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乡镇聚焦
富山北山村:以“产业旺”促“乡村兴”
2025年04月16日 16:34 来源:今日黄岩 【进入论坛】

  位于我区西部的富山乡北山村,座落于海拔800多米的大岙尖山头脚下,有着典型的山村地形风貌。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近年来,该村依托当地生态资源禀赋,持续以蔬菜种植产业为引领,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不断完善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业产业持续发展,并积极推动产业、生态振兴。

  立足资源做强特色产业

  从城区出发,驱车1小时左右,绕着青翠的山道来到半山腰,清新的空气里弥漫着菌菇独有的淡淡清香,葱郁蓬勃的树木荫影下,一朵朵如小伞般的赤松茸,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长势喜人。

  每日早晨,北山村党支部副书记徐存宙与村民便会拎着手提篮穿梭在林间,掀开林中铺设的稻草杆,挑选着已经长成的赤松茸,并根据采摘情况进行记录,大家脸上洋溢着的笑容充满了对未来种植发展的信心。“这赤松茸在市场可以卖到30至60元一公斤,一亩产量可以达到400公斤,其带来的经济收益还是较为可观的。”

  “去年村里毛竹的销售收入大约是60万元,按比例分发到户,最多的一户分到了4000多元,大家伙都很开心。”北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翁则杨笑着说。北山村与赤松茸的结缘,源于满山无人砍伐的竹林。由于人工成本逐年增加,村内的竹子越长越多却无法得到有效利用。为积极盘活笋竹资源,2024年,区农业农村局与富山乡在该村开展笋竹两用林基地试点建设,在优化竹林结构和经营水平的同时,充分利用毛竹林下空间发展林下经济。

  竹林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后,如何做好林下空间文章便成了新课题。北山村两委班子成员与富山乡相关负责人共同前往仙居,了解到了竹林套种赤松茸经济价值高,其利用废弃的秸秆作为生长基质的特性,不仅能有效利用农业废弃物还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及改善土壤等,于是通过积极申报台州市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项目,选取10亩集中连片竹林,开展赤松茸套种试验。

  2024年11月,首批菌种顺利在笋竹基地“安家”。栽培前,区农业农村局技术团队还为菌种精心配置了三种不同的基质组合,以便后期筛选最佳栽培配方。经过4个多月的科学管护,3月20日起,基地内的赤松茸已进入采摘期,赤松茸香味浓郁,口感爽脆鲜嫩,营养丰富,备受消费者青睐,也为村民增收提供了新的渠道,实现一林两用增效益。

  “我们这儿的赤松茸爽脆香嫩,口感不逊于云南赤松茸。而且林间种植的野生赤松茸,在市场上也更卖得上好价格。”翁则杨告诉记者,村里计划待到这批赤松茸打开市场后,将这一高效益、高生态的种植项目向更多村民推广,填补村内蔬菜种植的空闲时期,带动他们增收致富。

  龙头引领推动产业升级

  近日,位于北山村的黄岩张采青家庭农场的育苗大棚里,大片佛手瓜嫩苗整齐排列在苗盘上绽绿吐翠,长成后已移入大棚内栽种,一眼望去,大片嫩苗在水肥的滋润下愈发显得生机勃勃。

  “我们这边种出的高山蔬菜品质好,运到批发市场没多久就能批发完,像去年,我家的佛手瓜都不够卖。”黄岩张采青家庭农场负责人李仁锋笑着说。日常种植过程中,村里也会邀请农技专家为种植户们提供技术指导,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技术保障。

  “为了探究大棚育苗和直接播种的区别,去年我们特意育了一批山药、佛手瓜、白扁豆的苗分给村民,收获后大家都觉得经过育苗的蔬菜生长得更好。”翁则杨说,经育苗的蔬菜不仅存活率高、质量好,同时抗病虫害的能力也得到相应提升,能更早进入生长期,从而提前收获,提高产量。

