下的屿头沙滩老街,在宋代只是孤零零一座庙宇,当时旁边种植下的许多樟树,现已长成参天大树。至于现在街上见到的各式店面房屋,其实都是上世纪70年代所建,包括那时的医院等多个公共场所,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得到改建,成为柔川沙滩老街的一抹抹亮色。而“忠应庙”的存在,让宋韵文化深深植根于柔川老街当中,尤其是至今仍然存在的黄超然《忠应显灵侯庙碑》碑记,作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人文古迹存在,带给人们思接千载的向往,在此不妨插叙一段。
元贞元年(1295),在黄超然去世前一年写这篇碑记的时候,恰逢庙堂重新修缮,感应庙当时已经相当破旧了,绘饰油漆褪色,庙内设施破坏,连一块像样的庙碑也没有,这让显灵侯的英勇事迹无法弘扬,让人觉得遗憾。黄超然年少时就非常关注忠应庙,敬仰曾从祖的英勇,就想着有朝一日,为忠应庙书写碑记,称颂忠应庙。只是当时自认为才力不济,心存敬畏之心,一直认为等待文笔长进,构思好了再下笔也不迟,所以迟迟没有下笔成章。
随着年纪增长,笔力衰退,想让文笔更上一层楼那是不可能了。如果再不以饱满的激情下笔立就,那忠应庙立碑就要引以为憾了,于是最终完成了这篇碑文。回头看看,感觉还没有表达出忠应庙的精神所在,又写下琅琅上口的诗歌,概述忠应庙和显灵侯黄希旦的前世今生,以便更多人祭诵。诗文内容如下:
山岩岩兮溪汤汤,笃生异人气开张。
奇骨神骏如龙骧,谓宜勒勋纪太常。
忽乘白云朝圆苍,天官有敕镇此方。
前朝锡命恩煌煌,灵旗驷马侯来翔。
吏士整肃不可当,约束魑魅虎豹藏。
我民无厉岁有穰,福及子孙祈寿昌。
箫鼓嘲轰进侯堂,割牲酾酒弗敢忘。
山可泐兮水可量,侯祠千载德弥光。
柔川南宋古迹忠应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