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街道锦江社区以“党建+多元共治”探索社区治理新路径,为破解老旧社区治理困局,一支由党员先锋、专业社工、基层网格员、热心志愿者、新老居民共同组成的“小巷管家”队伍,通过“红色引擎”激活千年商贸古道新生机,让刻印着历史肌理的老街巷焕发基层自治活力。
锦江社区肇泽池巷毗邻黄岩中心菜市场,这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大量流动摊贩。但摊贩们的无序经营,却给小巷带来了诸多困扰。锦江社区秉持“共治共管”理念,整合各方资源,与市场监督、行政执法等部门充分协商、紧密协作,搭建起了高效的联动机制。“小巷管家”全力配合行政执法部门。他们充分发挥沟通协调作用,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工作,挨家挨户向摊贩们耐心讲解城市管理规定以及有序经营的重要性,倾听摊贩们的实际困难与诉求,并及时反馈给社区及相关部门,用真诚的态度换取摊贩们的理解与支持。另外,“小巷管家”还采取“疏堵结合”的策略,在加大巡查力度的同时,协助市场管理部门积极引导摊贩进入中心菜场的自产自销点,让摊贩们安心经营。
“阿公,电瓶车应该使用专用充电桩充电,不能私拉电线也不能停放到楼上。”在4月中旬锦江社区组织的一次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检查行动中,锦江社区“小巷管家”成员发现西江华庭小区有部分居民存在电瓶车违规充电的行为。工作人员马上上门耐心劝导,摆事实讲例子,最终顺利消除了该安全隐患,为社区居民拧紧了生活“安全阀”。
消防设施维护、出租房管理、打击赌博等违法乱象……这样的例子不计其数。“小巷管家”创新实施“巷长制”管理模式,以一间房屋为一个“守望单元”,若干房屋组成一条小巷,每条小巷均有“巷长”,形成“定岗联防,管家守望”机制,打造“联防守望一张网”。
另外,“小巷管家”还与社区民警紧密协作,对社区内的人员流动、安全隐患进行实时排查。小巷管家们宛如社区“活地图”,每日定时巡检、夜间伏击守望,用脚步丈量责任,用细心洞察异常。从去年年底组建至今,这支由十几人组成的“小巷管家”队伍参与各类违法乱象打击行动百余次,查处电瓶车违规充电、赌博等违法行为20余起。
在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中,“小巷管家”还和红色驿站等党建项目有机融合,聚焦失独老人、孤寡长者以及高龄群体等特殊人群,精心构筑起“多对一”结对帮扶机制,用贴心关怀与实际行动为他们编织起一张温暖且坚实的“守护网”。
近日,“小巷管家”章国栋和医护人员王珠一起来到居住在肇泽池巷的独居老人李大爷家,耐心地为老人测量血压、血糖并叮嘱用药注意事项。这是“小巷管家”积极携手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居民们开展的常态化健康体检活动之一。他们还为每位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实时跟踪他们的健康状况。此外,“小巷管家”们还会不定期邀请中医院专家到社区开展健康讲座,向老人们传授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合理膳食以及养生保健知识。“白大褂+红马甲”的组合成了巷子里暖心的风景线。
同时社区老人的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视。经过前期细致的走访调查后,“小巷管家”们有针对性地策划组织各类精彩纷呈的老年人文娱活动,如合唱团、八段锦、手工制作等,丰富老人们的精神生活,缓解孤独和焦虑情绪,让他们在充实的精神生活中重焕青春光彩,真正感受到来自社区大家庭满满的爱与归属感。
如今踏入肇泽池巷,青石板路整洁如新,白墙黛瓦间悬挂的红色党建标语与古巷风貌相映成趣。“治理的目标不是数据,而是人心的温度。党建的‘引领力’,就藏在居民递来的一杯茶、一声‘辛苦了’之中。这条路,我们还将继续前进。”西城街道锦江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应庭芝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