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新闻在线  >  黄岩新闻  >  黄岩社会
小县城的算力大跨越
2025年04月21日 15:48 来源:今日黄岩 【进入论坛】

  在人工智能浪潮奔涌、席卷各行各业的当下,“算力”已跃升为新基建领域备受瞩目的力量。今年,各地纷纷发力,加速构建新型算力体系。黄岩作为一个县区,投资50亿元,建设浙东南智算中心,如何才能从零起步让“算力”这一新质生产力落地生根?我们一起探寻背后的故事。

  厚积薄发,迎来AI热潮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投身AI领域是顺应时代大势。”在浙东南智算中心,一批又一批怀揣梦想的年轻人纷至沓来,他们眼中闪烁着对新兴科技的热忱与憧憬。在这里,无人驾驶新车型在道路上有序进行测试,大模型的动作捕捉实验也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每一项探索都在为AI产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作为今年浙江省的重大项目,浙东南智算中心二期项目在黄岩成功掀起了一场AI热潮。然而背后,是黄岩长达两年多的默默耕耘与精心筹备。刘兵,浙东南智算经济产业园园区运营负责人,作为首批入驻园区的工作人员,对园区发展初期的艰难有着深刻体会。那时,她还兼任讲解员,“刚到园区时,企业寥寥无几,办公区域空旷寂寥。大家对新兴的智算产业反应冷淡,既不抗拒,却也没有主动拥抱的热情。每次我满怀期待地讲解智算产业的广阔前景,收获的大多只是礼貌性的微笑,那笑容背后,是深深的怀疑与观望。”回想起那段日子,刘兵的话语中透着一丝感慨。

  黄岩,素有中国“模具之乡”的美誉,4000多家专业企业星罗棋布,年产值近300亿元,在传统模具产业领域成绩斐然。近年来,面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当地政府与企业携手共进,大力推进数字大脑建设。而新兴的智算产业,恰似一把钥匙,为黄岩产业提质打开了全新的创新空间。自去年起,黄岩相继出台《数字经济特色产业园区发展扶持管理办法》《支持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等一系列利好政策。恰逢春节后,全国范围内AI热潮兴起,黄岩顺势抓住了这一难得的发展“风口”。

  “如今,通过人工智能赋能的通道已全面打通。对于中小城市而言,只要找准突破点,就能培育出隐形冠军企业,这就好比春天来临,万物复苏,充满生机。”黄岩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敏形象地比喻道。

  招商与转型,焕发产业活力

  最先敏锐感知到这股“春风”的,是园区负责算力招商的生态合作总监王宁。“今昔对比,天壤之别。过去,我们需带着精心制作的PPT,四处奔波向客户推介。如今,客户主动找上门来,带着明确需求寻求解决方案。”王宁笑着回忆,“曾经,添加客户微信都困难重重,现在,客户主动添加,热情高涨。这证明,我们黄岩并非自吹自擂,而是新质生产力实实在在带来了变革与突破。”

  随着园区的日益火爆,刘兵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越来越多新公司的进驻,带来了各式各样的产业新需求。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她每天争分夺秒学习产业知识,甚至在每个入驻公司都申请设置了一张临时办公桌,以便随时交流沟通。在各个公司里,记者看到不少员工的桌面上都摆放着算力学习资料,加班钻研业务已成为工作常态。“过去,黄岩给人的印象就是传统模具产业,利润微薄。如今,能为家乡加速产业链升级出份力,我深感自豪。”大学毕业后返乡就业的工作人员於勤康说道。

  在柔川AI模型演示现场,记者见到了浙江川品合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志洪。从事注塑产业近30年的他,毅然投入五千多万元,投身AI设计应用领域,其研发的“柔川”日化塑料设计大模型,让他成为本地传统产业企业中率先“吃螃蟹”的人。“注塑行业竞争愈发激烈,传统模式的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若不寻求新突破,企业必将被市场淘汰。虽投入巨大,但这是企业转型的必由之路。”黄志洪坚定地表示。

  自建大模型对算力要求极高,过去的黄岩难以提供支撑。如今有了智算中心,“柔川”大模型出图仅需几秒,引得同行纷纷前来寻求合作。“有了智算中心的强大助力,‘柔川’大模型还有很大的优化提升空间。我立志将其打造成行业标杆,不仅服务本地企业,更要走向全国。”黄志洪满怀信心地展望未来。

  补链强链,构筑产业未来

  传统产业的创新活力,也倒逼着黄岩加快梳理算力产业链,全面“盘清家底”,制定更具针对性、实用性的算力本地化提升政策。从分析表上可以看出,尽管当地已有93家相关企业,但在中上游的芯片、网络设备等关键领域仍一片空白。为加速补链,黄岩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发改部门牵头基础设施建设,国投负责运营管理,科技经信部门负责对接企业需求。“相关协调会已召开无数次,一切从零起步,不断刷新我们的认知,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工作。”区电信分局副局长戴思佳表示。

  与此同时,黄岩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大城市设立招商分站,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行动”,并邀请链主企业担任“招商大使”,实现从单纯招产业向招生态链的转变。“针对黄岩产业链存在的不足,我们必须争分夺秒延链补链。开弓没有回头箭,一定要为本地企业创新转型提供有力支持。”黄岩区投资促进中心主任王杲说。

  随着产业热度持续攀升,人才短板问题愈发突出。为此,黄岩举办了首届“创新挑战赛”,吸引了来自全国高校、企业的团队,纷纷展示智慧驾驶、智慧医疗等前沿项目成果。大赛落幕,优秀项目直接落地黄岩,项目核心人员也被纳入年度市高层次人才计划。

  “台州的政策十分优厚,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入了解了台州本地AI发展规划、相关知识及产业进展。”此次大赛,姜紫妍团队凭借在智慧音频交互领域的前沿成果斩获佳绩,也正是这场活动,让她对黄岩的AI产业发展环境有了全新且深入的认知。

  “从顶层规划设计,到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再到政策出台,接下来1至2年,我们将通过全方位要素保障,推动整个产业链布局完善,最终实现算力应用场景落地,让企业在黄岩深深扎根、茁壮成长。”区数字经济产业建设工作组负责人於柯柯说。

  记者手记

  创新靠什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黄岩算力产业从无人问津的“冷板凳”,一跃成为众人追捧的“香饽饽”,背后依靠的是一种在劣势中创造优势的拼搏精神。只有市场、政府、企业紧密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汇聚起强大力量,将创新中的诸多“不可能”变为“可能”,让黄岩在算力产业的赛道上越跑越远,实现产业的华丽转身与高质量发展。

【作者】: 记者 章鸣宇 【编辑】:朱慧益
推荐阅读
最新热点+更多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召开 深...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召开
“泰隆创业助跑计划——巾帼共创项目”助...
农行黄岩宁溪支行:“智农贷”助力“数智...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凝聚磅礴伟力 奋进伟大征程 ——热烈祝贺...
黄岩:破题“三大差距”,开启奋进新程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