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甜适口,果香浓郁!”眼下,北洋镇蓝美果园30余亩大棚蓝莓迎来盛产期,吸引众多游客穿梭其间体验采摘的乐趣。今年,北洋镇借助“乡村运营师”团队对蓝莓产业进行系统推广策划,通过农旅融合观光采摘、生鲜电商直供等多元化经营模式,构建起“农业+”产业链,为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走进蓝美果园,一排排透光智能大棚如蔚蓝波浪绵延展开,玲珑可爱如“蓝宝石”般的果实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依托长潭湖小气候生态环境与绿色有机种植技术,这里生产的蓝莓果皮薄脆、汁水充盈,酸甜可口。去年,基地升级智能连栋大棚,通过精准温控系统和滴灌技术,实现蓝莓错峰供应,目前市场售价为每公斤60至100元。
“今年蓝莓产量实现新突破,亩产从原来的两三百斤提升到六七百斤。基地除了智能大棚种植区,还有200多亩露天蓝莓,接下来会陆续上市,采摘期可一直持续至7月底,总产量预计可达10万斤。”蓝美果园负责人陈锷介绍。
近年来,北洋镇创新引入“乡村CEO”机制,聘请杭州禹上稻乡的国家高级乡村规划王一力团队开展乡村运营。蓝莓上市时节,该团队通过无人机航拍和特写镜头记录丰收景象,将传统果园升级为“蓝莓奇遇”主题体验区,系统规划采摘路线,推出“莓好时光”采摘季,并联动周边10家商户打造“蓝莓+咖啡”“蓝莓+美食”等特色消费场景。同步搭建多媒体传播矩阵,在小红书等平台开设“蓝莓成长日记”话题,邀请文旅博主开展沉浸式采摘体验并宣传,形成“特色种植+场景营造+品牌传播”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
“我们不仅要卖蓝莓,更要卖‘乡村生活方式’。”乡村运营师管心雨介绍,后续我们还将开发蓝莓种植研学课程,规划多条以蓝莓采摘为核心辐射周边乡村游的漫游路线,让传统农业转型为集自然教育、休闲度假、文化创意于一体的活力空间,真正打通农旅融合共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