  除了种植户外,今年也有村里不少村民开始了大棚育苗。直接播种蔬菜种子,在田间种植中较为常见,因操作简单便捷,一直被沿用至今。但直接播种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稍有不慎,种子成活率会大幅降低。而大棚育苗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手段,为幼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成活率。

  “我这儿还有几斤今天没卖完的菜,能不能帮我先存冷库里?”北山村村民李阿婆问道。

  “可以的,你明天来取就行。”高山冷链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笑着说。

  据了解,北山村蔬菜种植历史悠久,是富山乡的高山蔬菜主产区之一,因位于海拔800米的高山,生态资源优良,加之日夜温差大,这里种植的蔬菜天然绿色,格外清爽可口。因品质优良,这里的高山蔬菜名声在外,几乎不愁销路。

  正因如此,北山村村民大多从事蔬菜种植,但因来回运输费用支出与蔬菜不耐放等问题,大多当日采摘的蔬菜若未及时销售便会造成损耗。为此,2021年北山村争取省级“一事一议”助推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实施“北山村高山果蔬冷链建设工程”,建成4层建筑面积共850平米的高山果蔬冷链服务中心,为村内果蔬提供冷链保障。并建立高山果蔬交易中心,该中心集农作物种植培训、检测、销售、包装等功能于一体,在延长高山蔬果保质期的同时,搭建好“买卖桥梁”推动高山蔬果走向更大的市场。

  目前,村内冷链服务中心以每年每层5000元的租金,共出租了3层给村内的种植大户,剩余1层为村民提供便利。

  农旅融合铺就致富之路

  “近期,山药可以放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进行催芽,长出嫩芽后便可按照固定间距进行种植……”高山蔬菜服务中心内,农业技术专家正在为村民们讲解山药种植技巧与要点。

  为不断提升农民的科学种植水平,北山村不定期邀请区农业农村局农机专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为村民讲解种苗挑选、灌溉、病虫害防治等不同蔬果种植环节中的注意事项。

  此外,这里不仅可以进行农机、农技、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生产技术的展示和推广,助力农户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种植技能,还能够提供直播带货、商务洽谈、果蔬品鉴等线上线下的销售平台,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促进农户增收。

  在青翠山林的映衬下,乡间道路宽敞整洁,农家小院别致宜居,入目皆是绿色植被,空气尤为清新,堪称“天然氧吧”。

  产业花开幸福来,乡村振兴正当时。2023年,北山村投入150万元,实施“北山村村庄环境整治项目主干道沿线美化、停车场项目”,对村部周边进行了环境卫生整治、景观节点打造,村容村貌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通过举办挖笋、梯田油菜花、高山蔬菜展销等节庆活动引流,并利用已建好的高山蔬菜服务中心带头发展高山蔬菜品鉴中心,带动北山村农家乐产业发展。

  随着各项村庄提升改造工程的不断推进,这幅以生态为纸,产业为笔的乡村全面振兴画卷,也将向着更广阔的天地舒展。

  “等到各项设施进一步完善后,这里还能和半山古村落、大裂谷景区、安山康养等特色资源串点成线,形成可玩可吃可住的特色农旅产业,带动村里的旅游业发展。”翁则杨说。

  近年来,北山村以生态促产业发展,以产业带动增加群众收入,以绿色促振兴,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壮大,村民富足和乐,村庄发展更是驶入了“快车道”。

  产业振兴是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下阶段,北山村将继续依托果蔬种植产业,不断完善农业产业链,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踏歌而行,让民富村强的愿景在阡陌间生根抽芽。

【作者】: 记者 张 敏 徐霜双 【编辑】:朱慧益
推荐阅读
最新热点+更多
持续深化“八项工程”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
包顺富赴外贸企业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
徐礼辉调研“三大牵引性抓手”攻坚项目
“青春小蓝巴”首站开进上垟乡 移动宣讲赋...
银龄先锋展风采 公益便民暖社区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凝聚磅礴伟力 奋进伟大征程 ——热烈祝贺...
黄岩:破题“三大差距”,开启奋进新程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