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新闻在线  >  黄岩新闻
文化产业赋能 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
2025年04月28日 16:09 来源:今日黄岩 【进入论坛】

  青砖素瓦的传统村落、锣鼓喧天的宁溪“二月二”灯会、带动工业旅游的一缕缕酒香……近年来,我区精心谋划,宋韵领衔,以“一座甜了千年的城”文旅IP,探索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使不少寂静的乡村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等4部门公布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我区作为台州市唯一入选县(市、区)名列其中。

  宋式空间立体化呈现,走以环境美乡村之路

  近日,在位于江口街道的黄岩石窟内,以宋韵元素为主题的女性派对“爱丽丝奇妙夜”为爱丽丝仙径越野赛拉开了帷幕,绚丽的灯光下,一名名身着宋韵汉服的模特款步而来,衣袂飞舞间,尽显宋韵风雅。

  比赛开始后,参赛者们在丹霞秘境中肆意奔跑,尽情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山海筑梦,点绿成金。作为九峰山风貌提升工程的标志性节点,黄岩石窟这座承载千年历史的古老采石遗迹,经过一年多的提升改造,如今华丽变身,置身石窟内,可见水域纵横,碧水澄澈蜿蜒,黄岩怀古、空山泛舟、洞庭观瀑等石窟十景,尽显自然与人力交织的壮美,经黄岩石窟文化中心项目精心雕琢,打造成的城市客厅、文娱休闲、主题餐厅三大风格迥异的洞窟,更是为游客们带来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奇体验。

  “随手一拍就有种梦回千年的感觉,又有这么多演出和配套业态,体验感很丰富。”市民杨先生原本是因live演出而前往打卡,真正身临其境后便被石窟上巨大神奇的“天然壁画”所吸引。

  据悉,开园至今,黄岩石窟累计接待游客25万余人次。其中,截至目前门票按比例分成已为该村集体经济带来30余万元的收入,也为村庄未来发展提供着保障。

  清晨,郁郁葱葱的山峦被朝阳缀上一层淡红的底色,被称为版画村的白鹭湾村也随之苏醒,白墙黛瓦的民居外墙上,一幅幅精美的版画与乡村美景相得益彰,构筑出韵味独具的“水墨山居图”。

  作为著名版画家顾奕兴先生的家乡,白鹭湾村将版画与村庄文化相结合,在顾奕兴及杨可扬、赵延年、张怀江、赵宗藻等国内版画大师的作品中,选取了与村庄更为贴合的200多幅,拓印上墙,让“文化力量”以版画的形式在乡村扎根生长,使村庄形成了“灵山秀水搭配精美版画”的独特效果,也为村里带来了稳定的人流量。

  守护乡愁记忆,复兴古村文明。白鹭湾村的华丽转身只是众多乡村改造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区与同济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创意造村”,以能人带动模式实现“两宋古村活化”。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借助本土材料和技艺对古村实施“微改精提”,打造版画美育村-白鹭湾村、“民国印象、艺术村落、慢生活区”-乌岩头村、馒头山上的布袋坑村等特色村,构建“一村一幅画、一户一处景”格局。

  宋潮场景互动化体验,走以人文暖乡村之路

  直街为纸,花灯作画。每逢农历二月二日,宁溪镇历经岁月雕琢的长街便会在一幅幅喜庆春联、一盏盏绚烂彩灯的装点下,重现自南宋起“六街花灯光铺地,八宅鼓乐音盖天”之盛景。

  “铁树银花落,万点星辰开。”非遗项目“打铁花”璀璨上演时,吸引了无数市民的围观,灼热的铁汁在“打铁花”表演者的击打下,向空中迸散开来,飞溅的铁花恰如飞金溅玉,一场人与火的碰撞,为活动增添了独属于非遗文化的浪漫。

  慢品人间烟火色,闲观万事岁月长。活动期间,蒸腾的烟火气息将长街笼罩,其中的春巳市集也受到了广大市民的青睐。“每年‘二月二’都是我们最忙的时候,从早上六点到晚上十一点多,一刻也闲不下来。”伟珍庆糕店主王伟珍笑着告诉记者,每年的“二月二”在促进文化繁荣的同时,也极大推动着当地经济的发展。

