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正式发布《第301条款船舶费用》公告,中国船舶前往美国港口将被加收额外费用,导致海运成本显著上涨,这给我区的外贸企业带来不小压力。面对挑战,我区企业主动作为,通过优化生产、海外布局、开拓市场等多种举措,积极稳订单、拓市场。
在新前街道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市下控股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加班加点赶制发往美国的喷雾器订单。
“这边50个柜子的货物客户急需,能否帮忙优先安排生产?”近半年来,这样的沟通场景在企业外贸部常态化上演。销售人员与生产负责人实时对接,通过优化生产排产、精准调配资源,落实“优先生产、优先发货”机制,全力加快美国市场订单的交付节奏。
“对于美国线产品,我们侧重保障,优先安排出货,工人24小时轮班赶工。”市下控股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施华卿介绍。作为喷雾器行业龙头,该企业产品大量出口海外,美国市场占其销售额的25%,是核心海外市场之一。据了解,此前单个货柜发往美国的运费约8000美元,条款生效后运费将上涨5%,单个货柜运费预计增加约400美元。经协商与客户各承担一半。即便如初,此举也将吃掉产品近三分之一的薄利。
“喷雾器本身利润不高,成本上涨给生产运营带来很大压力。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政策落地前全力推进在手订单。”市下控股有限公司外贸部工作人员兰淑娟说。
目前,企业手中还有100余个发美货柜正在生产,货值近200万美元。但受中美外贸形势变化、海运成本激增等因素影响,现有订单完成后,新订单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不少大型商超客户持观望态度,暂缓释放订单。大环境我们无法左右,双方都在等待形势明朗。”市下控股有限公司外贸部经理吴兴利表示。
同样深耕美国市场的公元股份有限公司,则通过布局海外基地破解难题。在该公司外贸分厂,货车穿梭不停,发往美国市场的管件产品经自动化传送带有序装车。今年下半年,企业对美发货量同比已提升两成。“针对大型商超订单,我们优先排产,客户有紧急需求时,还会协调空运保障交付。”公元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航媛说。
作为管道行业出口龙头,公元股份2024年外销收入达16.15亿元,出口规模连续多年居行业首位,以美国为核心的美洲地区贡献了近50%的出口额。面对海运成本上涨,企业提前谋划,于2024年底启动越南生产基地筹备,今年10月初已正式投产。“未来,美国市场订单将全部由越南基地生产发货,从源头规避海运成本上涨影响。”张航媛介绍。
除了优化生产、海外设厂,我区部分外贸企业还通过开发高附加值新产品、拓展东南亚等非美市场等方式分散风险。同时,区商务局等部门持续关注企业需求,精准对接服务,助力企业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全区外贸产业在挑战中稳步前行。