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中小学推行15分钟“加长版”小课间已有一段时间。近日,记者走访区内多所学校发现,课间“新玩法”不断涌现,通过丰富多样的项目和别出心裁的形式,让更多学生走出教室,拥抱阳光。
在黄岩区文渊学校,校园的地面被巧妙地绘制成了各种游戏图案,下课铃一响,不少学生到这里玩起了“真人飞行棋”、跳格子,这片区域成为了孩子们课间活动的乐园。“我经常约小伙伴跳格子,现在下课时间更充足了,放松好了,上课也能更加专注。”黄岩区文渊学校学生朱谭颖说。
“我校因地制宜,增加可利用空间,除了设置地面游戏,还在墙上增加了篮球架,在小场地里提升孩子们的大体能,此外,我们增加了一部分活动器材,引领孩子们自由选择,增加孩子们的活动兴趣。”黄岩区文渊学校副校长余一玮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该校还开设篮球、羽毛球、板羽球、抖空竹、武术、跆拳道、轮滑等体育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我觉得丰富的体育课程能帮助我们挖掘并提升兴趣爱好。”黄岩区文渊学校学生何昕遥说。
据悉,从2025年春季学期起,在保持国家规定课程授课总体时间、中小学早上到校时间、初中晚自习结束时间不变的前提下,我区在全区小学全面推行、在北师大台州实验学校试行小课间从10分钟延长到15分钟,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或体育活动课,保障学生在校每天2小时的综合体育活动。
北师大台州实验学校初中部作为区内唯一一所“试点”中学,在课间“扩容”后,不仅注重活动内容的创新性与教育性,还对学校空间进行“微改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践模式。北师大台州实验学校校务办公室副主任王梓源介绍,学校设置了球类区、体能区、自由活动区,多个区域满足学生多样化的运动需求。学校还开设了心理桌操、八段锦等项目,确保天气不佳时也能进行室内活动。
“课间15分钟的实施,让我们的校园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有趣,在课间的时候,我们会到户外去进行一些体育活动,比如踢毽子,打羽毛球、乒乓球等。”北师大台州实验学校初中部学生江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