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新闻在线  >  黄岩新闻  >  黄岩民生
香香艺术团:将欢声笑语撒遍乡村大地
2025年08月06日 15:36 来源:今日黄岩 【进入论坛】

  夜幕初垂,暑气未散。西城街道大树下村的老戏台前,村民们摇着蒲扇,扶老携幼,早早坐好了位置,等着观看香香艺术团的公益演出。

  “节目很丰富,还有舞龙舞狮。我们老百姓都爱看他们的节目。”西城街道大树下村村民牟丽亚是第二次来看香香艺术团的表演。

  村民口中的香香艺术团成立于2020年,是一支民间的草根艺术团,20多名成员以退休人员、个体工商户为主,平均年龄在58岁左右。在团长张云香(人称“香香”)的带领下,她们自编自演舞龙、擂鼓、小品、戏曲等节目,义务到各村庄演出,六年来,已辗转近60个村庄,为50000余名村民送去了欢声笑语。

  “只是喜欢上台表演,什么都是我们自己琢磨的,不管台下观众多少,我们都会拿出最好的状态。”团员葛文君介绍,到乡下演出,常常没有华丽的舞台,环境也比较简陋,但村民却非常捧场,基本都是座无虚席。

  当晚,在大树下村,大家为村民们表演了拿手好戏《中国龙》、大鼓《精忠报国》、戏曲《盘妻索妻》等十多个节目。尽管其中有些节目之前已经表演过,但村民们还是看得津津有味。“老百姓很喜欢看现场的表演,晚上待在家里只能看电视、刷抖音,业余生活比较单调,所以大家都喜欢看表演。”大树下村村委会副主任叶坚强说。

  登场,换装,再登场,连续几个节目下来,团员们已是满头大汗。“这天气,确实很热很闷,但我们演得很开心,这就够了。”团员张玲芬坦言,夏夜表演就是这样的,因汗水湿黏,换服装都不方便。

  村民朱利芳是第二次专程前来看艺术团表演,她还带上了自己的婆婆,两人摇着扇子,看得格外认真。“唱腔好,身段也好!我们挺喜欢看的。”朱利芳称赞道。

  “台下的人看得开心,我们台上的人演得更开心!”村民的认真观看也激发了每位团员热情。70岁的叶银凤一晚上连演三个节目,精气神十足:“我感觉和50、60岁没区别!我要演到80岁,只要还能演就继续!”

  奔着对演出的热爱和村民们的喜爱,香香艺术团每月都会受邀下乡演出,频率高的时候一个月要演五到六个场次,这份坚持,来源于团队强大的凝聚力与团长张云香的乐观坚韧。

  “我小学二年级便因家庭原因辍学了,卖过香烟、贩过甘蔗、做过服装、干过五金,最后创业办厂……我觉得有想法就要去折腾,人生才会活得精彩。”在社会摸爬滚打几十年的张云香,早已锤炼出豁达心性。艺术团成员也都和她脾气相投,“只要香香姊妹一句话,打一个电话,路再远我都来!”团员陈桂花抢着表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我区结合省、市相关部署,于2024年12月起,在全区19个乡镇街道组建了20支“文艺轻骑兵”队伍,计划开展1200场演出,满足群众业余文化需求,同时,还鼓励业余文艺团队参与进来,香香艺术团因此也成为了“文艺轻骑兵”队伍之外的有力补充。

  “以前演出图自己开心,现在不一样了,看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排什么。他们的需求给了我们舞台和平台。他们开心,我们更快乐,更有劲头排更好的节目,这是相互促进。”张云香和团员们越发明确她们之后要努力的方向。

  当最后一个节目——自编的“西游记”上演前,后台传来团长张云香的叮嘱,“八戒,唐僧,最后一个了,大家表现好点!”“好!”应和声中,这群草根演员再次精神抖擞地走向那个属于她们的星光下的舞台。

  车轮滚滚,笑声朗朗,她们的公益表演路,仍在黄岩的乡间阡陌上坚定延伸——只要有人守望,这出义务戏,永不散场。

【作者】: 记者 章之晗 黄一鹏 实习记者 叶 浩 【编辑】:朱慧益
推荐阅读
最新热点+更多
区领导开展“八一”走访慰问活动
区人大专题调研助推“长潭湖共富菜篮子”项目
区人大调研我区检察工作
香香艺术团:将欢声笑语撒遍乡村大地
新黄岩人子女探秘三门核电站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人文为“核” 铸价值认同新范 ——我区实...
黄岩区新前街道:模具之乡的人才密码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