  我区以非遗民俗为媒介,推动了宁溪“二月二灯会”、布袋山过大年、黄岩里·柔川元夜等有乡村味、烟火味、潮流味的民俗活动,诸多活动的客流量均达10万人次以上,今年宁溪“二月二”累计吸引游客更是达到百万人次。

  4月20日晚,越剧、京剧、三句半等节目在南城街道十里铺村“越来越有戏”的比赛中同台竞技,为市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为我区文艺人才提供展示平台,为乡村文旅振兴注入“艺术动能”。

  舞台剧《问瓷》获国家级校园戏剧最高荣誉“优秀剧目”称号、越剧小戏《走吧,姑娘》荣获浙江省第十二届群众戏曲小戏大赛金奖、台州乱弹现代戏《追星者》连续两晚在国家大剧院献演……

  近年来,我区在做好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聚焦文化惠民,深化与上海音乐学院合作,持续打响“黄岩有戏”文化演艺品牌,让不断涌现的黄岩文艺精品,成为展现黄岩文化魅力、提升黄岩辨识度的重要载体。同时推进文艺赋美工程,推动优质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全域覆盖、全民共享,并获评浙江省“文艺赋美”工程十佳区县奖。

  宋源产业多元化撬动,走以产业富乡村之路

  “酿出酒的最后一步,便是陈酿,大家可以摸一摸酒刁外的菌丝感受一下……”在宁溪镇金山陵酒业有限公司的地窖内,大大小小的酒坛整齐堆叠着,以红色的封条作为“身份牌”,记录着酒的买主及封坛时间等。前来研学的孩子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触摸黑陶酒刁外厚实的菌体绒毛,了解酿酒工艺和酒文化。

  作为工业旅游基地、青少年研学基地,金山陵酒业等以“非遗+旅游”的新业态模式,让更多人在娱乐中陶冶情操,厚植乡土情怀,同时作为作为非遗文化、宋韵文化的展示窗口,丰富黄岩“乡村漫游”生活场景。

  我区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如沙埠青瓷窑址、鉴洋湖湿地公园等景观,令人见之,不由顿生忆古之情。随着黄岩文化复兴战略的实施,“宋韵黄岩”金名片越擦越亮,各文化景域设施不断完善,鉴洋湖湿地公园和沙埠窑考古遗址公园两大乡村宋韵文化地标,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当中,将“鉴湖”美景和“沙埠”遗景变为“乡村前景”。

  雾霭蒙蒙的远山,肆意生长的草木,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天然图景。每逢周末,屿头乡兜内咖啡,总有不少市民慕名前来,在这里寻回一分质朴宁静。兜内咖啡的主理人也会不定期组织青年沙龙、公益心理疗愈、冬季野餐露营等活动。

  “久居都市的市民过来,都会被这里自带的轻松惬意属性所吸引,因此店内的人流量也十分可观。”兜内咖啡负责人付寅说,在店铺经营过程中,政府还会给予店铺租金等优惠。

  随着一批批特色业态入驻乡间,寂静的乡村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为奏响乡村振兴强音,我区出台《台州市黄岩区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扶持政策》,适用范围涵盖品牌创建、客源开拓、新质生产力等9大类别和38个子项,为创业人群提供有力的政策扶持。

  不仅如此,我区还致力于开发“宋味”特色风物,将乡村非遗技艺和文创企业生产线引入共富工坊,带动“宋韵·物语”文创产品开发和村民致富,全区建成共富工坊176个,入驻企业151家,带动400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农户月均增收2000余元。

  锚定前进方向,书写新的发展篇章。下阶段,我区将深化艺术助推乡村振兴工作,持续深入挖掘和整合全区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如全面铺开“彩虹西乡”等文旅项目,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供空间载体等。构建“传统活化—艺术创新—产业赋能”的闭环生态,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注入文化动能。

【作者】: 记者 张 敏 【编辑】:朱慧益
推荐阅读
最新热点+更多
全区高质量发展监测指标一季度复盘和半年...
永宁悦动·2025环长潭湖自行车赛暨HEROS自...
包顺富开展节前安全、防汛防台工作检查
山下郎村:顺势而为 从点“石”成金到点“...
转角遇见艺术之美 ——五洞桥、九峰公园...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凝聚磅礴伟力 奋进伟大征程 ——热烈祝贺...
黄岩:破题“三大差距”,开启奋进新程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