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我区晚稻陆续进入病虫害防控关键阶段。连日来,依托“空中无人机+地面农技员”协同作业模式,全区正科学、高效推进晚稻病虫害防治工作。
在院桥镇鸡笼山村连片高标准农田上空,无人机平稳起飞,依预设航线精准喷洒药液。台州锐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飞手杨海军介绍:“目前使用的大型农用无人机,每个航次可完成约十六七亩农田的喷洒作业。近期作业任务密集,每日需转场两至三个地点,日均作业面积达四五百亩。”
无人机作业不仅显著提高效率,也更安全、环保,避免了农户高温高湿环境下人工喷药的风险,同时实现了药液用量与喷洒范围的精准控制,兼顾防治效果与生态保护。种粮大户陈岩宝表示:“人工喷药每人每日仅能完成60-70亩,而无人机日作业量可达三四百亩,效率提升明显,更利于及时控制虫害。”
据黄岩气象台预报,9月上旬我区将出现小到中雨天气,气温偏高,适温高湿环境极易助长病虫害发生蔓延。区农技推广中心技术人员深入重点区域稻田,开展实地指导。农技人员提醒,当前稻纵卷叶螟虫量较多,即将进入幼虫高发期,农户需引起高度关注。
当前单季晚稻已进入破口抽穗期,这段时间也是穗颈瘟、稻曲病等病害侵染的关键窗口期,防治时机一旦错过,将直接影响收成。“这段时间农户要加强田间调查,应根据病虫发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防治,尤其注意9月份可能迁入的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区农技推广中心工作人员王嘉建议,必要时可以采用阿维菌素、虱螨脲等药剂进行防治。
当前做好晚稻病害防治的“黄金期”的病害防控,是保障晚稻丰收的关键一环。种粮户应该在种植过程当中多进行观察,一旦遇到疑问,可随时联系区农技推广中心,共同为今年晚稻丰产筑牢防线。
【作者】: 记者 章之晗 【编辑】:朱慧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