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对“三农”的无限热爱,他从一名普通的农业技术员成长为远近闻名的“乡土专家”,先后获得省市区荣誉20余项。他就是台州市人大代表、台州市农民高级技师协会副理事长、黄岩区东魁杨梅专业技术协会副会长黄金道。
几十年来,黄金道的足迹踏遍了平田高山,掌握了东魁杨梅从育苗、嫁接、剪枝、病虫害防治、采摘等技术,成为了有口皆碑的民间专家。
返乡创业做大做优杨梅产业
“平田乡山好水好,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水果种植。我想在这片土地上种出优质的杨梅,让大家都能把黄岩的‘甜’吃进嘴里。”在福建工作了4年后,黄金道回到了平田乡,开始了他的“甜蜜事业”。
黄金道创建的峰岭杨梅合作社如今有150亩杨梅林,合作社成立初期,产业规模不大,产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加上交通不便、杨梅销路不畅、价格低廉等诸多原因,导致村民对于种植杨梅缺乏信心,不愿意种植。
于是,黄金道白天就把自己关在果园里研究果树,利用夜晚空闲间隙,挨家挨户劝说村民加入合作社抱团发展。
“刚开始乡亲们都抱有怀疑的态度,慢慢的大家看我干得好,给了他们一点信心后大家就积极配合了,合作社渐渐步入正轨。”黄金道说。
创业期间,黄金道不断在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台州电大等高校求学,学习果树专业知识。一次次的“充电”让他在专业理论及实践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合作社也得到了发展。目前,峰岭杨梅合作社种植东魁杨梅150亩,年产优质果30吨,被评为台州乡村振兴学院教学实践基地、浙江农林大学实践基地、浙江农艺师学院示范实训基地。
履职尽责联农带农促增收
黄金道在自己创业有成的同时,也不忘反哺家乡。在当选市人大代表后,他时刻谨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俯下身子为梅农谋发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黄金道广泛开展调研,了解群众的心声,在市人代会上提出“关于要求给予政策支持促进西部乡村集体和农民增收的建议”“关于加强山海协作推动黄岩西部山区跨越式发展”等建议均得到了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此外,黄金道还成立“青农人农业科技服务队”,通过浙江省农科院实训基地和台州市农民学院教育实践基地平台,向村民推广先进农业种植技术,免费提供种植技术咨询和教学服务,累积服务、教学上万人次。仅在我区,该服务队就为南城街道、头陀镇、北洋镇等果树基地带来3至5倍的产值增益,极大提升了当地果农种植积极性,推动了全区水果产业的发展。
黄金道从种植过程中摸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管理模式,总结出高山杨梅种植过程中存在的五大问题和解决措施,并提出“上、中、下”管理理论。在他的科学指导下,平田高山罗幔杨梅品质不断提升,售价也高于黄岩其他地区。科学种植让村民尝到了甜头,大家纷纷加入峰岭杨梅合作社共同发展。
截至目前,平田乡青龙岗村全村种植东魁杨梅3000多亩,每户年收入10万元以上。黄金道带领服务队提供技术、植保等服务,有效带动周边200余名群众就业,实现务工人员年人均增收3万元以上。
“现在不用外出打工,在家种杨梅就可以赚钱,还可以更好地照顾小孩。我家种了5亩杨梅,今年年收入超10万元了,真的很感谢黄老师!”平田乡青龙岗村村民老牟激动地说。
倾囊相授助力培育“新农人”
“我出生在农村,深知农业的辛苦和农民的不易。当年进入黄岩农业技术学校果树专业学习,就是想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服务农业,帮助更多的农民增产增收。”黄金道表示,他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把书本知识和农业实践有机结合。“一方面,大量开展试验示范研究,总结经验,再向群众推广;另一方面,多看、多问、多学习,总结好经验、好做法。所谓高手在民间,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也是我的老师。”
为进一步推广种植经验,黄金道还开辟了新阵地,通过抖音直播的方式开展线上“杨梅控产技术”培训,一对一解答梅农们的疑问。此外,他还积极联系大学教授、技术专家,为平田乡9个村的种植农民进行集中培训。
“去弱留强,去密留疏;多剪内少剪外,多剪弱少剪强;枝条要顺时针修剪,要保持内通外旺,来年果树才能结出亮丽的果子。”“落果是因为结果期水分大,给杨梅套上罗幔可以有效防止落果和果蝇对杨梅的侵害。”在当地果农眼里,黄金道是技术高超、值得信赖的“杨梅专家”。对于自己的技术,黄金道也从不保留。不管到哪个地方做指导,他都会留下手机号码,随时为农户答疑解惑。
“我既是‘老农人’,也是‘新农人’。现在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让我觉得自己奋斗的事业特别有意义!”黄金道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