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落有致的民居、宽敞笔直的道路、烟火气蒸腾的街巷……行走在头陀镇头陀居,一幅业兴村强、民富人和、美丽宜居的和美乡村新画卷呈现在眼前。
产业振兴是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头陀居聚焦共富先行,引进多家商户入驻开始,打开了一条“先富”带“后富”通道,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同时头陀居继续探索多种发展路径,奏响产业兴旺的乐章。
依托资源推动产业发展
“今天看看要吃点什么菜?”
“来点土豆和番茄,看起来挺新鲜。”
每日清晨和傍晚时分是头陀居新街最忙碌的时候,沿着菜市场漫步,新鲜蔬果和肉禽海鲜等琳琅满目,吆喝叫卖与询物问价声更是此起彼伏,混入煎炸烹炒、锅碗瓢盆的乐章,汇成一条声音的河流。
家住附近的市民郑女士双手拎菜,自如地穿梭其间,对于她来说,头陀居本就是她上下班的必经之路,路过时顺带买些菜或者吃个饭都很方便,“近几年菜市场周边的店铺也越开越多,周末和朋友约饭有了更多选择。”
头陀镇头陀居的面积并不算大,但是论起名气却不小。头陀一带,在唐朝被时称为建城,有着头陀桥、路廊、古樟、老街等名胜古迹。居内的头陀桥早时是黄岩历史上有名的“三桥”之一,这里的集贸市场与路桥、院桥齐名,是周边区域一个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每逢市日,人们披星戴月,肩挑车载,络绎不绝,把物资从各地汇集于头陀桥,又从头陀桥运往各地,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日常商贸活动无需再依靠水路,但头陀居的商贸活动仍如从前一般延续着。
瑞幸咖啡、大杂烩、高昇水饺云吞……街上除了传统的蔬菜、水果店外,特色的咖啡、奶茶等店铺也陆续开了起来,错落有致、品类丰富。
新宏坊和记糕点负责人姜露漾与妻子一起在街上开了一家经营婚庆产品与糕点的店铺。自妻子毕业后,两人经过对比最终决定在头陀街上做起了生意,一方面是因为离家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看中这里的发展前景。“这边地理位置好,人流量大,生意也比较红火。”
店内的糕点经口味改良,更加符合年轻人的喜好,因此不少订婚宴需要甜品摆台时,也会找到他们。不仅如此,他们还将艺术形式与传统时令点心相结合,不仅让文化以更大众的方式呈现,也为传统糕点市场增添了更多新意。
“目前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是菜市场、综合市场等的店铺租金,但随着大家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升,想要长久发展必须要图‘变’。”头陀居党总支副书记刘冠时指着新街区块说道。
目前,头陀居还计划对菜市场等区块进行改造,并统一立面,打造综合体项目,通过功能更新使其辐射周边区域,打造具有宜人环境及厚重文化底蕴,集吃、住、行、游为一体的新型商业综合体,各项工程已在逐步规划与推进当中。
升级改造老街焕发新风采
“来两根年糕!”
“稍等一下,我给你装两根刚做好的。”打糕场老板娘王贞君边说,边忙着给客人装年糕。
打粉、蒸米、打糕……整个打糕场都被蒸腾的热气包围着,工作人员相互配合,将做好的年糕用塑料袋打包。顾客拿到新鲜出炉的年糕后便迫不及待地品尝起来。
年糕,寓意着“年年高”。人们过年吃年夜饭总少不了吃年糕,祈愿来年开门大吉为新年讨个好兆头,不仅如此,许多外出种西瓜的人也总会在外出前,买上一批年糕带到外地,因此过年前后都是打糕场最忙的时候,经常早上八点半就开始一直忙到下午四点。
“自从老街改造了之后,我们这儿的生意也更好了,不少人路过时总会来买上一些。”王贞君笑着说,不仅如此,自从老街改造后,大家伙住也更加舒心了。
沿着头陀老街起点的石板路一路徜徉,可见一幢幢新砌的古色古香的小楼,青砖黛瓦的房屋、镂空的雕花窗,透过一间间古朴的建筑仿佛能够触摸到古老的时光。
为留住历史记忆,重现老街风采,近年来,头陀居结合多方资源对老街进行改造提升,挖掘原有街市形态的独特风貌和自身独特的文化资源等优势,通过修、建、改结合的方式,保留老街空间结构和特色,并恰当处理遗存建筑与新建建筑的关系,统一外立面,同时将历史融入老街改造中,塑造新旧协调共存、相映生辉的特色街区。
为丰富老街业态,除原有业态外,头陀居引入了红糖基地、老街饭店等店铺,目前,老街的老粮站改为红糖基地,3000多平方米的新场地,可容纳红糖加工、包装、展示、体验、销售等功能区,不仅为今后发展留出了空间,也与“头陀红糖”这一美誉相契合。
此外,头陀居与老街居民签订合约,为老街统一修复门面、安装水电等的同时做好下阶段引入更多新业态准备,并对居民在老街楼下的门面予以保留房屋产权,并在此基础上对店面进行出租,所得租金与居民进行分成。
文化振兴日子越过越红火
夜幕降临,流光闪烁。近日,在“春日古风市集”活动开展期间,可以看到沿头陀桥畔一字排开的摊位。不少摊点经过摊主的精心布置和灯牌装点,变身各具特色的迷你店铺,让集市充满烟火气和文艺腔调。
吆喝声、询价声,相互交织。一份份特色美食、创意手作等在摊主的巧手下逐渐制作完成。升腾的“烟火气”,不仅带动着经济的增长,同时也给村庄的农副产品拓宽了销售渠道。
近年来,头陀居举办了启蒙礼、“趣”头陀·柑橘大集、写春联等活动,日常也会根据群众生活所需,不定期提供高质量文化产品和服务,令文化礼堂和老街兼具文化传承、休闲功能,成为丰富群众精神的文化家园。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文化润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自从文化礼堂和老街完成提升改造后,我们也会经常组织文艺演出、传统文化节目等活动,满足居民的日常休闲、文化等需求。”刘冠时说。
为进一步满足居民们的文化需要与阅读需求,头陀居还在老街和文化礼堂内开辟了阅读场所。刷卡进入老街的书屋内,书架上一排排分类清晰、整齐有序的书籍映入眼帘,几位村民趁着闲暇,坐在书桌前津津有味地翻阅书籍,其中不乏农技类书籍,还有村民一边翻阅,一边在笔记本上认真做着笔记。“这里不仅图书种类很丰富,大家还可以自由选择离得近的地方阅读。”村民李阿公笑着说。
产业花开幸福来,乡村振兴正当时。下阶段,头陀居将依托居内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绿水青山优势资源,深入挖掘乡村旅游内涵,探索“旅游+文化+商业”新模式,持续丰富消费场景、激活消费潜力、优化消费体验,变“流量”为“留量”,让更多的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