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楠渡地当南北要冲
暮春的早晨,永宁江绿道上绿阴夹道,鸟儿鸣枝,和风拂面,空气中满是橘花的甜蜜。江面水气氤氲,沙鸥低迷;岸边芳草积翠,碎英铺缀,秀色可餐。
过澄江柑橘观光园,一直向西,经过断江桥、临古桥、西沅桥、横屋桥、汇头桥,远远地便看见了双楠桥。这一段的景致更为宜人,附近山丘上的植被厚实,满目葱绿,江畔也是杂草丛生,原生态十足。
万历黄岩志记载,“新楠渡,在县西二十五里”。新楠渡即今双楠大桥这位置。南岸为三官堂村,北接双楠村。双楠村隶属头陀镇,古名新楠村。
新楠渡地“当南北之冲,北通中岙、店头,南至畲川、温郡,与夫江流一带客子、征人时过于此”(《义渡碑记》),距离头陀古镇仅五公里,也是江南各乡村百姓入头陀市的必经之津,是为黄岩西部的一个重要渡口。
南岸那葱郁的小山叫官山,由两座小山组成,中有小路通三官堂村的后山自然村。三官堂村因有前山堂(报恩堂)、堂里、永兴堂三个庙堂,而堂里庙内奉有“天、地、水”三尊三官大帝神像而得名。黄岩有俗语“早晏(an)三官堂”,便指此地。相传古时候,三官堂有一善良的寡妇在此开客栈,热情好客,来往于县城与宁溪、茅畲等西部山区的商客、乡民经过此地,不管时间早晚总喜欢在此投宿一晚。所以三官堂一带历史上比较兴旺。
二、双楠义渡之由来
过双楠桥,跨过绿道,田间有座小庙兀立。进入庙内,见是兴神庙,西头墙上嵌一石碑,额为“双楠义渡”。这是一块同治年间的老碑,有破损。细读原文,弄明白了“义渡”之缘由:
“当其始也,舟楫之需,俱系舟户自造,轮载覔利。嗣后村人欲更公渡,而蒿目时艰,无如兵燹有年,同心无偶何。兹幸在地有郑亨存、金大坤等踊跃从公,共相捐募造舟,以资往来,置田修理,名义田,渡以便行人,诚美举也”。
新楠渡始建明代。渡口先前由私人经营,于是有诸多不利。后来村人有意改为公渡,然而却因缺乏资金,加上历年兵灾,一直未能实现。直至清同治年间,有当地乡绅郑亨存、金大坤等牵头促成其事,才得以成立义渡。他们带头出资并发起募捐,筹集资金后,购置田亩作为船工劳务费用以及修理舟船之备用金。订立章程,选举熟悉、勤劳并有担当的村民作为摆渡的船工。平日发给渡工少量零用钱,以解决其日常生活开支,再不许其另外向客人收取过渡费。每年给予贰拾肆石粮食,以代其耕;有多余的则用作砌埠、修船等费用。或者遇见台风洪灾,舟船随流漂走为人所获,不免要索赎花费。“是以兴利去弊,遮几津涯允济,水陆咸通已”(碑文)。
篇后记录了公用田亩所在位置以及各资助捐款人的名单与银两。资助人名单很长,有136人之多,其中竟有许多文武官员等公职人员。
落款为:大清同治玖年(1870)岁次上章敦祥壮月望前四日敬立。
三、古渡今昔之变迁
出庙往北走百米便进入双楠村。村口遇见几位老人,见笔者打听渡口的事,都热心地解答。
古渡的原址在今双楠桥上游五六十米处。对岸埠头正对现官山脚下通三官堂的路口。以前河道比现在要宽约三分之一。北岸无大变化,南岸的江岸直抵前门山(即官山)脚下,后逐年淤涨积为平地。
兴神庙,原先紧挨江岸。庙里设有茶亭,长年免费为行人提供茶水。近年为修造绿道而往外迁徙了几十米。
渡船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是正常行驶的。过江乡亲及过路客人都享受免费过渡,船工的工资由生产队记工分发放。后来由于河道淤积严重,驶船困难,便在两岸拴一粗绳,船傍着绳,由乘客拉着绳索自由过渡。八十年代末期,河床里淤泥涨满,遂架设竹桥以通行人。但由于常有山洪冲击,竹桥屡被冲毁,乡亲过河甚是困难。本世纪初,政府开始治理永宁江,河道得以疏通。2003年江上架设了水泥公路大桥,交通才得以彻底改善。
