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岩这片土地上,有一位将生命永远定格在32岁的空军英雄。2015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名录,他就是王天祥。
在宁溪镇国防教育馆内,关于王天祥烈士的事迹与历史影像占满了整面墙壁。近日,退役军人王江带领一群青年群众来到这里,驻足于“碧海蓝天映忠魂”的展墙前,聆听那段穿越烽火岁月的壮歌。
“他是我们镇上家喻户晓的英雄。”王江凝视着展墙上王天祥的事迹介绍动情地说。这位来自英雄同乡的退役军人,道出了许多宁溪人的共同记忆:“村里有王天祥的纪念碑,我们是听着他的故事长大的,这份特殊的缘分让我从小就埋下了从军报国的种子。”
1906年,王天祥出生于宁溪一个商人家庭。父亲王仲华仰慕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浩然正气,为独子取名“天祥”,寄予忠贞报国的厚望。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正在县立中学就读的王天祥毅然投身反帝爱国运动,担任后援会分会主持人。怀揣报国理想,他先后考入浙江省军官团(后归并到黄埔军校第六期)和中央航空学校第一期,立志翱翔蓝天、守卫国土。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王天祥在飞赴前线途中特意驾机绕经黄岩上空,用沙袋分别投下两封信给老父、妻子,字字句句饱含舍身杀敌的决心。“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后,王天祥与高志航等战友并肩作战,在8月14日的空战中首战告捷,击毁敌机1架。次日,他代理第四大队大队长,率队参加南京、杭州、上海空中保卫战,三天内所在大队创下击落敌机48架的辉煌战绩。
然而,战争是残酷的。8月22日,王天祥率17架驱逐机护航轰炸机群飞往上海,由于内奸告密,遭遇数倍于己的敌机埋伏。在激烈空战中,他连续击落两架敌机后,被日军集中火力围攻,最终壮烈殉国,年仅32岁。
展墙前,青年们静静聆听着讲解,眼神中充满敬仰。王天祥烈士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如流星般璀璨夺目。他的精神跨越时空,依然激励着后人。在宁溪这片英雄的土地上,忠魂不灭,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