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岩新闻网  >  新闻在线  >  黄岩新闻
永宁江畔的回响 ——俞孔坚留下的“自然解法”在黄岩绽放!
2025年09月26日 17:02 来源:今日黄岩 【进入论坛】

  巴西潘塔纳尔湿地的噩耗传来时,橘乡的永宁江上正泛着秋日的涟漪,仿佛在为远方的逝去告别。

  2025年9月23日,提出“海绵城市”理念的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在巴西拍摄生态纪录片途中,遭遇坠机事故不幸离世,终年62岁。在黄岩人心中,这位用理念唤醒城市生态自觉的学者虽已远去,但他播撒在这片土地上的思想种子,仍在以看得见的方式蓬勃生长。

  时间回溯至2002年,黄岩锚定建设“更高标准、更大气魄、更宽广视野”的现代化都市目标,拉开区域华丽蝶变的序幕。

  那一年,永宁江还是被水泥堤岸束缚的河道。从哈佛学成归国的俞孔坚,带着“生态安全格局”的思考走访至此,并带领团队驻扎在永宁江边,用三个月的实地勘察数据证明:自然河道与湿地组成的“海绵体”,防洪效率远超水泥堤坝,还能实现旱季补水。

  于是,轰鸣的挖掘机推倒了堤墙,乡土植物取代了混凝土,蜿蜒滩涂替换了笔直河道,野芋、再力花等乡土物种扎根生长,形成了稳定的生态系统。地下渗滤系统无声运转,雨水经植被过滤后回归地下水层,印证着他“用自然解决自然问题”的智慧。

  如今,市民们早已习惯在汛期看江水漫过滩涂,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城市在“呼吸”。这份顺其自然的智慧,早已化作永宁江的生态韧性:二十余年来,黄岩江水滋养的湿地成为城市的天然氧吧。

  作为“海绵城市”理念的首个试验田,永宁公园此后斩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奖、世界城市滨水设计最高荣誉奖等多项荣誉,更成为200多个城市生态建设的范本。

  巴西警方披露,失事飞机上的俞孔坚正拍摄纪录片《海绵星球》,视频里他最后说“我的探秘才刚刚开始”。而他早年在黄岩开启的“生态探秘”——从将“与洪水为友”理念落地为永宁公园的芦苇滩涂,到用“最小干预”思路勾勒城市生态图景,早已深深融入黄岩的街巷江岸与草木肌理中。

  近年来,黄岩在城市规划上持续走在前列,“四大行动”落地城区便交出亮眼答卷:黄岩石窟的生态修复与活化利用堪称典范,曾经沉寂四十年、岩壁裸露的废弃矿坑,摒弃“大拆大建”模式,以“最小干预、建筑针灸”理念修复岩壁植被,同步植入艺术展陈、研学体验、沉浸式演出等业态,如今已是年接待超30万人次的文化地标,让“生态疤痕”蜕变为兼具生态价值与文化活力的城市客厅。

  永宁城市焕新工程则以“江为脉、绿为廊”串联全域,沿永宁江打造10公里滨江绿道,将散落的古桥、老码头、橘园遗址纳入景观体系;对老城核心区的明清街巷、老酒厂、百货公司等建筑保护性修复,保留“青石板路、木构骑楼”的历史肌理,同时嵌入24小时便民服务站、文创工作室、社区食堂等现代功能。如今的老城,既有“走街见历史”的厚重感,又有“推门享便利”的烟火气,真正实现了历史风貌与现代活力的同频共振。这种超前的规划理念,不仅延续了“用自然解决自然问题”的智慧,也让黄岩在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找到了极佳平衡点。

  夕阳下,永宁江的水流过滩涂,漾起细碎金波,这每一处自然舒展的景致,皆如先生当年所愿。谨以致此,向这位用自然之美守护城市的探索者,致以最深切的哀悼!

【作者】: 记者 张 芮 【编辑】:朱慧益
推荐阅读
最新热点+更多
徐礼辉走访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协机关
徐礼辉赴企业指导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区...
黄岩“甜”味惊艳上海国际光影节
黄岩大桥改扩建工程开启水上桩基施工
永宁江畔的回响 ——俞孔坚留下的“自然...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禁毒宣传进文化礼堂
长江文明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以码溯源 赋能安全 ——黄岩依托“浙农码...
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34号 浙ICP备08109618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6-8476507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黄岩新闻网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