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新闻在线  >  黄岩新闻
黄岩区新前街道:模具之乡的人才密码
2025年07月04日 11:09 来源: 【进入论坛】

  精密机床运转的嗡鸣声中,台州市黄岩区新前街道的模具工匠们正悄然破解着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密码——高技能人才引育的“新前模式”。

  黄岩智能模具小镇所在的新前街道,如今已成为模具产业的人才高地。小镇内集聚了137家模具企业、1.9万名职工,其中技能人才7149人,占从业人员的37.6%,而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更高达38%。

  近年来,新前街道以模具产业为根基,构建起“产才融合”的人才引育体系,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2024年,新前街道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27亿元,连续三年排名位居黄岩全区第一。

  当前,新前街道正加速推进模具智造示范中心建设,依托模具产业大脑,集成供应链管理、技术创新、人才服务等模块,朝着全球模塑产业高地目标迈进,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前样本”。

新前街道俯瞰图

  打破壁垒 拓宽人才发展通道

  在黄岩区新前街道,技能人才能获得足够的尊重。浙江凯华模具公司的老师傅们有一个特殊的身份——股东。这家企业建立的股权激励平台,让十年以上的模具技能人才都持有公司股份。

  “在新前,手艺人特别吃香。”浙江万豪模塑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星亮感慨道。这位从模具学徒成长起来的企业家,带领团队生产的保险杠注塑模具曾荣获行业最高奖“精模奖一等奖”。

  近年来,新前街道紧紧围绕模塑产业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素养,努力培养造就更多符合产业需求的工匠和高技能人才,涌现出杨文杰、杨炯、徐炳坤、李过等一批产业工人排头兵。

  新前街道引导企业建立纵向有阶梯、横向可贯通的H型人才发展通道,打通技能、技术、管理之间的壁垒。规范企业建立“以技定薪”制度,对取得职业等级证书的技工每月另加300—500元补贴。

  这种打破壁垒的机制,让一线工人有了奔头。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过就是从技术工人成长为公司高管的典范,共获得有效国家专利107项,其中发明专利55项。

  在浙江神钢赛欧科技有限公司,担任公司总经理和技术总监的数控刀具专家徐炳坤对技术有着近乎痴迷的钻研。20多年来,他通过记录分析切削声音、振动和铁屑状态,研发制造出填补国内空白的硬质合金纳米涂层刀具,被业界誉为“工业的牙齿”。

  破解“技工荒” 产教融合精准育才

  走进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凯华模具产业学院,24岁的洪永春熟练操作着设备,给师弟们演示模具生产。一年前,他还是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凯华班”的学生,如今,他的实操能力已不亚于入职多年的老师傅。

  “我们公司出资2000多万元在校园里建了一个实训基地,还把整个精密模具事业部设在这里,课堂教育和生产车间只有100米,对于学生来说很方便,也很实用。像我这样的学生,刚毕业就可以直接上岗。”洪永春说。

  黄岩区新前街道人才工作负责人表示:“我们让企业把生产线搬进学校,把课堂设在车间,培养的人才能够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

  针对企业需求,新前街道引导企业开展定制化技能人才培养,促进产教融合,在各院校开设技能人才“订单班”等方式,更好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同时,街道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引导企业设立工匠学院,采用集中培训、岗位实训、师带徒、校企合作等模式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

  精诚时代集团就走出一条企业自主育才之路。该集团开设精诚学堂,通过“传帮带”培养技术骨干。近年来,精诚时代集团332位一线技术工人获得专利143项,提出创新改善建议492条,成为台州唯一获得国家质量奖提名奖的企业。

  更大的教育变革正在新前落地生根。省“千项万亿”项目——模塑产业职教中心正在快速建设中。这个规划180个班级、容纳8100名学生的职教新城,将成为长三角重要的高技能人才输出基地。

  精准服务 打造最优人才生态

  “制作模具滑块时要注意,它有公差要求,一定要精细……”在浙江台州美多模具有限公司的工匠课堂上,该公司二工厂技术部部长杨炯正给新来的工人作技术培训。这位从普通职员成长起来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百千万”高技能领军人才、台州市人大代表,是新前街道人才服务体系的受益者。

  新前街道积极开展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推动实施“模具行业人才公荐”,破解年龄、学历等条件限制,将评价权下放给企业,共入选17名行业公荐人才,占黄岩全区的70.8%。

  走进金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文荣展示了一项创新成果:“通过与‘红色智囊团’浙工大台州研究院合作,我们自主研发了汽车反光镜电控线路,生产成本降低52%,年节约成本超200万元。”

  这正是新前街道“红模力”模具产业集群党建联建的成果之一。该机制以街道党工委为主核,构建起模具行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党组织深度参与的运行体系。引进浙大、浙工大等高校创新资源,组建“红色智囊团”,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力后盾。

  依托“红模力”党建联建,新前街道还组建了“红模力”工作专班,邀请组织黄岩区相关部门、科研院校、金融机构等,为民营企业提供财税政策、融资帮扶、法律咨询、科研攻关等“一站式”服务,推动产业资源共享、优势重组,精准助企纾困解难。

  “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才引擎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致力于打造人才生态强磁场,让每一位创新人才、技能工匠都能在这里找到舞台。通过持续深化‘产才融合’,我们不仅要筑巢引凤,更要固巢养凤,让人才的活力深度融入模具小镇的产业链、创新链,共同驱动新前向着世界级模具小镇产业高地的目标坚实迈进。”黄岩区新前街道党工委书记毛海东说。

  随着模具智造示范中心和黄岩区职教中心工程的加速推进,当“产业大脑”的数据流汇入职教中心的实训车间,当企业工匠的经验值转化为数字人才的成长值,一幅“人才赋能产业、产业反哺教育”的共生图景正在黄岩区新前街道清晰铺展。

  

黄岩智能模具小镇

精诚时代集团生产车

  (转载自浙江日报)

  (图片由新前街道及孙佳茜提供)

【作者】: 浙江日报记者 林舒莹 陈久忍 【编辑】:朱慧益
推荐阅读
最新热点+更多
区四套班子领导分赴各地开展“七一”慰问
低效地变“粮仓” 农户抢时插稻忙
沙滩村、乌岩头村入选2025年省级重点村名单
沙滩村、乌岩头村入选2025年省级重点村名单
区四套班子领导分赴各地开展“七一”慰问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大幅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重大意义与实践路径
青山的底色,共富的成色 浙江台州黄岩区...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