其实,历史上这段河道是很曲折的。双楠位于西周汇西,小澧汇东,地当两汇坤之间。今日小澧汇与汇头村的河道都是新江,唯双楠这一段却是千年古河道。小澧汇是著名的大汇坤,弯曲河道长达几公里,一直延伸至鸭嘴山脚下,俗称狗肉汇。右河道就是从双楠村西头直北而过。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双楠历史上是洪涝重灾区,由其村几个自然村“西洋”、“西洋汇”、“东洋”可知,凡遇洪灾,这些村庄的农田便是一片汪洋。不说远的,仅近代,头陀区及沿江其他地区所受洪灾就达数次。晚清王舟瑶有《大水成灾书感二十》一诗,描述当年灾情之惨景:“……闻说西乡灾更深,山洪突发老蛟怒。一家卷走二十人,剩一童孙与大父。陂田一带变成溪,断树千山不用斧。牛羊淹死学鸥凫,逐浪飘流满江浒。淫威汹汹非一隅,不知波及几州部……”
1942年,时任县长徐用主持将小澧汇等汇头截弯取直,建国后人民政府在各个时期更是对永宁江作了多次治理,长潭水库建成,河道全程拓宽、截弯取直、清理淤泥,三江口大型水闸建成等等水利工程,使得今日的永宁江平静清澈,犹如内湖。“我欲拔剑斩蛟螭,扫荡雾云靖海宇。只手扶出晓日红,不使生民复痛苦”(王舟瑶诗句)。如今,两岸农田旱涝保收,人民安居乐业,永宁江两岸人民的愿望才真正意义上得以实现。
四、传说这里是吴朗公的故里
双楠村的自然风光秀丽,前朝官山,后靠鸭嘴山(俗称后门山)。鸭嘴山下就是著名的白湖。白湖碧波荡漾,湖面达数十亩,风景区建有观光园、农家乐等。其所在地现为白湖塘村,盛产红糖。白湖古时候属于双楠村,在《义渡碑记》里有关于双楠村名来历的记载:“以此地白湖有双楠木在焉,交枚挺秀,两干扶疏,欹卧深渊,旱干可见,其殆有钟毓之意欤,申是而取名也”。
双楠村现在也是一派新农村新面貌,环境幽静整洁。又一小河穿村而过,河边杨柳依依,长廊、凉亭、石拱桥点缀,附近一座红墙碧瓦的庙宇矗立村头,是为护国庙,据说是为祭祀吴朗公而建的。
在村文化礼堂的宣传窗里,有村史介绍。乡贤部分赫然有明代著名大儒吴朗公的生平介绍。吴朗公,名执御,生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黄岩西桥(五洞桥)人。天启二年(1622)中进土,官至山东济南府推官。他性情刚直,为官清廉,执法如山,又关心民众疾苦,故而黄岩与济南民众都尊称他“朗公”,史有“清介第一”之清誉。崇祯八年(1635年)回到黄岩西桥,将居所题名为“听潮庐”,闭门谢客,著读立说。与著名大儒黄道周友善。第二年,黄岩遭遇灾荒,吴朗公放粮救济贫苦百姓。黄岩民众为纪念他,曾于城关县前街建专祠以供奉之。清县令孙憙改建九峰书院时,于院西复建吴公祠,以祀吴朗公并黄道周。崇祯十一年,吴执御在老家病故,终年48岁。有《江庐独讲》一卷、《刑垣疏案》四十二篇、《听潮庐诗文集》等著作留世。
史志都记载吴朗公为西桥人,怎么又成了双楠人了?据说,双楠村以前确有吴府,是三透九明堂的四合院,俗称五凤楼,据传就是吴朗公的府第(抑或是他的别墅),土改时分给了村民。后年久失修,村民们各自在原基上改建成现代水泥楼房。在一片竹林旁,一位九旬老人指点此处即吴府的遗址所在,竹林北边是一排民房,其后墙就建在原先的老墙基上。看这墙基满是岁月沧桑。
老人说,原先老宅门口曾有石碑,上有相关记载,可惜大跃进时造水闸,石碑被用作汇头闸的桥板了。根据旧志记载,吴朗公有曾孙叫吴炳,字继道,双楠人,清代例贡生,乾隆《黄岩县志》理事。那么双楠吴府也有可能是吴炳的宅第。
不管是朗公也好,其后人也罢,今宅里邱墟史迹湮沦。我于竹林的蔓草间徘徊,在新楠古渡口的绿道上流连,遥对古人,缅怀先贤,不过空有一番感慨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